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與復課:失與得

聽到了一些運用在線學習的特點,創造機會,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慣性。非常生動,都有實踐的案例。可見,在線學習,固然有「失」,也可以有「得」。

這是本欄有關疫情的第八篇,有點欲罷不能,因為周圍都是不斷出現的新事物、新挑戰、新問題。情況變得很快,上周提出的一些問題,例如擔心學生不好好利用時間,擔心與學生失去聯絡,擔心完成不了教學進度,擔心家庭承擔不了,還有教師要兼顧學生與自己的子女等等。這些問題,不能算都解決了,但是好像學校和教師都有了答案。特別是當知道復課無期,大家就不再是猶豫、掙扎,就當成是「半常規」。意思是有了心理準備:即使不理想,也要準備有一段時間長期堅持下去,盡量做得最好。

香港學校和教師這種適應疫情的態度和速度,不得不令人欽佩。不得不認為,這是香港教師專業精神的表現:沒有放棄,沒有抱怨,沒有等待,也沒有因為自身的利益而輸打贏要。專業精神的核心,是心中只有服務對象的利益,在教育界而言,也就是學生的福祉。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應該珍惜!

試想一想,要是沒有了學校和教師迎難而上的努力、加倍的時間與精神、陌生的科技與方法、不間斷的應變與改進、耐性溫情的網上交往、無私的交流互助,我們的學生將會是處於怎樣的一種情景?

收到美國一個全國性的教育NGO,Education First,找到一位有經驗的教育主管,回答各州各學區負責人的問題。

正如上周本欄提到的,他們關心的是語文、數學如何跟上進度。因為在那個文化裏面,讀、寫、算,就是學校教育的全部。我們香港教師考慮的,要複雜得多,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文化。

在英國,學校全面停課,但是仍然容納少數有特殊需要或者是家長從事必要服務的孩子。90%的孩子,在家學習,但是家庭條件造成很大的困難。

停課復課 策略各異

再看看我們附近幾個社會。台灣:農曆新年假後,延了兩個星期,中小學2月25日開始全部復課。不過,假如有一名學生確診,整個班就要停課14天。假如一所學校有兩名學生確診,就全校要關閉14天。至今,只有台北有一所學校有學生確診,「北部某高中」(停課30日後復課)。大學,3月2日復課,同樣政策,至今,有三所大學受影響:中央(1人,隔離者)、成功(2人,隔離者)、清華(1人,確診,法籍);引致有關課程學生與教授需要隔離。因此,台灣的政策,是盡量盡快恢復正常。思路是力保不「失」。

新加坡,新加坡一直沒有停課。理由是學校停課,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騷擾,因此不會輕易決定。又認為,在家也可以受感染。3月末口風有點改變,說不排除停課作為抗疫的一個措施。最近決定4月1日開始,每周逢星期三實行在家學習(Home-based Learning),作為漸進式過渡到混合學習(blended-learning)。

也許新加坡採取的是可攻可守的彈性策略。若疫情更趨嚴峻,可以較快計入全面的在家學習;但若疫情轉緩,也可以常規性地實施減少在校學習的日子。那將是世界首創,不過這是筆者的猜想而已,以新加坡政府的智慧,權衡得失,如此設計一點都不出奇。

中國內地,目前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何時復課。現在大家的想法,是疫情「暫時」受控,爭取盡快復課。的確,學生關在家裏,已經兩個多月了;與香港一樣,這是疫情中目前全球停學最久的地方(當然,後來者也許將來更長)。現在看到的,目前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21個已確定復課日期;其餘10個還未決定。人們對於復課之緊張,可於開課日期的謠傳可見,山東與廣東,都要由教育部確認當地政府的闢謠通告。

考試之餘 精采紛呈

人們為什麼緊張復課,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高考。高考,是全國民心所繫,也是千千萬萬學生的就學目標,復課才能應試。現在教育部宣布把高考延期一個月,發言人說:「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疫情發生後,各地延期開學並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複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由於城鄉網絡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複習備考受到的影響更大。

高考延期舉行,可使考生有更多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可見復課背後的壓力。

因此,上述的復課,一般不是全體復課。除了青海與西藏,其他都是在首先上高三、然後是初三先復課,「錯峰錯時」(也就是不同年級、不同時間開課)。高三復課是為了「高考」,初三復課是為了「中考」。中國是考試的故鄉,自從公元603年隋朝設立科舉以來,考試就掌握着重小學生的命脈。即使在疫情之中,復課的考慮,高考是「重中之重」。

全國復課的次序,很可能是:高三、初三、中小學、幼稚園、研究生、本專科生;另外是先邊遠地區、邊遠省市,低疫情中部地區、省市,中疫情地區、省市,再是發達省市,最後是上海、北京、湖北。

話雖如此,即使在課程不變,學習迴旋空間不太大的條件下,還是有不少教師在「停課」的期間,找到改革的空檔。

前數天參加了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院的一個視頻會議。該學院是中國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典範單位,參加的有該學院的教師,以及與他們有聯繫的各省學校代表99人,整整3個小時。主題是:「如何用專題引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這裏說的「專題」,筆者的理解是綜合性地來看待學習的內容,而不是按學科的邏輯分拆成碎片。

聽到了一些運用在線(on-line)學習的特點,創造機會,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慣性。非常生動,都有實踐的案例。可見,在線學習,固然有「失」,也可以有「得」。

停課若「失」 在線可「得」

在內地學校實際的教學中,就筆者零拾所得,其實更加是百花齊放。前文引用過,有不少團體,提議、提供不少資源與可能性。讓孩子學一些平常學不到的東西,例如讓學生在家學做家務,讓孩子欣賞音樂名曲。

也有不少團體,提供免費的網上書籍和其他資源。一直在教育界相當活躍的一些巨型科技公司,也因此大展拳腳;但又不一定是商業行為。

在小學,就更加奔放。一土學校廣州校,一所辦了只有兩年多的民辦(私立)學校,教師們專為「居家學習」,想出許多活動,開闊學生的思路,如筆者經常提議的,讓學生製作、創作。例如小學低班,讓學生詳細了解日曆的每一個部分,然後自己製作一份本月的月曆;經過全班評論,再做改良的2.0版。又如讓學生用手影自編故事,向全班演示影子戲。這裏面的思路,就超越了趕進度,而是趁這個機會,引入許多平常學不到的東西。

類似的例子,在香港也很多很多,這裏無法一一介紹。因為香港的「校本」文化,教師的創意可以說是沒有邊界,在小學尤其如此。這些活動,實際上發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探索了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種種門路。門一打開,就關不上了。

上述的視頻會議,有雲南代表提出,在線學習,提示我們不要求多,不要求大,要突出重點。這與香港一位老師所提出的,教育也要「斷、捨、離」,是同一個思路。一節課,40分鐘,壓縮成為15至20分鐘,在線上已經是司空見慣。是 「失掉」了時間?還是「賺得」了時間?

上述海淀區的學院院長,早前傳過來一份ppt,很有前瞻,設想疫情過後,雖然會回到課堂授課,但一定是混合教育為主流。因此,除了要彌補停課的「失」,還需要探索與總結,疫情之下在線學習有何「得」?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