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 特區坐失兩制良機

倘若時光可以倒流,特區政府能看透局勢,巧妙活用「一國兩制」之利,及時實施臨時入境管制,減少中港跨境人流,形勢也許完全改觀。春節後市民盲搶口罩及食品行為,應不會出現;醫護人員之抗疫疑慮,只是杞人憂天。

庚子春節前後,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短短兩個月已災情嚴峻。截至1月底近萬人感染,近230人病故,根治猶未見曙光。湖北省會武漢是源頭,也是重災區。當局採取非常措施,封鎖武漢及鄰近多個城市,遏止病毒蔓延,可惜遲來一步。春節前夕,遊子兼程趕返故里度歲,歸途客數以千萬計,水陸空客運繁忙,而趁長假外遊度歲也眾多,疫症擴散不可收拾,遠至海外。世界衞生組織業已發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警戒,領導全球攜手抗疫。

聞戰鼓思良將,遙想2003年沙士(SARS)一役,近1800人感染,299人病故,其中更有前線醫護殉職。唯在那場二戰後未遇之巨大疫症面前,社會萬眾一心,不但最終戰勝疫症,醫護界更贏來海內外美名。經歷那次慘痛教訓,香港在相同疫症面前,按理應駕輕就熟,甚至可助國內一臂之力,誰料政府竟手忙腳亂,顧此失彼,實令人費解。春節後全城又盲搶消毒口罩,以至糧食,也難以置信。前線醫護擔憂重蹈覆轍,不惜罷工威脅,爭取「封關」,不顧專業後果,更匪夷所思。

本着恨鐵不成鋼之心,檢討疫症發展時序,應有助應對危機。簡單地說,若然特區政府能更好作出政策拿捏,能小中見大,其實是危中有機。回頭依時序看,特區政府若能把握時機,從容應付之餘,更可發揮兩制功效,守護此「無傳染安全區」,俾跨國企業駐華總部臨時遷港,重拾昔日經貿橋頭堡角色,也可為國家分憂。可惜政府好整以暇,應對慢半拍,錯失良機,令人扼腕。

4個關鍵日期

整理公開資料,事件共有4個關鍵日期。

  1. 2019年12月8日。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欄檔小販患肺炎,確診感染不知名冠狀病毒。隨後染病人數增加至數十人之多。初步分析,新型病毒與沙士病毒同科,症狀相似但病情不一樣。
  2.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政府公開疫情,查封源頭華南海鮮市場,宣稱感染人數不多,局勢受控,否認病毒人傳人,未有醫護感染。據悉市衞生健康委員會早已提示各單位,不得洩露疫情。
  3. 2020年1月10日(農曆十二月十六,俗稱尾禡)。工廠春節長假開始,數以千萬計工人陸續回鄉度歲。武漢、武昌、漢口周邊,大中小廠家無數,春運繁忙,可想而知。其他大經濟區,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也不遑多讓。人流密集,交錯縱橫,病毒傳播快而廣,不出半個月,全國各省幾乎無一幸免。翌日中央政府確認武漢肺炎元兇是新型冠狀病毒,並公開基因列序。
  4. 2020年1月20日。中央政府下達指示,務須遏止疫症蔓延,把老百姓健康及生命放在第一位。翌日中央確認病毒人傳人,且有多名醫護感染。形勢急轉直下,23日武漢市政府「封城」抗疫,所有內外交通停頓,所有商業社交活動停頓。翌日,湖北省其他14個城市也納入疫區,估算前後共隔離半億人口。

其實關鍵日期之間,形勢多變。據悉國家疾控中心科學家不眠不休,分秒必爭破解新病毒。去年12月初首宗確診後,在一星期內成功隔離病毒,拆解基因列序、確認病源。在兩星期內分析數以百計樣本,研製出雛形測試劑。據上海《健康報》報道,市公共衞生臨床中心於2020年1月5日完成分析新症病理,僅需時10天,是可佐證。同月7日,世界衞生組織正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令人費解者,是省人民代表大會及政治協商會議仍如期舉行,武漢市春節文化活動也如常,其中模範社區百步亭17日至19日更舉行4萬人聯歡宴。早前泰國曼谷及日本東京,數日內先(13日)後(16日)確診個案,患者皆中國遊客,顯示症疫外傳。內地官方卻仍沒有採取果斷應對措施,反而依然口徑一致,不但不肯確定疫症人傳人散播,更強調可預防及受控。

轉捩點是1月18日,呼吸病學權威鍾南山,奉命趕赴武漢了解疫情,肯定疫症已人傳人。無獨有偶,全國各地陸續有確診個案,感染人數急升。至此,中央政府認定事態嚴重接手,統籌全國抗疫。

