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下半載,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抗爭變本加厲,「黃色經濟圈」驟起,旅遊、飲食及零售等本地消費行業首當其衝。香港經濟每況愈下,步入不景氣,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下跌2.9%,失業率連升至3.4%,乃3年新高,令人不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歲伊始內地爆發冠狀病毒疫症,新冠肺炎肆虐,蔓延全國。香港經歷沙士肺炎疫症,17年前慘痛教訓記憶猶新,誰料屢誤戎機,口岸衞生檢疫失諸交臂,到疫症在社區蔓延時,政府採取停課不停學、停工不停手等消極應付方法,仍令大眾憂慮持久未消,經濟就業雪上加霜,手停口停的低下層所受衝擊尤大。適逢財政預算,財爺重手推出財政措施,應急解困,也紓緩民情,主要在於寬免稅項、增派福利、減免收費等,金額以百億元計,前後合計開支更逾千億元。
毋庸置疑,疫症影響較社會運動更深更廣,百業不景,市場淡靜,獨步單方的「派糖」自然難挽狂瀾。鄰近省市是香港製造業生產基地,內地疫情嚴峻,不單殃及來料供應鏈及交貨運輸鏈,也耽誤外省工人假後復工,窒礙生產,付運脫期,損失難料。確是屋漏兼逢連夜雨,令經濟復甦加添變數。
投機炒家趁火打劫
特區政府大灑金錢,穩定民心,催谷經濟,短期自然入不敷支,財政盈餘滾存縮減,外匯儲備流失更是在所難免。長期可否收支平衡,回復量入為出,則屬未知之數。金融市場向來空穴來風,港元脫鈎謠言不脛而走,走資傳聞此起彼落。況且香港經濟周期受中國影響遠大於美國,港元掛鈎美元,先天已有矛盾。
其實,聯繫匯率有別於傳統固定匯率,港元銀根(通貨發行及清算結餘)有十足外匯支持,實際儲備更超越法定要求105%。外匯基金與銀行買賣美匯,保證官價上下限7.75及7.85以內交易。投機港元,對手是銀行系統(即是港元市場)。除非港人自毀長城,那有可能得逞?
儘管政府聲嘶力竭闢謠,投機炒家仍言之鑿鑿,趁火打劫者大不乏人。據媒體報道,對沖基金摩拳擦掌,例如巴斯(Kyle Bass)便再三看淡港元,預言脫鈎貶值,坐言起行沽空。英國《經濟學人》2月初有評論以〈多事之秋〉(A Train of Trouble)為題,老調重彈:時移世易,掛鈎美元能力及決心成疑。早前也有報道引述英倫銀行研究,估算社會運動半載,有500億美元走資避險。是耶非耶,且以「M3來源統計模式」驗證。
按照模式,港元M3有三大成分:本地信貸、外資淨進出、其他淨資產等。本地信貸分兩部分:私營是銀行之港元借貸、同業港元淨結欠等;公營是庫務債券及政府貨幣發行。
外資淨進出也分兩部分:銀行業務是同業外幣淨結欠、外幣庫存、外幣放款減存款、外幣債券及存款證(減發行)等;貨幣銀根是外匯基金票據、銀行清算結餘、發鈔儲備等。其他資產(房地產等)減其他負債(股本及儲備等),是統計餘數。
港元長期偏軟,貼近官價7.85下限,只是走資表象,尚須統計現象確認。其一,銀行清算比率驟降。以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前作準,清算結餘應相等於活期存款(支票賬戶及儲蓄賬戶)1%左右。其二,港元利率飆升,拉闊港美息差。其三,港元M3減少,貨幣銀根亦同步。
附【表】是2019年每季港元M3各大成分變動(%)。港元M3全年上升2.3%,來自本地信貸(+4.9%)。外資淨流出亦佔-1.3%,其中銀行業務淨流出(-1.6%),而貨幣銀根淨流入(+0.4%)。其他淨資產減少佔-1.3%。年底清算結餘比率是1.48%,稍偏高;美元匯率是7.787,屬正常。
