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區選大敗 北京須全面檢討

在單議席單票的區選制度下,建制派幾乎全軍覆沒。面對這樣的形勢,北京有需要全面檢討回歸以來對香港所採取的政策和策略。

我原先以為,經過勇武派的一些過激行為後,一般港人會與他們割席,並連支持勇武的反對派也一併加以抵制,不再在區選中投票支持反對派,但結果並非如是。

建制派過去之所以能夠在區選中佔優,其實並非因為建制派在地區有更多的支持,而是因為有部分人認為區議會的工作無關宏旨,所以沒有出來投票。這次因為社會事件,觸發人們想藉區選作政治表態,於是投票率大增,而這些新出來投票的人,反映香港的基本盤沒有大變,恐共、疑共、仇共的比例仍有六成左右。在單議席單票的區選制度下,建制派幾乎全軍覆沒。

面對這樣的形勢,北京有需要全面檢討回歸以來對香港所採取的政策和策略。很明顯,回歸22年來,港人對一國的接受度並沒有多少增加,尤其是在新一代年輕人中,反而出現了一股很強的離心力。在在反映中共之前對港所採取的政策並不成功。

中央領導人看來至今仍舉棋未定

現時擺在北京面前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一種是進攻,一種是退守。中央領導人看來至今仍舉棋未定。

強硬派是主張進攻的,他們把香港出問題歸結為西方在背地裏搞破壞,只要切斷這隻黑手,香港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但香港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受英國管治,西方的黑手早已滲透入社會各個環節,可以說已透骨入髓。在教育界、在傳媒行業、在司法範疇,以至各個不同的專業界別,都基本上由西方的意識形態主導。若採用強制手段設法清除西方勢力對香港的影響,那就會對一國兩制造成嚴重的破壞。西方以後就會對香港採取與對中國一樣的態度。這會導致中國沒法再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以補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足。

因此,除非願意不顧後果,強硬路線是行不通的。以中央遲遲不願意派解放軍出來止暴制亂的選擇來推論,中共基本上已否決了強硬路線。

緩和一國與兩制之間的矛盾

若果不打算在這一刻採取強制手段來解決香港問題,那就要作戰略退卻,並以實際的讓步去緩和一國與兩制之間的矛盾。我之前提出的,在2047年後加多50年不變的建議,就是一種戰略退卻做法。只有這樣,才能重燃香港人對未來的希望,把精力用在對新香港的規劃上,而不是把精力糾纏在已經過去的事件的對錯上。

中央可以先訂一些政治上的紅線,以保障一國的主權,除此之外,應以開放的態度,讓香港人一起來制訂未來香港的政制模式與自治空間。只有當香港人可以親身參與自己將來的規劃時,他們才不會去尋求外國勢力支持,並會設法擺脫外國勢力的干擾,避免被外國勢力利用。只有香港人直接參與建制工作,才能爭取更多人加入建制派,令建制派實力可加強。毛澤東把香港留給英國作殖民統治也做得出,北京要做戰略退卻不愁沒有空間。

反對派大獲全勝的政治含意

區議員總共有452席,反對派在今次選舉中共奪得388席,可謂大獲全勝;建制派只得59席(另有5席落入自稱沒有政治聯繫的人的手上),接近全軍覆沒。

這個結果,意味着在下屆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已在超級區議會的界別中穩操勝券;亦代表反對派可以在下屆特首選舉的選委會議席爭奪戰中,全數獲得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117席。

因此,建制派今次輸掉的不只是區議會,而且還會在下屆立法會的選舉中失去多數派的地位。此外,建制派在特首選委會的影響力,亦會因失去了區議會的117席,而大大被削弱。將來若是連選委會也被反對派成功翻盤,那就會出現上至特首,中至立法會,下至區議會,都落入親西方抗北京的反對派手中的情況。

西方對香港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沾沾自喜。美國會視為中美交鋒的首仗勝利,而且勝得相當漂亮。這足以顯示,西方文明模式在香港得到更多的市民支持。此外,反對派這場勝利亦有助於特朗普在與中國作貿易談判時有更高的叫價能力。中國可能要被逼放棄某些經濟利益,以換取特朗普願意在香港問題上多點配合中國政府的需要,譬如拖延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人可能沒有留意,原來香港區議會的一場選舉,可能已令國家在經濟上付出不小代價。

至於英國,在剛開始為香港前途與中方談判時,戴卓爾夫人曾拋出以主權換治權的方案。英方同意在97年把香港主權交回中國,以換取中方授權英國在97後繼續管治香港。然而,鄧小平卻認為主權與治權是不可分割的,堅持要在97後,由中國來決定治港模式,一國兩制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提出來的。

英國原本的想法是,既然中國沒有管治香港這類城市的經驗,不如由英國來代管,英國當可更好地照顧中方的利益,包括政治上的利益。這些能力,過去英國在治港期間一直表現得不錯。直到中國鐵定收回香港,英國才派彭定康來香港跟中方搗蛋。

因此,英國人在潛意識裏是不想看到一國兩制取得成功的。查理斯王子自己透露的,在出席回歸慶典時的感受,反映的就是這種心態。要英國人放棄這個他們管了百多年的地方,他們是不甘心的。

回歸前,香港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一個成員。美國訂立香港關係法的最主要目標,就是要把香港留在西方世界。如果把香港視作一個一般的中國城市,等同放棄香港,把香港退回給中國。這是西方不會輕易做的。

為了令香港在回歸後,繼續行西方的政經模式,崇尚西方的價值理念,並與西方站在同一樣的政治立場,西方必須在香港扶植親西方的力量來把持香港的管治權,以排斥來自北京的一國影響。香港反對派一直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從這個角度來看,回歸以來的香港政治鬥爭,基本上是一場香港治權的爭奪戰。西方力圖將香港留在西方世界,中方要逐步引導香港回歸母體。現在第一回合西方已經勝出,且看北京會怎樣回應。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