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推動閱讀的會議上,有人說:為什麼不把資源拿去推廣老化教育防止失智症,而還在推廣閱讀?
台灣失智人口遽增,已對社會經濟、醫療資源及家庭生活帶來重大衝擊。透過教育國民了解大腦、推廣健腦操,讓思緒活絡,避免失智上身是刻不容緩的事。
這本是政府責任,但當政府只顧選舉,不撥經費來做時,民間應該自己先做,畢竟它直接關係着每一個人,因為活得長還不夠,得要活得健康快樂才有意義。〈洪範〉五福中的「考終命」是最難的,連帝王都不見得求得到。
許多人頻點頭,但大家不了解閱讀正是防止失智最好的方法,因為大腦是用進廢退,它需要不斷地接受外界刺激來活化神經元和迴路。
閱讀能力愈強的人,大腦活化愈多
人的眼睛看到字時,大腦會自動激發跟這個字有關的形音義並產生各種聯想和創意,大量地活化大腦。閱讀能力愈強的人,思緒愈複雜,大腦活化愈多。
最近研究發現,閱讀能力跟失智及認知功能退化有直接的關係。
這個研究追蹤4年,共983位65歲以上,平均教育年齡少於4年的人,每年給他們做記憶、語言、視覺空間能力測驗,並診斷有無失智症。
結果發現,第一次檢查時,文盲比識字者得失智症的機率高了3倍;而第一次檢查沒有失智,3年後有失智者也比識字者高了2倍。這個發現與我們台灣學者的發現吻合。
台灣的研究者收集了200位平均年齡70歲的老人,給他們做生活滿意度量表及語言理解、短期記憶、注意力與計算能力、訊息登錄能力、方向感的心理測驗,並結合神經造影技術如神經迴路擴散張量影像(DTI)來看雙語、教育程度與大腦心智健康的關係。
結果發現,教育程度愈高者,大腦掌管抑制、控制的腦區活化量愈高,處理複雜訊息、語言理解等能力也愈好,尤其是最顯著的記憶,而記憶正是診斷失智症的關鍵因素。
閱讀不只於識字,還包括獲取新知、提升思想層次,它打開我們的視野,從內心得到安寧與滿足。
快樂會提升身體免疫力,健康的身與快樂的心正是抵抗失智最好的武器,若考終命是老年目標,閱讀其實可以幫忙達成。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