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着,就在製造垃圾。要讓人類完全不製造垃圾,當然不可能。然而透過科技方法讓垃圾進入經濟體系而被再利用,不僅是可能的,也已有了成效,只是規模和效率還不足以有效減輕垃圾對地球的負擔。
循環經濟與循環缺口
《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編輯羅伯特‧昆濟格介紹一個新運動:循環經濟。他說,循環經濟運動是各種策略的集結,包含減量、回收等已熟知的手段以及新的方法。目的不在降低成長,而是改變做事的方式,以更具可持續性的方式來維繫成長。
自然生態系的運作方式是循環的──植物從土裡長出來、動物吃植物、動物糞便滋養土壤。而工業經濟則不同,主要以線性運作。人類在2015年就收割了201億公噸的生物質,僅是為了餵養人類。化石燃料為那些車輛提供動力、為我們保暖,成為塑膠、變成各種物品。2015年流入經濟的總量為928億公噸。2015年從地球挖出的原物料中,約有三分之二都從我們的指縫間溜走了。超過610億公噸、取之不易的東西就這樣流失,大部分都無可挽回地散落了,有着龐大的循環缺口。
目前,循環經此概念愈來愈流行,特別是在歐洲這個小而擁擠、富裕卻資源貧瘠的大陸。歐盟已投資數十億美元在這個策略上。荷蘭已宣示要在2050年前達成全面循環經濟,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都各有計劃。
善惡問題擱一旁
不過,有一個觀點值得進一步討論,昆濟格說:「我們製造許多垃圾並不代表我們是邪惡的,而是代表我們有點笨。」這句話點出環境意識推廣的重要議題。近幾十年來的環境運動往往伴隨一定程度的道德化趨勢,也就是把環境問題視為道德問題。
這個作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如果認為一個議題具有道德性,往往更容易採取行動。史丹佛大學與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魏勒與芬伯格曾經研究,美國自由派傾向將環境議題道德化,而保守派則沒有這種傾向。但當他們將環境問題以保守人士能接受的道德語言呈現時,發現他們顯着增加了對問題的認同。
但把問題道德化後往往產生不必要的干擾。當一部分人站在道德的高處指責另一部分人不道德――而不是未能掌握足夠資訊等其他原因,容易讓議題兩極化。運動需要推廣,而推廣的對象是尚未接受此運動的人,在他們身上貼上無知、不道德的標籤顯然會增加「轉換」的阻力。美國保守派近來在環境政策一再後退,其言論中往往伴隨對自由派的情緒反彈,說明這種標籤化行為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這正是循環經濟的魅力。將善惡問題擱置一旁,循環經濟尋找環境保護的經濟性誘因,建立互利共營的手段和機制來減少廢棄物,以有利可圖的方式來降低對有限資源的依賴。這可能是讓降低地球負擔,保障人類生存更好的方法。
三聯、商務、中華、誠品、7-11及OK便利店有售。
《國家地理》雜誌 訂閱優惠 https://nghk.shoplineapp.com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