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經過超級市場、藥房,無論是白米、廁紙各類日用品都很充裕,心也安了。然而回想起兩星期前,自己也要出外購買日常用品,卻發覺只能用「撲」字來形容。東撲西撲,就算不用撲口罩,也要撲消毒用品,撲白米,撲廁紙……
搶購開始的一兩天,我很冷靜,看着那些搶購一空的貨物架只是失笑,然而兩天三天過去,心中的焦慮慢慢長成怪獸,看着人們等着貨車停下,搬下貨品,送入超市,人龍瞬間已經排成一行長長的尾巴。在非常時期,疫症期間,除了容易令人陷入憤怒、焦慮、徬徨之外,還有道德難題之中。
分享有餘
家住之處,不時會派飯票或物資給拾荒者,她是腰彎得眼晴只看到地面的一位老婆婆。那天見到她,給了她幾個口罩,她卻說她已很足夠,還要封利是給女兒。我心想她的「足夠」和我的「足夠」是否一樣呢?我之所以「慷慨」給她,不過是我「足夠」,假如我也沒有足夠口罩時,我也願意給她嗎?我分享,也許不代表我慷慨,而僅是有餘而已。
後來踏入大廈門口,看見清潔嬸嬸在抹升降機,隨口寒喧,也問問她有沒有口罩,她說公司沒給他們,這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於是叫她稍後來取。當她收到那些口罩時,十分感動,有點淚眼,說要付錢給我們……
不足的人好像更容易知足,在此期間,真的更要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多顧別人的事。人都自私,但如果可以把自私的那一部分自己調低一點,無私的那一個自己拿出多一點,在陰霾密布之下,天空也許會出現彩虹。
收集口罩大行動
近日,街上開始有不少口罩售賣,不過價格比較昂貴。於是開始呼籲朋友們捐口罩,希望可以轉贈有需要的家庭。不少朋友都不常見面,此時卻主動找我。搜集物資最煩人的是如何交收。這兩天相約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數量,盒裝或獨立包裝……而且數量不算很多。
開始的時候,收集到的數量不算多,心想花那麼多力氣,才只有數十個,不禁有點氣餒。忽然念頭一閃,腦海中想起了寡婦投下兩個小錢的故事:
《聖經》故事中說到有一個寡婦,她只投了兩個小錢入教堂的錢箱,很多財主卻捐了很多錢。主耶穌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銀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眾人都是拿有餘的捐獻,但這寡婦,雖然自己不足,卻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了。」
誰能衡量多和少
其實多和少,誰衡量,誰知道呢?重要的並不是數量,而是願意付出的心。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有一顆助人的心,他們也相信我,知道我不會據為己有。他們也並不是擁有很多的那些人,但也願意捐出。時窮節乃現,豐足的時候,分享容易,困難之時,就是考驗。在這些日子,如何看待口罩、廁紙、白米、消毒用品,竟都如照鏡子般把真我照出來。因為你的口罩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願我們都常常順利過關。
最後共收到千多個口罩,加上部分學校存貨,完全足夠分給有需要的家庭。班主任先打陽光電話了解學生學習及家庭健康情況,然後便查詢口罩存量,當值老師們回校把成人和小童口罩分好入袋,職員按時安排家長到校領取,以解燃眉之急。此時此刻,口罩已經變得奢侈,復課也不知何時,能夠幫助的,就在當下。
在這期間,我也與老師分享,也鼓勵學生與隔離鄰舍守望相助。原來怎樣看待口罩,也是教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