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能停下來

一些本來平日都習慣到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打波和健身的市民,現在卻無處可去,每天屈在家中,悶到發霉,身體沒有得到鍛煉之餘,心情也變得悶悶不樂,問我怎麼辦。

最近經常聽見一些朋友向我訴苦,並且發出無奈的聲音,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導致很多運動場地都封閉,一些本來平日都習慣到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打波和健身的市民,現在卻無處可去,每天屈在家中,悶到發霉,身體沒有得到鍛煉之餘,心情也變得悶悶不樂,問我怎麼辦。

大家都明白到這個疫情一定會影響我們像平日的社交活動,而運動場館的關閉主要是避免人多聚集,增加互相傳播或感染的機會。當然,如果場地管理方面能夠作出適當的措施和控制,一些運動場館仍然可以為大眾市民提供服務,但這些措施會增加管理人員的挑戰及管理風險。因此,如非必要,最簡單的做法是把場地關閉,況且,在這個疫情仍未受控的情況下,這個最保守的做法所得的風險也最低。

運動可因應現時環境自我調節

昨天我也去了浸會大學的健身室鍛煉,而這個健身室連同其他運動設施在較早前也曾經關閉一段時間,但鑑於一些學生特別是各校隊成員的訓練需要。大學管理層同意把部分場地解封,而且制訂了一些針對人多可能造成互相感染的措施,包括在同一時段內健身室不能多過10名使用者,而使用者在鍛煉時必須佩戴口罩,此外,健身室也要保持空氣流通,使用前也必須通過體溫測試等。對慣常運動和需要保持體能的校隊成員,當然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運動,而且保持運動有助增強身體抗病的能力,但運動可以因應現時環境而自我調節,例如可以到人少的公園做運動,就算在家中,也可以做不同款式的徒手操,如果戴着口罩做運動,便應該把運動量調低一些,讓吸入的氧氣能夠供應運動所需的份量。

原刊於《香港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