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洞明有學問 派錢練達見真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全民派錢10000元,並非純粹政治考慮,也有實際需要。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動盪,是非功過得失,還待歷史公斷。不過政府一念之差,經濟受挫民生受苦,始終難推卸責任。

去歲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掀起政治風波,激發社會不滿,連番暴力抗爭尤令經濟民生飽受煎熬,至今仍未平息,工商百業陷於困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歲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更愈演愈烈席捲全球。相隔17年,疫症捲土重臨,擾亂日常作息,屬於外向型的香港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各業掉進寒冬。政府故伎重施,再三推出紓困措施,設立專項基金,冀紓解民情,更宣布「全民派錢」,以共渡時艱。

財策刺激經濟古已有之

運用財政措施刺激經濟,紓解民困,古已有之,漢代「輕徭薄賦」乃典型實例。所謂「徭役」是朝廷徵用壯丁,服兵役或勞役,即防衞建設稅;所謂「納賦」是朝廷徵收農耕、工業、服務生產所得,支付公共開支,即入息利得稅。顧名思義,輕徭薄賦是減免徭役納賦,與民休養生息,應變天災人禍,同舟共濟。

近代英國大師凱恩斯的公共財政政策可以抗衡經濟衰退經濟通論,與古代輕徭薄賦思想無疑殊途同歸。香港政府向來審慎,理財有道,時年好景必有盈餘,時年不景也收支相抵,鮮有赤字虧損。歷年盈餘滾存達萬億元,更是羨煞歐美不少經濟的庫房空虛、財赤年年。

九七回歸前後,多番碰上逆境,皆化險為夷,端賴減免課稅徵費,擴大福利,惠民於水火之餘,也拋磚引玉,刺激經濟反彈,走出困境。

且以2012年預算案推出紓困補貼為例子,包括減免公共屋邨月租、寬減差餉水費,補助電費等。眾所周知,民生所需均依賴入口,其中糧油主副食品多來自內地,消費品多來自歐美日諸國,入口價格受來源地貨價及港元匯率雙重影響,而外匯因素至為關鍵。

人民幣於2005年改革匯率制度,脫鈎美元,連年升值,港元變相貶值,首當其衝,入口通脹乃拾級而上。及後環球金融海嘯(2008年)掩至,歐美量化寬鬆銀根救亡,拖累香港,經濟疲弱而物價飆升。美國再三寬鬆銀根,貨幣積弱,而港元掛鈎美元,處處被動,跟隨兌人民幣貶值,入口通脹加劇,影響民生,政府推出財政措施以紓困惠民乃顯得刻不容緩。

港元匯價上落對物價影響乃層層滲透,不易追蹤。若要尋根究柢,可謂說易行難。例如食材(如麵粉)入口漲價,直接影響零售價,也間接抬高食品(如麵包)門市價,以及酒樓茶室(如點心)飯菜牌價。其實財政紓困措施效應是否與港元升值異曲同工,有簡易方法分析:以還原及調整後的數據重新計算物價指數,再比對官方公布的指數(已計算紓困措施),便可粗略得知。

2012年公帑補貼收效豐

首先,將物價指數成分的紓困減免補貼(即租金、差餉、水費、電費等)悉數還原;其次,調整港元貶值對入口成分的影響。當年(2012年)人民幣兌港元平均匯率是1.2305,假設港元改掛鈎人民幣,匯率併軌平算,等於升值約23%。

由於人民幣兌美元浮動,港元也同步兌美元及其他外幣升值。再假設入口、批發及零售各層面的毛利率也不變,原外匯得益回饋消費者。有關數式及技術解釋從略。

分析結果,2012年官方綜合指數升4.1%,與還原調整後的指數升幅接近,佐證異曲同工。縱使有巧合,也顯示不觸動聯繫匯率局限之下,公帑補貼市民應付入口通脹,可變相達到港元外匯改革效果。神來之筆非僥幸,當年政府應反覆計算始推出,社會基層受惠最大。拋磚引玉,冀保持私人消費,維持經濟活力,也維護稅收增長,一舉三得。

