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生命教育正是一種能夠在生活中實行的教育,使孩子成為學習及成長活動中的主體,賦予孩子強大的生命力。

教育可以是生活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機會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和成長。在生活中挖掘一些教學的內容,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學習的快樂,並且在生活中得到成長。這種將課堂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教育方法更能夠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責任感。生命教育正是一種能夠在生活中實行的教育,使孩子成為學習及成長活動中的主體,賦予孩子強大的生命力,給予他們一個生命舞台盡情地發揮及表演,建立學生與自己、他人、環境以及宇宙之間相互尊重與和諧共處的關係,培育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價值觀。

台灣生命教育微課程

為豐富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經歷,提升生命素質和生命力,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師精心設計一個生命教育微課程!我們重視生命教育中的實地參觀活動,讓學生從觀察、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及持守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2019年10月,24位老師與36位學生到台灣進行生命教育交流學習活動,除與當地的學生進行學習和交流外,更強調從參觀景點及體驗活動中,探索及反思生命的意義,建立積極及珍惜生命的生活態度。

五日四夜的台灣生命教育交流過程中,一位教師帶着一至三位學生,就像父母帶着自己的孩子進行一次家庭旅行,共同生活及體驗生命教育。在台北的第一天晚上,教師和學生一起走到寧夏夜市,每人拿着百多元台幣,享用台灣的第一頓晚飯。教師先帶學生逛一逛夜市,認識一下台灣傳統小吃和了解它們的價錢,走過一圈後,與學生商量選擇什麼食物和飲品,從中知道彼此的喜好,也可以彼此分享不同的美食,不知不覺中學生學會了與人相處、分享和珍惜食物。在飽嚐美食之餘,教師引導學生四周觀察,發現夜市攤位都是用瓷及不鏽鋼材質的環保餐具,部分外帶店家更推出優惠鼓勵客戶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器皿。學生想到如果以每個人來夜市至少吃個五攤、八攤來看,一趟下來光是即棄式餐具就不知製造了多少污染。夜市店家帶動消費者使用環保餐具,逐步改變餐飲習慣。這不但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也鼓勵他們享用夜市小吃的時候也能為環保盡一分力。透過這次逛夜市,除認識當地生活文化,更讓孩子學懂尊重他人及互相分享,並反思環境保護應由自己來做起。這種生活經歷確是一種很好教育的方式。

藉着全方位學習活動,師生一同體驗以實踐為主的多元化學習經歷,走進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幾米公園、國父紀念館、防災科學教育館、慈濟環保回收站、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等,從觀察、體驗、反思和分享中,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並掌握各種生活技能。行程的第四天,我們來到花花姐姐繪本館,教師們幫助學生們穿上小圍裙和綁上頭巾,準備去做烘焙。花花姐姐耐心教導,學生全程參與,教師全程協助,不只是完成一個步驟,而是經歷和了解整個過程,讓孩子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怎樣造出來的。學生們最後將親手製作的芝士芝麻鬆餅,與相處多日的教師們一起分享,彼此分享過程中的喜悅和成果。

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箴言〉22章6節智慧者之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表明了《聖經》默示全人教育的目標是使下一代走當走的路。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之處和不同的恩賜。我們尊重每一位學生,幫助他們發揮潛能,各展所長。在生命教育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一同成長,就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愛、呵護和包容,教師以「身教」實踐教育達致「以生命影響生命」。而學校的課程與課堂,重要的不單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加深對世界及歷史的了解,更需重視品格培育與精神涵養。教師們若要為孩子照亮道路,就需要自己先發出光芒,好作為他們的榜樣。

黃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