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疫情過後

假如真的要在痛苦的疫情之中,把「停課」看成是突破常規的難得窗口,從而提煉出一些良性的「未來」元素,就需要在繽紛的嘗試之中,尋找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原理,在疫情過去之後,留下有益的後繼影響。

前數周談論了「停課不停學」的種種方面。提到了「停課」的危機,也可以成為讓學生學習產生良性變化的契機。不少朋友都認為這是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難得機會,於傳統的學校模式,打開了一個缺口,讓我們看到了從未看到過的可能性。

有朋友會說,「你這也太樂觀了」。的確,外國的視頻,一位口操希伯來語的家長,連續不斷破口大罵:四個孩子,每個人幾個科目,老師通過WhatsApp不斷送來作業。家中只有兩部電腦,弄得她手忙腳亂。這只是「線上上課」的第二天,已經「發顛」!老師還發來樂譜、數學題、模擬測驗,都是她不懂的,「弄得孩子們現在知道,原來媽媽什麼都不懂」。她還說「老師問候孩子好不好,你不如問候我好不好」!

頗能反映現狀,已經在香港許多家長群組裏瘋傳。但是教師也沒有刻意做什麼錯事壞事。只不過平常是一位教師對着一班學生,按時間表一個時段,教一個科目。現在變成統統通過這位媽媽這個大漏斗,四個孩子,不同科目,又只有兩部電腦。狼狽景象,可以想見。

香港也許四個孩子不是常見,但媽媽的狼狽,也是可以想像。看過一位教師的視頻,除了要在線上不斷照顧學校裏的學生,還要照顧自己身邊女兒的線上學習。電腦也一樣不夠用。每晚睡不好覺,的確很艱難;但是她沒有抱怨,十分難得。

如何鼓勵學生在家積極學習,對老師是一大挑戰。(Shutterstock)
如何鼓勵學生在家積極學習,對老師是一大挑戰。(Shutterstock)

在家學習 乃新鮮事

那麼,還是盡快回復「正常」的學校生活吧!那麼,前數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學生主動學習」、「危機中孕育契機」、「壞事裏面可以有好事」,是否都是「高調」、「理想主義」、「離地」?

筆者認為,上述兩個例子都說明,要把平常「上課」的運作,直接搬到「停課」的環境,是行不通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教學模式。當然,這次的「停課」,猝不及防,沒有經驗;把線上教學,看成是把實體課堂在線上複製,是很自然的反應。在實際運行中才會發現問題。

這是一個探索過程,希望教師不必因此感到氣餒;學生和家庭都有一個適應過程,也希望家長不必責難教師。大多數的教師,為了學生,付出了比平時多幾倍的努力。家長與教師,應並肩共渡時艱。

香港享有學校為本(校本)的特殊優勢。其特點,是學校和教師主動性相當強,不會坐等外來的指令,也不會埋怨條件的不足。因此,「停課」雖然猝不及防,卻馬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線上學習的嘗試。而且,出現了無數自發的民間互助行動 ── 分享、借用、培訓 ── 幾乎無日無之。在疫情反覆的威脅下,教育界沒有太多的悲觀情緒,值得一讚。筆者最近着意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停課」狀態,香港的景象是很不尋常的。

然而,就是因為是「校本」,百花齊放之際,必然會有參差、強弱、優劣。假如真的要在痛苦的疫情之中,把「停課」看成是突破常規的難得窗口,從而提煉出一些良性的「未來」元素,就需要在繽紛的嘗試之中,尋找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原理,在疫情過去之後,留下有益的後繼影響。下面是筆者的嘗試。

學生自為 主動學習

什麼才算是有益?回到本欄近年不厭其詳的觀察。宏觀來說,變幻、莫測、碎片化的社會,下一代必須成為更加堅強的個人,能夠不斷學習,不斷在逆境中前進。微觀來說,學習科學告訴我們,學習是發生在個人腦子裏的,因此學生必須成為自為的、主動的學習者。

因為疫情,打破了一律化的學校集體生活。如何設計和安排學生在家學習,可以有千種萬種方案,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是否有利於學生成為自為的、主動的學習者。這個原理,筆者嘗試拿出幾個現象,擬出消極與積極的兩種反應。

一、「學生只能自己呆在家中了」。消極的看法:那他們就不會學習了。積極的看法:剛好是讓他們開始主動學習的好機會。

二、「學生沒有了規定的作息時間」。消極:按嚴格的時間表,網上上課。積極:讓他們有充分的空間,主動安排自己的生活。

三 、「學生會閒下來了」。消極:塞滿他們的時間,想辦法不要讓他們閒着。積極:讓出時間,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以至課程以外的學習。

四、「我們將無法完成原定的教學進度」。消極:加速、設法補回。積極:濃縮,更加專注最關鍵、最必須的環節。

五、「學生不受控了」。消極:通過家長去管。積極:讓學生經歷自律,不讓家長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歷程。

六、「不知道學生在做什麼」。消極:要求他們輪流在網上露面。積極:朋友般與他們個別或小組交談,何必要知道他們生活的全部?

七、「怎麼知道學生是否真正學了?」消極:多給幾個測驗。積極:讓他們運用知識與智慧,創作或者製作,最好與全班分享。

八、「家庭背景與支持,差異很大」。消極:這是社會問題,無法解決。積極:可以乘機解決基本的不均,首先解決電腦與寬頻條件(這是香港正在做的)。

老師要相信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能力。(Shutterstock)
老師要相信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能力。(Shutterstock)

相信學生 海闊天空

聊舉數項而已。讀者會說,說得容易。學生一定會散漫了,一旦離開教師的眼睛,就「一發不可收拾」。不排除有這種情形。但是聽得到的教師聲音,似乎又並非如此;保險地說,不一定如此。聽到家長的反映,似乎往往是埋怨安排太多、太緊、太難,而不是太少、太鬆、太易。

這是新的教學模式,有新的考究。例如:學生在熒屏前的專注時限、同步與非同步上網(內地成為「直播」與「點播」)的交叉配合、教師講課的濃縮設計、作業的安排與回收、網上材料的搜索與選擇、學生網上互評的可能、與學生的個別交往、等等。

關鍵的還是教學的基本信條:是否相信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有沒有這種信條,安排出來的線上教學會很不一樣。沒有對學生的這種信任,仍然希望一切都在監控之下,學生就肯定不會主動學習,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空間。

相反,有了對學生的信任,也有了相應的設計,即使學生一時沒有達到我們設計的預期結果,也可以取得寶貴的經驗。對以後的長期工作,一定有啟發。

這裏面還有更根本的目的問題:我們在乎什麼?是在乎他們眼前學了多少東西?還是在乎他們長遠的學習能力?在筆者看得到的實例裏面,有一個感想:放開學生學習的知識份量,也許教師就有空間放開自己,也放開學生,就海闊天空。若是論原來的教學進度,「停課」一定趕不上「上課」。兩者的得失,是不一樣的。要是勉強一定要在家在線,也達到在校上課的效果,也許就會「雙失」:失去了預期的知識份量,也失去了學生嘗試自學的機會。

不得不提到:歸根結柢,學校的功能,不可能全部被線上學習所代替。在有些社會,認為學校就是為學生充實知識,甚至只是讀、寫、算;在他們來說,認為科技可以取代學校,就順理成章。

我們理念裏的教育,包括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學校是一個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社群(同學、師生、課外活動、體育團隊、樂隊……),是通過動手機會學習的場所(實驗室、植物園、工場、美術設計……),也提供必不可少的體驗(自然界、社會、工作場所、海外交流……)。這些,都是成長的必須,但都需要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就不是線上的科技可以輕易達到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