若分開上下半年分析,上半年港元M3上升3.4%,來自本地信貸(+5.1%)。外資淨流入也佔0.9%,其中銀行業務淨流入(+1%),而貨幣銀根淨流出(-0.2%)。下半年情況相反。港元M3減少1.1%,來自外資淨進出之銀行業務部分(-2.6%),皆因外幣存款增加,導致放款減存款淨值減少(佔-1.6%),及外幣債券等投資減少(佔-1.9%),而貨幣銀根部分淨流入(佔+0.5%)。本地信貸微跌(佔-0.2%),其他淨資產增加(佔+1.2%)。
走資流言不攻自破
統計分析顯示,社會運動曠日持久,貨幣銀根不減反增。市場走資流言,穿鑿附會,不攻自破。投資者未動搖對香港之信心,也未懷疑貨幣金融之穩健。
儘管金融仍穩健,社會嚴重撕裂,政治互信薄弱,經濟隱憂更迅速湧現,本地消費尤其嚴峻。商舖入不敷支,周轉不靈,裁員減薪避無可避。資不抵債,面臨倒閉,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更深遠。唇齒相依,僱員加薪渺茫,職位難保,消費不振,循環殃及民生。長貧難顧,財政措施雖可濟燃眉之急,但非治本之道。若未及扭轉時局,也無長治久安良策,始終影響投資信心。
經濟有隱憂,不免影響港元穩定。其一,政府長年入不敷支,又擴大福利開支,穩定民心,有坐食山崩之虞。若未能及早扭轉逆境,難免削弱投資意欲,外資移師尋找新機會。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仍舊保持穩定,不過銀根通貨收縮難免,過猶不及,輾轉削弱重振經濟動力,不容忽視。
其次,「置業需求管理」原是抑制樓價利民,時移世易,反作繭自縛,窒礙轉手市場流通累民,間接拖累銀行金融。稅務及按揭雙辣招下,轉手市場萎縮,成交減半淡靜,皆因按揭條件苛刻。經濟不景,勞工市場裁員減薪,拖欠按揭難免,業主即使割愛清償也不容易。
昔年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打擊下,拖欠率(3個月以上者)節節上升,至2001年初高達1.4%,但銀行不失穩健。皆因監管有度,抓大放小,轉手市場活躍,效率高、調整快,業主逃生有門。隨後沙士疫症(2003年)入侵,經濟復甦受阻,回落步伐放慢,直至2010年方回復正常(<0.05%),始料不及。
現今反其道而行,監管大小通抓,按揭之難,好比過關斬將,轉手市場淡靜。經濟放緩,歷史重演,業主套現逃生也不易,即使銀行處分物業清償,也未必有人問津,猶如困局。
政府以為微調監管,放寬「優惠」按揭門檻,支持短期還息不還本,大可紓緩壓力,但其實治標不治本,因放寬門檻,只惠及原可「正常」按揭者,減低首期及費用;還息不還本,猶如「債務重組」,所延遞本金也須納息,延遞愈多愈久,利息負擔愈重,得不償失。
社會抗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歇」,經濟元氣未傷,拖欠率(3個月以上者)仍徘徊0.03%上下。疫症蔓延是另一回事,市場不景,傷及元氣,復甦需時。財政司司長預測今年經濟最差情況會下跌1.5%(2003年時為負3.3%),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預計失業率升至5%(2003年時為逾8%),兩個數字驟看雖沒2003年時嚴重,但拖欠潮來襲勢頭洶洶實未許樂觀。
上屆政府管制需求,遏抑樓價,按揭監管異變政策工具,巧立名目稱「逆周期措施」;現屆政府蕭規曹隨,但時移世易,遺禍浮現,加上刻下疫情嚴峻,實不應再抱殘守缺,應汲取沙士經驗,及早撥亂反正,重納物業市場於正軌,應付經濟衰退,安渡拖欠潮,莫待投資者信心動搖,走資成真時悔之已晚。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