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暗戰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幾乎沒有一個政府是做得稱職的!

一場世紀疫症,測試出很多政府的無能,民眾在困境中除了需要口罩等防護用品,更需要的是領導力(leadership)。

經常說,政府管治失效,民間唯有自救;但說過了,瘟疫和戰爭一旦發生,政府角色是不可缺位的。然而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幾乎沒有一個政府是做得稱職的!

當疫情由亞洲殺到歐美時,英國採取放任政策,打算以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任由病毒向全民散播,令大多數人受感染而自行產生免疫力。美國總統特朗普初期盡力「大事化小」,說疫症很快會自動消失,又指誇大疫情只是民主黨給他找麻煩。結果,英美最終都要面對現實急轉彎,採取各種強制措施希望能阻遏疫情蔓延。

群體免疫絕非「佛系」

英國的放任政策被說成是「佛系應對」,即政府不作為、撒手不管。後來有各種演繹,其中一說是英揆約翰遜深謀遠慮,先裝成愛理不理,令社會瀰漫恐慌不安,於是留學生、做生意的、旅遊的,所有「外來人」一夜間爭相外逃,走了幾十萬人之後,英國政府才宣布封城,如此一來,英國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立時大減!

群體免疫其實絕非「佛系」,英國「出此下策」,主要是基於一系列考慮。首先,早前英國科學家估算,在3月份英國已有5000至1萬名感染者,遠高於當時已公布的確診病例。英國科學家認為新冠肺炎主要受害者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中青年,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1%,醫療系統應主要集中處理老年受感染者,而不是覆蓋全民。

其次,英國科學家對疫情的判斷,是既然已經防不住,不如改變策略,工作重點不再放在防止疫情擴散,而在減少損失。除了英國,瑞典和德國也採取類似策略(參考〈「群體免疫」之前世今生〉,《三聯生活周刊》,3月14日)。

道理雖然說得通,但英國政府的做法仍然受到各方責難,包括伯明翰大學經濟系前教授Tony Yates在《衛報》撰文(Why is the Government relying on nudge theory to fight coronavirus?),認為英國政府的做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情况,尤其跟大部分歐洲國家做法相反,難以執行。媒體報道,是法國向英國政府表達了對消極抗疫政策不滿之後,約翰遜才改變初衷,轉趨積極。

各國應對疫情做法不同,都是因應本國國情而做決定,對政府來說,大部分國家擔心的其實是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能力。英國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健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是一個處於破產邊緣的體系,幾乎沒辦法擠出足夠的額外資源應付疫情。權衡利害,英國政府最初採取的消極對策,也許是擔心醫療體系的能力,多於考慮科學家的理論推斷!

美國政府失誤主要是政治

美國又如何?美國沒有全民健保,且醫療成本高,政府醫療體系資源有限;但美國民間的能量大;當特朗普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時,Google隨即協助美國政府建立快速篩選檢測網站,協助防疫專家掌握資訊;零售商Walmart、Target,藥妝零售商Walgreens等都立即配合政府行動。美國科技底子厚、企業實力強,政府「迎難而上」應付疫情,很快就可以追得上。

美國政府的失誤,主要是政治;特朗普在疫情轉趨嚴重時,仍然認為是「民主黨的一場政治騙局」,意圖把事件搞大作為攻擊他的藉口,故此他公開回應時一直都把疫情淡化,後期則把疫情歸咎中國,企圖卸責。

瘟疫暴露歐盟成員各自為政

歐盟表現更令人失望,27個成員國顯然沒有任何協調措施,就如斯洛伐克和捷克兩國封鎖邊境,都並未得到其他成員國認同。意大利疫情慘重,多次向其他歐盟國家求援均不得要領,唯有轉求中國。

歐盟創立的「初心」是互通有無、互助共濟,但一場瘟疫徹底暴露了歐盟成員國各自為政、受難國只能獨力掙扎的悲慘現實;評論界猜測,經此一役意大利對歐盟離心更大,或許會成為繼英國後另一脫歐的歐洲大國。

歐盟現在已經封關,但不少人質疑,對歐盟以外人員實施旅遊限制的政策只是象徵性,沒有實效,因為公共衛生管理主要是由成員國政府負責,歐盟中央能發揮的作用有限,例如歐洲國家早前承諾的難民兒童安置計劃,在最近的旅遊限制下如何執行?據聯合國難民事務專員在3月17日公布的數據,德國境內的難民已有至少10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否繼續接收難民?防疫工作怎麼辦?面對這些問題,歐盟並沒有任何「一體化」的對策(參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徑自抗疫無協調〉,法國國際廣播電台,3月14日)。

中美全面對抗  疫情過後將升溫

武漢在1月23日宣布封城,3月中左右宣布疫情受控,前後約兩個月時間,依此推算,歐洲和美國在3月中陸續公布封關,到大約5月中就應該可以度過最困難時期。疫情過後,世界會怎樣?

疫後世局,主要還看中國和美國。

特朗普政府對付北京,先由中美貿易入手,逼中國大手購美國貨以扭轉美國對華貿赤,這是眼前利益。另一手是全面封殺華為,在科技領域「圍堵」中國,希望在長遠較量上保持美國優勢。至於利用台灣、香港、新疆、西藏等議題牽制北京,則是一貫手法,近期則在台灣和香港問題上「加壓」。新冠肺炎疫情,則為中美對抗開了另一條戰線。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三番四次把新冠病毒改成為中國病毒,還唯恐公眾不知,特別公開照片顯示「改名」是他親自「落筆」的──文件寫上的是新冠病毒,他用筆刪掉,改為「中國病毒」。對大陸的「指控」,特朗普指中方沒有向美國及早通報疫情資訊,另不讓美方派員到大陸調查疫情等,矛頭都是指向大陸的體制和管治手法不符國際規範,中國是把疫症帶向全世界的「罪魁禍首」!

官方以外,民間也有行動,佛羅里達州4名美國人和一家企業,已入禀控告內地6個組織單位(中國政府、國家衛健委、國家應急管理部、民政部、湖北省及武漢市),主要是「隱瞞疫情」,在1月初到1月20日前明知會人傳人,卻向公眾做相反宣傳……官民兩條戰線全面開打,中美全面對抗在疫情過後將會進一步升溫。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有長文The Coronavirus Could Reshape Global Order(3月18日),分析中國趁美國退縮拒向盟友伸出援手之際,如何把握時機爭奪國際領導權。《紐約時報》日前的評論也認為,北京正從疫情困境之中走出,反過來爭取主動,援助歐洲等地的國家,試圖擴大影響力。

當前疫情,不但沒有促成各國衷誠合作,反而更進一步令世界出現更大分歧,中美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疫情過去,並不表示我們的日子會更加安全。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