食髓知味,政黨政客迨後以爭取派錢為己任,增添政治本錢。經濟好景時,口號是分甘同味;經濟不景時,口號是同舟共濟;好時年要派,差時年更要派,所謂紓困惠民,變質例行公事,每逢選舉年的派錢呼聲尤烈,無復當年政治智慧。

其實當年政府還另有神來之筆,在2011年預算案建議注資強制性公積金賬戶,惠及數百萬在職者。該年是強積金面世十周年,成績差強人意,供款淨收益(減除收費)轉化回報年率是2.5%,也追上通脹1.1%。不過收費偏高,回報偏低,是計劃通病,問責無門也遭詬病。

上一次回水 積金付代價

政府原意是替戶主填補部分投資失利,加強賬戶盈利能力,複式滾存增加回報。原來建議每人注資6000元,假設日後平均淨回報年率有4%,20年後可增值2.2倍至13146元之多。倘若政府發行定息債券注資,更推動公債市場發展,一舉兩得。香港人口老化,強化公積金計劃,亦有助減輕社會福利負擔,利己利人。

誰料政黨政客急功近利,眼看鄰埠澳門政府派錢多年,人心所向,見獵心起,竟上演「挾財爺以派錢」活劇,騎劫注資派錢,變身全民派錢6000元。政客贏來掌聲,公積金付上代價。

各有前因莫羨人,澳門一水之隔,經濟民生有天淵之別。澳門常住人口約60萬,娛樂博彩業一枝獨秀,每年納賦佔政府歲收約85%,也是最大僱主,高薪厚職招攬人才。關聯行業如旅遊、酒店、交通、飲食等也受惠,薪津收入較其他行業高。

以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計,澳門名列前茅,2018年達8萬美元,高出香港5萬美元,不過貧富懸殊也較大。故此政府自2008年起實行全民派錢──連18歲以下也能受惠,是「有福同享」的政治舉措,香港難望其項背。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全民派錢10000元,並非純粹政治考慮,也有實際需要。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動盪,是非功過得失,還待歷史公斷。不過政府一念之差,經濟受挫民生受苦,始終難推卸責任。新歲伊始,病毒重臨,政府又是慢半拍地未能轉危為機,至令疫症蔓延,經濟乃雪上加霜,飲食娛樂消費零售等行業更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全民派錢不過是雪中送炭,配合其他紓困措施,給社會喘息復元。

收錢者須符合四大條件

上回全民派錢決定倉卒,即使僑居外地的永久性居民也受惠,皆因識別此等人士費時失事,甚至牽一髮而動全身。不過權宜之策引發爭議,認為彼等既在外落地生根,虛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不應享有同等福利。

時移世易,客觀環境有變,識別現已簡單得多。早前各國協議「統一稅務紀錄制度」,銀行賬戶必須識別戶主的「稅務戶籍」,上報稅局備案,已經大致完成。香港永久性居民以香港為家,稅務戶籍自動是「香港」。移居內地,而無當地戶籍者,稅務戶籍仍舊是「香港」。外地回流,並暫停繳納原地稅項者,稅務戶籍是「香港」。僑居外地,須繳納當地稅項者,稅務戶籍自動是僑居地。若有虛報,干犯刑事罪,可判處監禁。

是回全民派錢,按圖索驥,問題迎刃而解。受惠者須符合四大條件,缺一不可:

(1)年齡18歲以上;

(2)具永久居民身份;

(3)永久居所在香港;

(4)具香港稅務戶籍。

紓困派錢皆學問,補底拾遺亦文章。福利惠民從來擺不脫政治考慮,政客與政治家之分野,在於前者滿足表面訴求,後者則多走一步,連消帶打發揮槓桿效應,為社會帶來更大正面作用,高下立見。是回紓困派錢,切莫因陋就簡,重蹈覆轍,實應「把精鋼用在刀口上」,只派符合以上四大條件的香港永久居民,因為這樣才能符合既紓民困,又助消費,更能為本地經濟復元注入動力。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陸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