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星期跟大家介紹拉斐爾的《西斯汀聖母》對歐洲文化的影響,一併介紹其他幾幅拉斐爾的女性畫像。今天跟大家談談他的生平,比較他與達文西,米高安哲羅的風格,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來一個總結。
早熟天才 宮廷長大
拉斐爾全名Raffaello Sanzio,大家簡稱他拉斐爾,意大利文「天使」之意。1483年出生於意大利東北小城烏爾比諾(Urbino),1520年於羅馬去世,享年37歲。是文藝復興三傑最遲出生也最短命的小弟。卻因年少早熟,成名年紀最早,雖亦涉獵建築考古等行業,相對較多專注作畫,擅長建設工作室,培訓大量學徒配合工作,一生完成畫作超過300多幅,反而是三傑中最多產,傳世畫作最多的一位。
拉斐爾父親是烏爾比諾(Urbino)大公的宮廷畫師,他是家中獨子,非常得到父母的寵愛。幼年已顯露繪畫天份。8歲母歿,父親不單親自教學,還帶他四出拜師學藝。11歲父亦去世,拉斐爾於此歲數已顯露了非凡的天份與駕馭能力,在繼母協助下把父親留下的工作室辦的有聲有色。曾拜在當時大師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門下,1500年17歲滿師。在烏爾比諾鄰近地區開始受歡迎,作有多幅教堂溼壁畫與小幅宗教畫。1504年21歲時繪製的《聖女的婚禮》(圖2),評家認為已超越了老師佩魯吉諾,不單構圖創新,透視感強,人物端莊典雅,畫面平衡和諧,各方面都極為出眾。拉斐爾的個人風格開始呈現。
兼收並蓄 自成一格
1504年,21歲的拉斐爾開始遊歷學習。首先來到翡冷翠。烏爾比諾本已是一個人文主義薈萃之邦,惟當地的宮廷文化以音樂詩歌文學為主。來到翡冷翠,當地人文主義多面發展,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與建築皆十分發達。拉斐爾像一塊海綿似的大量吸收當地大師的創新技法,包括馬薩喬(Masaccio)的自然主義與透視技巧,達文西的構圖與暈染法,明暗法等,揉合了自己的性格,形成了和諧明朗,優美典雅的獨特畫風。
1509年,拉斐爾年僅26歲,即得到教皇猶利二世(Pope Julius II)之邀,為梵蒂岡繪畫壁畫。包括最為人稱道的《雅典學院》(School of Athens,圖1),期間亦畫了多幅不同類型的畫作包括對稱平衡,人物互動強烈,非常具戲劇感的《加拉泰亞的凱旋》(Triumph of Galatea,1511-14,圖4)與好幾幅出色的人像畫,如教皇猶利二世畫像(Portrait of Pope Julius II ,1511,圖3),利用細微的動作把教皇不怒自威的形象畫的有點兒讓人望而生畏;為好友卡斯蒂柳安畫的肖像畫(Portrait of Baldassare Castiglione,1515,圖5),生動的呈現了好友內斂睿智,善良高貴的品格。
性格溫和 長袖善舞
拉斐爾從少跟着父親在宮廷出入,培養了他優雅的氣質,習慣與貴人相處交往。他年輕俊朗,舉止溫文,待人誠懇謙和,因此人緣極佳,跟米高安哲羅的孤僻暴躁,經常頂撞恩主的性格形成強烈對比。到羅馬不久即打入教廷與達官貴人的圈子,教皇猶利二世與隨後的良十世(Pope Leo X)都對他非常恩寵。加上畫作極受歡迎,很快即成為當地一名「超級巨星」,無人不識,有「畫家皇子」(Prince of Painters)的稱號。1514年良十世委派31歲的拉斐爾為梵蒂岡總建築師,次年又任命他為羅馬城考古總管,總體負責羅馬古典藝術研究。賜給他一頂紅衣主教的帽子,與「宮廷侍從」之職銜(Groom of the Chamber),賜黃金馬刺騎士勳章。彰顯當時拉斐爾的地位。
當然在羅馬他也畫了好幾幅女性畫像,包括上星期給大家看過,他為情人瑪格麗妲‧露蒂繪畫的兩幅親密嫵媚的畫像。
可惜拉斐爾英年早逝,不然大家可能看到他其後不同的藝術發展方向。他臨終時還在繪畫的《基督變容》(Transfiguration,圖6)展示了嶄新的表現手法,雖然未能完成,在拉斐爾死後仍受到非常高的評價。
大家會想,這麼年輕,擔當這麼多工作,拉斐爾怎忙得過來?他是很忙,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很有生意頭腦,經營能力強,開設了一家超過50學徒的工作室。他自己負責應酬恩主,為作品構思打稿,設計用色等,其餘工作交一眾學徒完成。重要的恩主與作品自己參與完成多一點,其他的,尤其是後來很多作品,徒兒完成的佔多。但因此也培養了多位畫家,有幾位後來也少有名氣。雖然這樣,拉斐爾也需要創意無限,才可以設計這麼多畫稿。這方面他肯定是一個天才。有觀看過他繪畫的人,說他構思一幅畫時,會拿出很多之前臨摹的人體素描,參照着很快的同時設計六,七個構圖方案,肢體動作變化,每一幅都優美典雅。人物眾多的大型畫作甚至會多至50,60幅草稿素描。沒有挑上的可以留待其他畫作使用。所以他留下大量素描稿,素質都非常高。他的成功,不光是過人的天份,也有努力的苦功。
