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耶穌最後的足跡

去年3月我在以色列旅行時走訪多處宗教遺址,部分與耶穌有關,現根據《新約聖經》和聖經專家的敘述,嘗試重組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星期的經歷,並對比古今面貌。

耶穌受難和復活的描述是《新約聖經》最重要的部分,復活節也是教會每年最重視的日子。但今年許多教堂受疫情影響而取消聚會,令節日氣氛大減,連帶聖城耶路撒冷也變得冷清。去年3月我在以色列旅行時走訪多處宗教遺址,部分與耶穌有關,現根據《新約聖經》和《聖經》專家的敘述,嘗試重組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星期的經歷,並對比古今面貌。

榮進耶城

約1990年前的星期日,許多猶太人前往耶路撒冷準備慶祝逾越節,耶穌與十二門徒亦在其中。他們由伯大尼啟程,耶穌騎上驢駒來到橄欖山山頂時,看見耶路撒冷就在眼前,想起該城將會遭逢劫難,不禁悲從中來,流下眼淚。他下山跨過汲淪谷進入耶城,沿途群眾紛紛把衣袍鋪在地上,搖動樹枝(棕枝)歡迎他。耶穌抵達聖殿時天色已晚,遂與門徒返回伯大尼。

今天步上橄欖山可以見到1955年落成的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 Church),形狀似一顆淚珠,紀念耶穌在此哀哭。登山頂可清楚俯瞰耶路撒冷舊城區全貌,前方是聖殿山。耶穌年代的聖殿山有座規模宏大的猶太人聖殿(史稱第二聖殿),但公元70年已被羅馬軍隊摧毀。現在聖殿山上最矚目的建築物是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是阿拉伯人在公元七世紀佔領耶路撒冷後興建的,其中圓頂清真寺內有一塊據說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岩石,被穆斯林視為僅次於麥加和麥地那的第三大聖地。

由橄欖山的主哭耶京堂望向耶路撒冷的聖殿山。
由橄欖山的主哭耶京堂望向耶路撒冷的聖殿山。

潔淨聖殿

耶穌以王者姿態進入耶路撒冷城後,第二日再到耶城。他進入聖殿的外邦人庭院,看見許多人兌換銀錢,還有人買賣獻祭用的牲畜,感覺聖殿被玷污,於是推翻兌換銀錢者的桌子和販賣牲畜者的凳子,趕走買賣的人。此舉得罪了祭司長和文士,導致後來他們要找話柄陷害耶穌。

昔日的猶太人聖殿沒有留下圖片,但有專家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繪圖和重塑模型。有座1:50的耶路撒冷模型於1966年在Holyland Hotel展示,由於遊客蜂擁而至,2006年轉到場地較大的以色列博物館重置。

聖殿山的核心建築是至聖所,存放《摩西五經》。其前方是祭司庭院,祭司在此以牲畜向耶和華獻祭。兩旁的廣濶空間是外邦人庭院,四周有高牆圍繞。公元70年羅馬軍隊鎮壓耶路撒冷叛亂,焚毀聖殿,僅餘西面一幅圍牆(哭牆),現已成為猶太人最重要的聖地。

以色列博物館展出一座第二聖殿時期耶路撒冷城的模型。
以色列博物館展出一座第二聖殿時期耶路撒冷城的模型。

最後的晚餐

猶太曆尼散月14日下午,耶穌與門徒入城,在上城區一幢樓房上層共進逾越節晚餐。耶穌為十二門徒洗腳,並以餅和葡萄酒代表自己的身體和血分給門徒。耶穌宣布當中有一人要出賣他,並預言彼得在雞鳴前三次不認他。

據考證,最後晚餐的樓房在今天舊城西南外圍的錫安山。這幢樓房經歷多次破壞,14世紀重建,室內呈現哥德式建築風格。到了16世紀,更被改作伊斯蘭教的禮拜殿。現今置身房間,已感覺不到當年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晚餐的環境了。

