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長物」「長」字的讀音

明周夢暘《常談考誤·長音仗》:「長字三音:平聲在陽韻,上聲在養韻;平上二聲人多知之,去聲鮮有不誤者。」

「長」字甲骨文作

,金文作
,象人髮長貌。引申為長短之長,如《詩經·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又引申為時間之長,如《孫子·虛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因此而有長久義,如《尚書·盤庚中》:「汝不謀長。」孔傳:「汝不謀長久之計。」引申為經常,如《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又引申為延長,如《尚書·立政》:「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孫星衍疏:「敬汝用獄,以長我王國之祚。」

又引申為長處,如《晏子春秋·問上·二四》:「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又引申為特長,如《墨子·雜守》:「使人各得其所長,天下事當。」

以上「長」字,皆讀平聲,讀作「場」;以下「長」字,則讀上聲,讀作「掌」:

  1. 相比之下年紀大,如《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 指老、年高,如《國語·晉語四》:「齊侯長矣。」韋昭注:「長,老也。」
  3. 為人師長,如《詩經·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孔穎達疏:「能教晦不倦,有為人師長之德。」
  4. 長輩,如《後漢書·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5. 排行最大,如「長子」、「長女」。
  6. 居首位者,如《易經·乾》:「元者,善之長也。」
  7. 君長、長官,如《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8. 統治、統率,如《國語·周語下》:「晉聞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
  9. 主管、執掌,如《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治國,可使長官者長官。」
  10. 尊敬,如《國語·周語中》:「鄭伯捷之齒長矣,王而弱之,是不長老也。」
  11. 重視、崇尚,如《尚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

此外,讀上聲之「長」又有生育義,如《莊子·天道》:「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又有生長義,如《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又有長大、成年義,如《公羊傳·隱公元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何休注:「長者,已冠也。」又有撫育、培育義,如《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又有滋長義,如《詩經·小雅·巧言》:「君子屢盟,其亂是用之,故而滋長也。」

「長」字還有去聲

平、上聲之外,「長」字還讀去聲。明周夢暘《常談考誤·長音仗》:「長字三音:平聲在陽韻,上聲在養韻;平上二聲人多知之,去聲鮮有不誤者。《韻會·漾韻》注:『長音仗。度長短曰長,一曰餘也。』《廣韻》:『多也,冗也,剩也。』」按:「長」去聲《廣韻》「直亮切」,「長」音「仗」,是音「儀仗」之「仗」,而非「打仗」之「仗」。「直亮切」之「長」主要有三義,其一正如《韻會》注所言:度長短曰長。其二則如《廣韻》所言:「多也,冗也,剩也。」「身無長物」之「長」,即音「仗」。「長物」一詞,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世說新語·德行》云:「(王大)見其坐六尺簟,因語(王)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王)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後(王)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音「直亮切」之「長」,其第三義為興盛。《呂氏春秋·知度》:「厚而不博,敬守一事,正性是喜,群眾不周,而務成一能,盡能既成,四夷乃平,唯彼天符,不周而周。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高誘注:「長,猶盛也。」

最後,謹在此順帶一提,「長」似當尚有「漲」音。《漢紀·成帝紀三》:「陰氣盛溢,水則為之長,故一日之內,晝減夜增。」《漢語大字典》謂《漢紀》之「長」字後作「漲」。以此推論,則此「長」字當音「漲」。不過,《廣韻》和《集韻》都沒有收錄此一「漲」音。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單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