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探討「停課不停學」,倡議不要把因為疫情而發展出來的在家學習,作為逼不得已的權宜之計,而可以作為教學理念上的突破,在以後產生良性的長遠影響。這兩周,收到的各方資料,雖然只是個別例子,也幾乎可以窺全豹。
按筆者有限的搜尋,通過網絡在家學習已經成為香港學生普遍的事實,雖然還有種種挑戰,特別是有些家庭硬件不足,網絡不到。大致概括來說,有幾個維度:
一、是教師學生實時(real-time)同步(synchronous)「上課」,還是把教師講課放在網上(非同步asynchronous),讓學生自由上網?各有利弊[註:https://youtu.be/BmotA2WtMrw]。
二、不論同步、非同步,每一課是否按正規課時上課或講課,還是按需要調節課時的長短?是否可以濃縮講授的時間?課與課之間,相隔多久?
三、是否包括教師與學生互動?實時(即「現場直播」)有沒有互動的環節。非同步,有沒有另設互動時間、互動平台?互動,是全班互動、小組輔導、還是個別交談?
四、如何處理學生的反饋、作業、行為?是否要監管?如何監管?
鼓勵自學 難得契機
最鼓舞人心的情況,學校統整每一級(甚至全校)的課程,放開平時的框架,設計成一個新的網上課程。這過程,不簡單,但是不一定把課程全部推翻。又可以有幾個方向:
集中在關鍵的課程,而暫時放下一些非主要的內容,例如聚焦中英文,集中克服學生平時的弱點,或者特意在某些方面乘機營造優勢;
把學習的主要任務,從教師身上移向學生,增加學生自學的成分,例如增加書籍或者是網上的閱讀,或者是簡單地讓學生對問題尋找答案;又或者 減少教師講授,增加學生活動,例如學生做專題製作、課題研究。
用另類的方式,靈活傳達同樣的信息,例如運用平常不會用的器具或活動;給予學生自選的空間,提出自己的學習任務,可能與正規的課程無關。
以上種種,只是鳳毛麟角,實際情形一定更加豐富燦爛。實際上出現的,往往是這許多方面的混合。可以看出來這裏面有幾個設計時考慮的變量。第一、學生主動學習或者是自主學習的程度和份量。第二、「留白」的多少,也就是給學生多少空間(可以有學生自選的內容和目標)。第三、如何考慮課程的「完整性」:什麼需要覆蓋?什麼不一定要覆蓋?什麼不可中斷?什麼可以將來彌補?
以上只是一般的探討,不同年級、不同科目,情況會很不一樣。比如說中學高年級,難免要應付公開考試(DSE),初中、小學、幼兒園就很不一樣。
教師原創 不宜過分
數天前,收到一位資深前線教師的觀察與建議。得到他的同意,在這裏摘錄與讀者分享。共四點(略作刪節)。
「第一,不必盲目追求老師製作『原創短片』。有些學校很想老師提供『第一手』教材,老師辛苦預備之餘,效果也可能比不上網絡上已經存在的教學素材。建議他們多多善用網上已有的資源。」
可以看到香港的教師,以超人的能量與速度,在開闊教學的新領域。但也看到有個別的學校,教師無休止地「拍片」,疲於奔命。沒有全校的協調,但要覆蓋全部課程;要運用不熟悉的科技,但技術支撐不足;不叫苦才怪。在這非常時期面臨的大挑戰,需要全校教師全心全意的通力合作。首先必須是全校教師的協商、協調、互諒、互助,才能成事。
筆者最近發現,電視上還可以看到教育電視ETV的節目,都是非常精采的製作,不要浪費了。現在香港幾個與出版有關的團體,聯合發起「全面抗疫,以讀攻毒」,在網上連接各類書籍與出版物,無償提供,也是一種功德。
「第二,不用盲目要求實時互動。有些學校期望安排全班幾十人的實時教學活動,不過這些活動對整體網絡技術的要求較高,而且需要每一位參與者的網絡設備設置妥當。往往,全班實時互動教學的真正互動元素不多,有時其實一樣是單向教學。所以,建議毋須強求全班實時互動教學,如要進行,實時『單向』教學已可,另加小組形式網上互動,10人內的『實時互動』,效果才好。」
這裏面,有時候是學校或者教師不太明白,課堂與網上是不同的環境與條件,而勉強希望在網上盡量模擬課堂教學。小組互動,有時反而會達到平時課堂做不到的效果。
「第三,要改革傳統的監督模式。有些學校,『實時聽課』時會要求一班有90%學生出席『露面』。但這些監督方法『說易行難』,不論是老師或學生,未能達標的話,有很多理由,其中不少是值得體諒。加上,就算順利監督,也不代表有效:網上功課很易抄襲代做,實時教學就算露面,也可以並非真正專注。故此需要改革監督的概念,宜放寬,多『信任』及『彈性』,非常重要。」
筆者完全同意:不要說學生的耐性不夠,就算是線上的國際會議,也會出現參與者「開小差」、「打瞌睡」。放棄對於行動的規管,而專注學生學習的成果, 也許會是我們在教育學上的一個重要的突破。
「第四,我們也需要關注網上學術學習以外的德育及健康教育。抗疫期間,學生在家裏及開放地方如何做運動鍛煉身體,以及如何協助家人做家務,盡好家庭責任,甚或進一步關心社會內其他有需要的群體(如屋苑清潔工人夠不夠口罩),這些教育也很重要。事實上,傳送一些網上已有的健康運動,或如何做好家務的短片,已是一些簡單的鼓勵。」
各方齊心 貴在犧牲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老師已經意識到,師生之間,絕對不只是知識上的交往。因此,許多學校和教師,都很着重與學生在知識以外、生活層面的溝通。在種種設計之中,往往會加進與學生交談溝通的環節。例如周會、祈禱、集體輔導(例如有關疫情,很多學校都在做)。也有加進教師與學生的小組交談(不一定是功課的輔導),也有教師給學生的預約時間個別交談(其實不少教師一直都會與學生有社交平台的溝通)。雖然沒有了面對面的機會,但是可以充分發揮線上媒體的私隱形態,與學生進入深入的交談。交談,個別或者小組,可以成為網上學習的一種優勢。
不知道算不算一個非分的期望:疫情之下,上下一心為學生,可以將學校磨練成為更加和諧的群體!
要適應新的教學形態,並不是單靠學校和教師就能夠成功。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合作。要學生在家主動學習,家長會負上很大的責任,如何運用了家長的力量,又不至於讓家長替代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少家庭,即使不缺電腦,但是沒有網絡或者訊號微弱,網絡商可否慷慨一下,全面改進覆蓋?電台上聽到有藝術家,擔心網上授課會被盜取知識產權,在這人命關天的非常時期,可否換一下思維?有些學校想設計學生小組回校「面對面」,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有風險,可否讓無法滿載的巴士、小巴,減少載量方便學生回校(例如19座小巴限載10個學生,也可以減少無薪休假)。出版界的「以讀攻毒」,做了一個榜樣:為了下一代,如果每一個方面都願意犧牲一點,功德無量!
再進一步,假如香港的學校,因為疫情,反而提前認真地較大幅度嘗試學生主動學習,是否可以「把壞事變好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