香港現今約有30萬穆斯林人口(印尼傭工約佔20萬),共有5座清真寺。最為人熟悉的是九龍清真寺,已成為尖沙咀的地標。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近年致力向外介紹伊斯蘭文化,曾多次在九龍清真寺舉辦開放日,為市民講解教義、穆斯林習俗和清真寺特色等。香港伊斯蘭聯會教長奧斯曼‧楊興本最近寫了一本《了解伊斯蘭》的書,內容涵蓋全面,為一般非教徒打開認識伊斯蘭之門。
香港清真寺的源起
穆斯林在香港已生活了一段長時間,現存的清真寺大都歷史悠久,建築風格充滿異國情調,成為獨特的城市景觀。若將現有5座清真寺的歷史背景連繫起來,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在香港的發展脈絡。
清真寺的阿拉伯文是Masjid,直譯為「叩頭的地方」,是穆斯林向真主叩拜的場所。穆斯林每日禮拜五次,尤以星期五的聚禮(主麻)和節日的會禮最為重要。當一個地方擁有一定數目的穆斯林時,就會有清真寺出現,讓教徒集體俯伏跪拜。
香港開埠之初有印度籍穆斯林船員停留,當時還沒有清真寺,每到禮拜時間,他們便在中環的Lower Lascar Row(後來名為嚤囉下街)禮拜。幾年後,有穆斯林向港府申請興建清真寺,1849年在些利街動工,翌年有四位穆斯林成立信託人組織(後來成為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作為管理清真寺的機構。
早期的清真寺只是一間小石屋,華人稱為「嚤囉廟」,附近的街道命名為「嚤囉廟街」和「嚤囉廟交加街」。「嚤囉」(Mouro)是昔日葡萄牙人對穆斯林的稱呼,由澳門傳入香港,其實並無貶意。
到了20世紀初,香港人口增加,穆斯林亦有不少,些利街的清真寺顯得空間不足。1915年,來自印度孟買的穆斯林H.M.H. Essack Elias資助重建,可容納300多人。建築平面呈長方形,門口之上有一座宣禮塔,塔頂有新月和星星標誌。室內禮拜殿上方有八角形穹頂,每面玻璃窗飾以花卉圖案,中央用阿拉伯文書寫真主尊名。
戰後該寺更名為Jamia Mosque(回教清真禮拜總堂),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但隨着該區的穆斯林人口減少,到來禮拜的人不多,環境寧靜,至今仍保留着20世紀初的氛圍。
清真寺的重建和遷建
1860年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後,英軍在尖沙咀興建威菲路軍營,駐紮士兵,當中有不少印度穆斯林,人稱「嚤囉兵房」。1880年前後,英國再招募大批印度穆斯林軍人來港。其後軍方應他們要求,撥地建立禮拜場所。1896年英軍上校E. G. Barrow批准他們興建一座清真寺(九龍清真寺前身),1902年再獲英軍少校Berger協助重修。
威菲路軍營於1967年交回港府,由市政局重新發展為九龍公園,1970年揭幕,清真寺繼續原址保留。1978年地鐵公司興建尖沙咀站,爆破工程引致清真寺受損,被政府宣布為危樓。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決定重建該寺,向印度和巴基斯坦徵求設計方案,結果挑選了印度孟買建築師I. M. Kadri的設計,以白色為主調,平面呈四方形,中央有桃形穹頂,四角豎立高聳的宣禮塔。牆壁鋪上大理石,四周開了許多落地尖拱窗,配上不同設計的通花圖案,富有印度伊斯蘭特色。新寺耗資近3000萬元,獲得本地及海外穆斯林捐款支持,地鐵公司亦作出賠償,1984年落成後名為「九龍清真寺暨伊斯蘭中心」,樓高三層,可容納3500名信眾。
跑馬地在1870年開闢Mohommedan Cemetery(即今天的回教墳場),墳場內設有小禮堂以舉行殯葬儀式。1978年,政府因興建連接香港仔隧道的行車天橋,收回跑馬地香港墳場、天主教墳場和回教墳場部分土地。回教墳場近門口的223個墳墓遷往柴灣歌連臣角回教墳場,小禮堂亦要拆卸。
當年中華回教博愛社主席脫維善為遷墳拆寺一事多番奔走,向政府爭取撥地重建清真寺。最後當局同意撥出愛群道一幅土地用作重建,由政府和香港伊斯蘭聯會出資,其中一部分資金來自已故的香港伊斯蘭聯會主席林士德(Osman Ramju Sadick)。新寺於1981年落成啟用,名為「愛群清真寺暨林士德伊斯蘭中心」。樓高八層,男女禮拜殿設於二樓和三樓。屋頂可見狀似宣禮塔的裝飾建築物,頂端有新月標誌。
早年香港只有跑馬地一處回教墳場,對威菲路軍營的穆斯林來說並不方便,他們要求當局在九龍撥地興建另一座回教墳場。政府選址何文田,由穆斯林軍人義務開闢,1930年落成,名為Mohammedan Cemetery(又稱九龍三號墳場)。內設小禮堂,並開闢水井以作遺體清潔之用。墳場環境美麗,人稱「嚤囉花園」。
由於城市發展,何文田的回教墳場於1956年被市政總署通知收回,當局在柴灣歌連臣角興建新的墳場取代,1963年建成。何文田的墳墓遷往跑馬地回教墳場和柴灣歌連臣角回教墳場,原有的小禮堂在1967年拆卸。
歌連臣角回教墳場設有清真寺,由工務局建築師A. M. Wahab設計,禮拜殿之上有一個藍色穹頂,桿頂加了伊斯蘭的新月和星星標誌,直指穹蒼。該寺除了給穆斯林進行喪葬儀式,亦給東區居民禮拜之用。
除了中環些利街、尖沙咀彌敦道、灣仔愛群道和柴灣歌連臣角外,還有一座清真寺位於赤柱監獄範圍。它與監獄同在1937年落成,供監獄署的穆斯林職員禮拜。建築物採用印度鄉村的清真寺風格,平面呈T型,左右對稱,立面闢有殖民地式遊廊,配以伊斯蘭式拱券。屋頂以齒形矮牆圍繞,支柱突出於屋頂之上,像一支支小型的宣禮塔。今天懲教署的穆斯林職員人數大幅下降,這座清真寺又地處偏遠,使用的人已不多了。
由於居住九龍和新界的穆斯林日漸增多,九龍清真寺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和節日面對很大壓力,有時候連屋頂也用作禮拜場所。政府應伊斯蘭團體要求,2013年撥出西九填海區一幅土地興建臨時清真寺,名為Masjid Ibrahim(亞伯拉罕清真寺)。其後再撥地,讓該寺遷至旺角渡船街一處天橋底。另外,全港各區都設有古蘭經學校(Madrassa),分布在大廈單位內,由穆斯林集資購買或租賃。該處主要教導區內穆斯林兒童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同時也可作為禮拜之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