口岸檢疫猶豫不決

值得留意者,是1月29日中國團隊在美國《新英倫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論文,分享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初期研究,印證科學家不眠不休抗疫,可惜未及阻截病毒蔓延,乃非戰之罪。值得留意者,是論文披露,早在去年12月中疫症應該已人傳人,唯官方卻到1月20日才告知民眾,足足延誤時機近一個月。

香港於1月22日確診首兩宗個案,患者是居民,乘坐高鐵返港。斯時行政長官遠在瑞士達沃斯參加論壇,分身不暇,遙控局勢。特區官員群龍無首,昔年沙士慘痛經驗未有活學活用,觸覺欠敏銳,反應欠敏捷,更未能洞悉當中的危中有機。

且舉兩則實例說明。其一、冠狀病毒千變萬化,人傳人風險極高,即使內地官方仍未能確認,也應以人傳人高準則部署。春節前後確認的零星本地個案,全是輸入者,故口岸檢疫把關,刻不容緩。特區政府卻猶豫不決,也不及早全面實施健康申報,加強入境管制,避免社區爆發風險。

其次、內地官方統計數字明顯不全,半信半疑,始為上策,尤應旁敲核實,了解內情。內地官方公布1月中武漢有41宗確診個案,全國各地懷疑個案統計不詳,而香港只有70宗懷疑個案,遠在曼谷則有確診,統計互相矛盾。況且12日至17日省人大及政協兩會期間,武漢無新症確認,而東京反有確診,於理不合。香港有記者也感疑惑,見諸15日英文虎報(The Standard)時事評論專欄。

春節後全城盲搶消毒口罩,以至糧食,難以置信。(亞新社)
春節後全城盲搶消毒口罩,以至糧食,難以置信。(亞新社)

倘若時光可以倒流,特區政府能看透局勢,巧妙活用「一國兩制」之利,及時實施臨時入境管制,減少中港跨境人流,形勢也許完全改觀。春節後市民盲搶口罩及食品行為,應不會出現;醫護人員之抗疫疑慮,只是杞人憂天。

《基本法》賦予特區管制入境出境權力,國家邊檢設置於接壤之深圳。非香港永久居民(包括中國公民)進出特區,須申請簽證或通行證,與國際層次看齊。減少中港跨境人流,不必「封關」,可從實務着手。原則是無必須往返中港者,暫不得出入境。

既然疫症已確認人傳人,蔓延全國,以至海外,世衞發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警戒乃遲早之事。各地加強出入境檢疫,限制中國旅客出入境及過境,也可預期。在此大前提,危中亦有機。若政府當機立斷,引用緊急法令,及時實施非常措施,局勢頓然改觀:

  1. 所有從內地到港旅客(包括中國及外國公民)之非居民入境簽證及免簽證優待暫停有效60天,期滿再檢討。
  2. 期內若有必要入境過境者,須另申請臨時簽證,即日審批,經指定口岸進出。通關時須檢疫,限制短暫停留。若14天內曾到訪湖北省者,不發簽證。
  3. 未能通過檢疫者,按不同口岸處理。陸路口岸,拒絕入境,通報內地邊檢。機場及海港口岸,強制入住隔離營14天。
  4. 期內居民若前往內地,返港後須檢疫,並強制家居隔離14天。若有病徵者,或曾到訪湖北者,強制入住隔離營,接受醫學觀察。

貨物出入境向有海關檢查及衞生檢疫制度,在此非常時期,應實施到岸隔離。在指定口岸入境檢疫消毒,即場卸貨轉車運往目的地,原車不得入境。

所謂危中有機,試想想全球抗疫之際,各地紛紛暫停往來中國海陸空交通,阻截病毒蔓延。香港接壤內地,若能獨善其身,成為「無傳染安全區」,坐擁「沙漠中綠洲」的優勢。環球商旅放心來港居停,支援企業內地分支應對,不單為國家分憂,也有助緩和消弭半年以來連綿不絕的社會矛盾,官民重拾互信互諒,各行各業也受惠,經濟復甦可期。

長於政務短於政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香港經歷沙士教訓,應付危機經驗豐富,是回疫症重臨,理應駕輕就熟。誰料政府似乎經一事未長一智,社會運動曠日持久可能影響其對疫症形勢的評估與判斷,坐失良機,因此既未能反客為主,且招致民怨。最諷刺者,莫過於政府懂得責成金融機構加強風險管理,卻其身不正,防疫風險管理乏善足陳。難怪有人慨嘆特區班子擺不脫公務員思維,善於執行,拙於策劃,長於政務,短於政治。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陸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