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然地貌十分壯麗,山巒起伏,深谷河溪,大小島嶼,是遠足聖地,許多外地遊客也專程來港,但在行山同時,有否想過香港市區百多年前的山水景色如何。自1841年港島被割讓開始,香港就不斷填海造地,戰後人口急升,更需要大量填海,並建造水塘,百多年的發展改變了香港的自然環境面貌,首當其衝的是維港兩岸,逝去景象不復再,但我們仍可從香港舊有地名去追溯昔日面貌。
維港兩岸原是岩石嶙峋的山嶺,1841年英國人在水坑口登陸,奠定日後此區的重要性,水坑口街英文是Possession Street,即是佔領,港島北面原本是由一個個小海灣組成,平地甚少,村落不多,英國人先在上、中、下環(下環即灣仔)建造維多利亞城,「環」即是海灣,其後向東發展,銅鑼灣、筲箕灣、柴灣原本都是海灣,原本海岸線在哪裏?我們可從一些街名及地區名得知,水坑口街、石水渠街、堅拿道(Canal)、黃泥涌、大坑、鰂魚涌,這些都是河溪出口,還有漁民供奉的洪聖廟、北帝廟、天后廟等,原本都是建於臨海位置,這些地方對出的平地,昔日原是海洋。
三尖八角
九龍半島又如何呢,我們從舊有的名字也可得知,原本的九龍半島海岸線可謂「三尖八角」,一個個岬角,荔枝角、大角咀、旺角、尖沙咀、馬頭角、牛頭角;一個個海灣,長沙灣、深水埗、土瓜灣、九龍灣、牛池灣,從地名已可想像到十分迂迴曲折,當時很多海灣都是游泳聖地,或是生態豐富的泥灘。九龍半島布滿一座座小山崗,遍布一條條村落,衙前圍、竹園、蒲崗、九龍寨城等村落開埠前已存在,寨城坐落在九龍灣海岸,那裏原是大海灣,滙聚了九龍山脈的河溪,現在已成了啟德機場和九龍灣工廈區,昔日獅子山下所見的就是群山起伏,古樸鄉村,田野處處,滿海漁船。
人口急增亦需建造水塘,萬宜水庫是改變地貌最大的水塘,糧船灣洲本是獨立海島,現在萬宜東西兩壩之間,本來是一條狹窄水道,分隔了西貢半島與糧船灣洲,兩條水壩令南北兩邊連成一體,糧船灣不需再叫洲了。
東方之珠
其後發展衞星城市,如沙田,古名瀝源,意即清澈河水,沙田沒有河,原本是一個大泥灘;荃灣古名淺灣,顧名思義,就是個淺灘;將軍澳,「澳」即是一個凹入的內海灣,如將軍澳所有大廈全部還原為海洋,便知為何叫「澳」;東涌、葵涌,「涌」就是河溪出口,現在東涌旁還有涌,葵涌則不見涌了,還有大埔、屯門等,大多數我們踏足的城市土地,都是填海得來的。這些昔日甚至遠古已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共同特點,上有溪水以作飲用及灌溉,下有海灣,兩旁靠山,人聚居於此,地靈人傑,是最詩情畫意的
景象。如今物換星移,此情不再,換上的是東方之珠,有醉人夜景,是另一種美。
編按:文章原刊於《信報》,相隔逾三年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部分內容經作者更新在灼見名家傳媒重新刊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