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歲的蕭芳芳參演了《苦兒流浪記》飾演孤兒小梅,並為電影唱插曲《媽媽好》,填詞的是李雋青先生,歌詞很簡單直接,「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首歌很能配合苦兒流浪的劇情,自此,「世上只有媽媽好」一句話已深入民心。香港在1980年代,也有一間花生油廠用「媽媽好」為主題,煮餸就想起媽媽!
母愛確實偉大,是感人的,所以有無數的文學作品,歌曲都讚頌母親,但父愛就黯然失色得多了。在香港,寫父愛的作品不多,而且大都不太流行,也許未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爸爸的草鞋》像民謠,香港人沒有那種經驗和情懷;《空凳》又太傷感,一般人難以投入。就算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說實話又不是那麼感人;也許,父親的角色就是有點平凡,沒有媽媽對孩子那樣細膩!
男主外,女主內
男性和女性在性格上都有不同的傾向,男士喜歡理性分析,喜歡談國家大事,社會大事,男士追求成功,追求名利權力居多。女士喜歡建立關係,也重視關係,喜歡用直覺,有時較情緒化,也容易感情用事。所以,中國傳統上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父親和母親有明顯的分工,父要嚴,嚴肅和嚴格,子女們都容易「敬而遠之」;母要慈,以平衡父的嚴,慈就是和顏悅色,循循善誘,為孩子提供感情的支持。所以,世上只有媽媽好,爸爸的愛和關注較少!
男性在情感的表達和接收遠遠不及女性的豐富和敏感,所以給人「粗枝大葉」、「無心裝載」、「不懂浪漫」等的感覺。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暖男」確實不多,男士缺乏對人的關顧令他們難以做到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爸爸,這方面,確實是可以改進的。雖然,人們大都是模仿自己爸爸是怎樣做,不過,三人行必有我師,遇到「暖男」型的朋友,不妨從中學習!
雖然,父愛難以和母愛比擬,但父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說父愛如山,父親大都是默默的,也許他們拙於表達,不及媽媽的呵護備至,也許他們要經常在外忙於工作,與你相處時間不多,共同的話題也少,但無損他們對你的愛。大部分家庭,爸爸都是經濟的支柱,但細緻的部分,多要靠媽媽去花心思!
仁愛校長會重視父親節
仁愛校長會不單重視母親節,也同樣重視父親節,今年將聯同其他機構主辦「幼稚園父親節心意卡設計比賽」及「小學父親節徵文比賽」,歡迎全港幼稚園及小學同學參與。
父親節是在6月份的第三個周日,相信到時香港的疫情已大有改善,希望大家別忘記替父親打打氣,給他一份小禮物,Daddies deserve to be loved and respected.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