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社自2002年成立至今,聚會、創作、交流,十多年來從未間斷,保留下來的「文字材料」,非常豐富。這些「文字材料」包括大量詩作、評點、序跋,都是詩社的寶貴資產,各社員無時無刻不想方設法,盡能力又盡可能把這些材料分類整理,出版成書。多年來蒙鄺老師指導和籌劃,詩社仝人齊心協力,璞社已頗有規模地完成了多個出版計劃。20種僅供詩社內部流通的單行複印本暫且不計,正式出版成書並發行者,已有十種。
匯輯社員詩作的《荊山玉屑》,由2004年初編至今,先後編出七集,已成為詩社的「詩輯系列」。2011年出版的《天衣集》,收錄與詩社有關的序跋,初步保存了一些珍貴的社史文獻,這個「社史系列」相信在適當的時候,還會有續編。至於「評點系列」,即以評點璞社社員作品為主題的專著,亦已出書兩種,其一是2010年出版的《剖璞浮光集》(鄺健行老師選編),其二是2016年出版的《聽車廬評點璞社詩》(董就雄博士撰作);這兩部著作都是璞社「評點系列」發凡起例之作,極具份量和價值。以上二書都以展示社員作品及相關的評點內容為主,《剖璞浮光集》主要保留各導師的評點,並加上鄺老師的看法;《聽車廬評點璞社詩》則以董博士的評點為主,同時斟酌引用其他導師的意見。可以說,二書主題雖然類近,但編著思路同中有異,各具特色。
璞社薪火相傳
鄺健行老師在〈璞社成立小引〉中所說的「月命題以賦詩,邀師長作點評,集同窗共討論」,是詩社月會的具體寫照。璞社詩會約每月一次,詩友依題賦詩並在會上公開討論。月會由幾位導師輪流主持,會後導師負責為每一首作品撰寫書面評點。後來鄺老師又安排青年社員輪流主持月會、評點作品。如今,由青年社員主持月會及評點詩作幾乎已成為璞社的定制,老師與幾位資深導師則充當後援或顧問。事實上,詩社要「承傳」,就得有青年社員後繼,薪火相傳,命脈才能傳之久遠。主持月會及評點作品需要承傳,詩社的出版事務又何獨不然?儘管詩社早期的出版事務都由鄺老師及導師主理,但我們總希望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青年社員,能主動接棒,合力整理、編刊詩社的寶貴文字資產。比如說,屬於「詩輯系列」的《荊山玉屑》,初二三四各集都由導師主理,到了2014年出版的第五集,已是由青年社員接編,由籌集經費到校對到跟進出版,一眾青年社員都顯得進取、專注以及周到,把接編《荊山玉屑》的工作做得既得體又有條理。
如今,資深社友鍾世傑先生又主動接編「評點系列」的專書,實在令人欣慰。詩社早期主要由導師輪流主持月會、評點作品,是以《剖璞浮光集》和《聽車廬評點璞社詩》所採輯或引用的,都是導師的評點。而世傑先生新編的《璞社青年社員評點集》,不單保留了22次月會的詩作,還匯集了14位青年社員的評點文字,在編輯意念上有承繼亦有開創,作為「評點系列」的新著,別具意義。
見證香港古典詩壇的發展
《璞社青年社員評點集》蒙「藝發局」資助出版,審批資助過程中,評審之一陳志誠教授總結此書的優點:
通過這本評點集,我們一則可以認識到一班青年詩友的詩作水平,二則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他們對詩學知識的深厚程度,更可貴的,是他們的態度,虛心而認真。這樣的一本書,對詩詞和古典文學的愛好者來說,應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對寫詩的初學者來說,更是非常好的寫作津梁,深具啟迪作用。
《璞社青年社員評點集》編選了「璞社」22次詩聚月課的評點,從評點中不但可見青年詩人不同的評詩風格,而且更可以由此察見香港古典詩壇的面貌,以及青年詩評家對香港古典詩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部分評點不僅提出可行修訂的方向,更有具體的修改示例。可以說,此書無論在古典詩的賞析抑或創作等層面,均能為古典詩的教與學提供重要的參考素材。
古典詩在當世雖非「顯學」,但有價值的東西總得設法承傳下去,喜愛古典詩的同好,但看長遠,不爭朝夕,細水可以長流——相信主編《璞社青年社員評點集》的鍾世傑先生,一定明白箇中的道理。
!doctype>新書介紹
書名:《璞社青年社員評點集》
編者:鍾世傑
出版商: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