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藝術的科技探索
回溯人類藝術文化的發展,自古便緊扣科技探索。希臘先哲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BC 580-500)和他的信眾是對天文和數理的探究,領悟出美就是一種和諧與比例的規律,影響後世對美的思辯。中古文藝復興時代的達文西(L. Da Vinci, AD 1452 – 1519)更構建出被奉為審美經典標準比例的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定律。無論東西方,其古典和傳統藝術,在工具、物料運用和創作表現上,都離不開物理、化學、工程和科技的應用和鑽研,例如中國五千年來各種工藝美術的創作和成就,完全融合各個時代工匠在物料創新和技術革新的努力。
當代藝術的科技嘗試
雖然當代藝術和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好像漸趨概念化和形而上,但也沒有間斷過利用科學技術和概念去進行創作突破。甚至有藝術評論專家認為,上世紀50、60年代歐普藝術(OP Art)奠基人,維克托·瓦薩雷里(Victor Vasarely, 1908-1997),糅合了包豪斯學說和建構主義理論,正式提出「視覺動力學」的概念——運動不依賴於構圖、也不依賴於特定的主題,而是依賴於對觀看行為的理解,試圖在三維的基礎上產生四維的動態效果。這在當時的藝術界無疑是一番前所未有的開創性論調。藝術家憑藉著精心計算的視錯覺,挑戰著人們的視覺神經,他創建的藝術程式設計體系在當時無疑是十分超前的,被視為AI藝術先驅。
差不多同一時期的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 1898 – 1976)及後來同系藝術家提出的動態雕塑(Mobiles),或動能藝術(Kinetic Art),均是嘗試利用聲、光、電等非傳統藝術形式,來描繪時間和空間元素的動態作品。
現代藝術的科技應用
進入八、九十年代,在電腦科技急遽發展,以及數碼網絡的建立,視覺藝術創作在數碼科技應用和創新形式表達上的選擇可以有很多。最普遍看到的便是利用電子器材或圖像軟件創作具科技美學的電腦圖像CG或數碼藝術Digital Art。也有利用網絡的交互特性和變異概率,創作一些實驗性、互動性的網絡藝術(Web Art)。筆者十多年前就曾經利用電腦初期在中文字元變換(例如繁體碼、簡體碼、國際碼)之間時有出現亂碼的情況,創作了一系列亂碼網絡版畫。
當然,目前比較熱門的科技藝術創作,便是各種所謂沉浸式多媒體藝術(Multi-media Art),其實也有藝家開始探討利用生活無處不在的代碼(Code)去進行抗衡性生活反思創作。而承接歐普藝術利用數學程式,或大數據進行超視覺感受的光、影創作,也一直有藝術家探索。筆者則準備利用STEAM教育熱捧的編程(Coding)科技,嘗試不走器械操控的方向,轉為探討程控式藝術編程(Coding in Art)的創作形式。下一次會談談美術課堂的創新科技應用,以及硬件和軟件在校內、校外美術教育課程的融合。
亞太創藝談之七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