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0年代,踏入2020年,此際回顧往昔,展望未來。香港過往十載的就業狀況,其實相當理想;2010年的失業率是4.3%,到2011年時,已急劇下降至3.4%。往後數載,失業率在3.3%及3.4之間徘徊,到了2017年失業率下降至3.1%,在2018年時更下降至2.8%。受到近月來社會事件的負面影響,失業率自第三季開始攀升至最新的3.2%。這個數字仍稍微低於過往十年的平均失業率3.35%。
作為獵頭人,過往十載可謂身處黃金年代,常常忙個不亦樂乎;有時,甚至沒空見新客戶。因為近年行政管理階層的失業率處於極低水平,介乎1%至1.5之間。市面上求才若渴,但人才增長的速度,遠遠追不上強勁的需求。招聘活動的火車頭乃中國因素。中資企業在過去十年積極擴充,在香港掀起音樂椅效應,使到就業市道相當活躍。中國內地市場的持續發展,也令到很多企業在香港增聘人手。當然,內地市場也吸引了港人北上創業和就業,是造就香港人才供應緊張的其中主因。
工資會持續增長
過往十載的朝陽工作,當然離不開風險管理、合規、電子商務、數碼轉型等。進入2020年代,對這些人才的需求,依然會非常強勁。工資方面,個人入息中位數由2009年第三季的11000元,增加至本年第三季的18900元,增幅達72%。筆者隨意翻閱一些行政人員的履歷,發現很多人在過往十年的工資增幅都更高;倍增的例子也不少。誠然,香港經濟底子深厚,只要社會能迅速回復秩序,失業率定必掉頭回落,工資也會持續增長。
未來十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和融合,將為香港提供很多機遇,直接促進香港的經濟及就業市況;而香港亦步入人口老化和勞動力下降的年代。 故此,香港必定要推行開放並多元化的人口政策,去吸引人才來港發展。近年來,本地的大學到大灣區辦學漸見成績,並且能吸引很多尖子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便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非廣東省學生,若未達國內高考最頂尖1%的成績,相信都甚難獲得該校取錄。如果能吸引到接受「港式」教育的精英為港效勞,是解決香港人才荒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