相對達文西興趣廣泛,經常實驗新畫法,必需親力親為,把畫改了又改,所以完成作品不多。而米高安哲羅脾氣大,要求高,沒一個學徒合他心意,最後只得什麼都自己來。他倆的畫作差不多全部都是本人畫的,相對拉斐爾的作品,專家需要根據手法推算那一幅那一部分是他本人畫的,那些只是學徒根據他的底稿完成。
除了油畫,拉斐爾還與雷蒙迪(Marcantonio Raimondi)合作,製作版畫(engraving)。拉斐爾設計,雷蒙迪雕版印刷,製作了大概50幅非常美麗的版畫,直到20世紀,這些版畫是大部份居住於義大利以外的人唯一認識拉斐爾藝術的途徑,影響了不少後世畫家。好像馬奈(Edouard Manet)的《草地上的午餐》(圖7)構圖即可看到拉斐爾版畫《帕里斯的裁判》(Judgment of Paris,圖8)的影子。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可能是拉斐爾製作版畫的原因,當然版畫銷售也是一門收入,拉斐爾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這個也可能是他考慮的因素。
拉斐爾長袖善舞,作品極受歡迎,很快就積累了大量財富。跟皇室貴冑交往多了,慢慢的也活的像一個貴公子。30過外即入住一所由他的好友,當時著名建築師伯拉曼特(Bramante 註1)設計的皇宮。看重他的人甚至願意協助他當上主教之位,讓事業更上層樓。惜37歲因急病去世。死後也極受榮寵,下葬於羅馬萬神殿(Pantheon),數以千計的羅馬人出來送行,為失去一位好友與天才而哀慟。
拉斐爾與達文西相差一年去世。比達文西年輕31歲,從達文西畫作裡學會金字塔形結構,增加人物間之互動,提高畫面動感。達文西在《最後晚餐》的突破性人物安排,啟發了拉斐爾如何安排眾多人物而不顯零亂單調,在《雅典學院》裏畫出更多人物,同時非常有故事性。也跟達文西學會抓緊重點,去蕪存青。他的畫作看上來都非常自然,輕描淡寫似的,其實內裏花了不少心思。
達文西畫風複雜神秘,永遠與觀者保持一點距離,刺激觀者思考。畫作背景大多地理環境奇特,總讓人疑惑真有這個地方嗎?畫面與人物表情多帶點神秘感,總讓人猜想人物究竟在想什麼。他大量使用暈染法,用色偏深棕灰黑等煙霧色調,力求幽微含蓄。
拉斐爾的畫寧靜祥和,容易接近,有安撫心靈的作用。他從達文西畫作中領悟到暈染法與明暗法,但主要用在人物面容與衣服上。用色相對多樣,明麗溫暖。畫面清朗簡潔,場景開揚,線條流麗,精緻秀逸;筆下女性體態圓潤,表情溫柔甜美。
看達文西的畫得用腦子,看拉斐爾的畫不用費勁,自自然然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就可以,讓人如沐春風。他的畫受歡迎是有原因的。
相對米高安哲羅
米高安哲羅的畫面顏色大膽絢麗,人物充滿動感,線條立體,像雕塑一樣,獨具陽剛之美。看他的畫好像觀看一齣感情澎拜,人物服裝舞台設計皆色彩華美的義大利歌劇,帕瓦洛蒂(Pavarotti)渾厚的男高音,時而高昂,時而低迴,有歡快酣暢,也有哀嚎悲鳴,分分鐘敲打著你的心。
拉斐爾從米高安哲羅裡學到人物更圓潤更有立體感。他的畫面同樣色彩豐富卻古典淡雅,人物清秀,舉止嫻靜,帶女性的柔美,讓人溫暖舒服。看他的畫好比看白先勇先生監制的青春版崑劇,舞台擺設至簡,服裝清新素淡,人物步履輕盈,音韻典雅悠揚。永遠的恰如其分。
對我來說,三位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代表智力美,米高安哲羅代表情感美,拉斐爾代表感官之美,光選美感,拉斐爾肯定勝出。Mind,emotion and senses!各擅勝場,意大利文藝復興,百花齊放,端的是一個「美麗的花園」,一個壯麗的藝術時代。
註1:伯拉曼特Donato Bramante(1444-1514),意大利文藝復興期著名建築師,將古羅馬建築轉化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語言,在世時就極具影響力,甚得多位教皇器重,得猶利二世委為改建羅馬的總設計師與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總建築師,引薦拉斐爾覲見教皇,1514年臨終時還向教皇良十世力薦其接替自己聖伯多祿大殿總建築師之位。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