錫安山一幢樓房上層,據說是「最後晚餐」的房間。
錫安山一幢樓房上層,據說是「最後晚餐」的房間。

耶穌與門徒吃完晚餐後,走到城外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Gethsemane)。耶穌讓8位門徒留在一個山洞中,只帶同彼得、約翰和雅各進入園中。他獨自在一塊大岩石上祈禱,滴出汗珠,門徒在不遠處呼呼入睡。未幾,猶大帶領聖殿警衛到來拘捕耶穌。

今天由錫安山走到客西馬尼園,路程不短。該處在1924年建了一座大殿,名為「耶穌苦禱堂」(Sanctuary of the agony of Jesus Christ),又稱「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因由十多個國家捐資建成。屋頂有12個小穹窿,立面的三個拱門代表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三次禱告,四根支柱上豎立撰寫福音書的四聖史像。教堂內一塊大石,相傳是耶穌祈禱之處。

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下,是耶穌祈禱和被捕的地方。
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下,是耶穌祈禱和被捕的地方。

耶穌受難

耶穌被捕翌日,在猶太公會接受審訊,大祭司該亞法認為耶穌犯了褻瀆聖殿之罪,以及冒用彌賽亞之名,把他交給猶大行省總督彼拉多判決。彼拉多以耶穌自稱彌賽亞和「猶太人之王」為由判他死罪,耶穌被戴上荊棘冠,揹起十字架,由總督府步往城外的刑場各各他山(Golgotha,意譯髑髏地,即拉丁文的加爾瓦略山)。耶穌被釘十字架後6小時,在下午3時斷氣,葬於附近一處岩石墓穴中。

耶穌走赴刑場的一段路,後人稱為「苦路」(Via Dolorosa)。天主教方濟會根據《新約聖經》和其他資料擬定一條路線,18世紀獲教宗確認,沿途有14站,由耶路撒冷舊城的穆斯林區伸延至基督徒區。第一站是昔日的總督府,位於聖殿山西北角,現今建了一所伊斯蘭學校,不常開放,朝聖人士多在對面的第二站出發。該處是耶穌揹上十字架的地方,現今是方濟會的定罪堂和鞭笞堂。

「苦路」是每位朝聖者和遊人必走之路,有些團體還仿效耶穌抬着十字架,每經過一站便停下祈禱。沿路經過彎彎曲曲的街巷,第10站至14站在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即耶穌被脫去衣服、釘十字架、斷氣、從十字架卸下,及下葬等五處地方。這座教堂始建於公元四世紀,據考證是髑髏地所在。最神聖的是耶穌墓穴遺址,今有一座建築物覆蓋,排隊入內的人終日絡繹不絕。

「苦路」最後五站在聖墓教堂,據說是耶穌釘十字架和下葬之處。
「苦路」最後五站在聖墓教堂,據說是耶穌釘十字架和下葬之處。

復活節

《新約聖經》記載,耶穌逝世後第三日復活,即猶太人安息日之後的星期日。當日早上,抺大拉的瑪利亞和另一婦女來到耶穌墓穴,原想為耶穌屍體塗抺香料,但發現洞口的大石滾開,裏面空空如也,便跑去將消息告知耶穌門徒。下午兩名門徒前往以馬忤斯,路上遇見一個陌生人,其後一起享用晚餐。席間那人拿起餅擘開遞給他們,兩名門徒才醒覺他就是耶穌。

今天教會稱星期日為主日,舉行彌撒(聖餐禮儀)。自公元325年起,羅馬天主教會沿用一套計算方法,把春分首個月圓後的星期日定為復活節,之前一個星期稱為「聖周」。聖周第一天(星期日)為聖枝主日(棕枝主日),紀念耶穌榮進耶城。聖周四為「主的晚餐」,期間舉行濯足禮。聖周五是受難日,朝拜苦路和十字架。聖周六傍晚舉行守夜禮,紀念耶穌死亡和復活。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