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揚天下的中國武學兵法

由中國最早期的兵書《孫子兵法》,以至明代戚繼光將武藝及兵學融合的《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有賴多本武學著作,令中國的兵法及各派武術得以傳世,影響深遠。

將武藝、兵學融合,輯集成書者,迨始於明。抗倭名將戚繼光,將畢生實戰經驗,於嘉靖三十九年(西元1560),輯成《紀效新書》十八卷(另卷首語一卷),晚年則修改為十四卷。內容包羅萬有,兵法、拳棒操練和兵器製作等,應有盡有。

戚繼光是一個具有創意將領,他製成可以穿成一串的乾餅,給軍士作乾糧背着去抗日本浪人(福州人稱之為繼光餅或光餅。1936年,抗日戰爭前夕,現代作家郁達夫身在福州,因見光餅,一時感觸,就跑到南門於山戚繼光祠,一揮而就,寫了《滿江紅》 一首: 「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有幾個,如公成就,豐功偉烈。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到於今,遺餅紀徵東,民懷切。會稽恥,終當雪。楚三戶,教秦滅。願英靈永保,金甌無缺。臺畔班師酣醉石,亭邊思子悲啼血。向長空,灑淚酹千杯,蓬來闕。」〈閩於山戚繼光祠題壁〉)

明刃不敵倭刀之銳利,交鋒時一碰即斷,野史說戚繼光即以拙制巧之法,命軍士以長竹竿作矛用,持以攻倭, 待倭刀劈竹,竹竿即削成銳利長矛,趁倭一楞時,立即以竹尖剌倭之喉,令其立斃,結果戰事大獲全勝, 倭寇披靡而逃。

《武備志》流傳至沖繩

明茅元儀於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 編成三十二章之《武備志》,內錄有南派白鶴掌等諸項功夫。十九世紀初,擁有手抄本之某家庭,因為生計移居沖繩(琉球),並將手抄本之《武備志》長期密存在那霸島上唐人區一間寺門內。此手抄本,後來同為兩位日本空手道大師得閱。

明代茅元儀編成三十二章之 《武備志》,內錄有南派白鶴掌等諸項功夫,並流傳入沖繩,令空手道大師得以閱讀。(維基百科圖片)
明代茅元儀編成三十二章之 《武備志》,內錄有南派白鶴掌等諸項功夫,並流傳入沖繩,令空手道大師得以閱讀。(維基百科圖片)

一位是後來被尊為空手道之父的船越義珍(Funakoshi Gichin)。他生於日本明治二年(西元1868年),是琉球泊村人,明治十一年(西元1878年),拜琉球名武術家、首里手名師安里安恆為師學習唐手,後成了琉球國末年唐手家。

1921年,他將沖繩唐手帶入日本本島,創立濤館流。1929年, 他又採佛教《般若心經》空的涵義,將唐手改為空手道, 遂成空手道大家。他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出版 《琉球拳法唐手》,1935年,再出版《空手道教學方式》。

另一位是宮城長順(Miyagi Chojun),他生於明治廿一年(西元1888),1899年拜沖繩大師安里安恆為師學唐手,1902年,拜那霸手大師東恩納寬量為師學那霸手。1905年,到中國福建學白鶴掌、羅漢拳及八卦掌;之後綜合那霸手創一綜合拳法,1930年,名之為空手道剛柔流。

明亡,鄭成功踞守台灣,並命部將陳元斌到日本商議兵事,未果,陳元斌遂滯留日本。陳元斌據說是福建南少林寺弟子(福建蒲田有否南少林寺,向有不同講法,惟陳元斌確被記名為福建少林弟子),精通少林拳術,擒拿和摔跤。陳元斌既身在日本,就將自己一身功夫,傳授給日人福野七郎(即後來的福野流派)和磯貝次郎左衛門(即後來的磯貝流派)兩人,是日本柔術在日本開枝之始。其後,滋衍了擅絞技、關節和寢技(地鎖)之福田八天神真楊流,與主張苦練對摔、巴投(捨身投。以腳撐肚往後或側摔)、掃腳投和各勢摔技之飯久保恆起倒流。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嘉納治五郎入門學習,盡得兩派武藝精粹。

明治十五年(1882年),嘉納治五郎基於柔能勝剛、養道重於練術、精力善用和自他共榮武術哲理,發展出柔道。明治十八年(1855年), 東京舉行警視廳武術大會,嘉納治五郎門生大獲全勝,由是柔道成了日本國技,嘉納治五郎亦受尊為柔道之父。

林世榮門人出版拳譜《虎鶴雙形》

1923年,廣東洪拳大師黃飛鴻得意弟子林世榮門人,已出版拳譜 《虎鶴雙形》(所謂之洪拳三寶之一,後續出《工字伏虎拳》 和 《鐵線拳》)。但真正的綜合式武藝書,則是1928年萬籟聲(常青)著的 《武術匯宗》。

萬籟聲是湖北鄂州人,生於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也就是嘉納治五郎在日本將柔道定一尊之後十八年。萬籟聲原習農,畢業於北京國立農業大學,惟性嗜武,拜湖南人、少林弟子杜心五為師,杜心五亦是自然門徐矮子傳人)。1920年,拜各派各門名師學習各門武藝。1928年,參加南京武術國考;同年,用萬籟聲為筆名,出版《武術匯宗》,並開始了在上海、河南、武漢和廣西等地開始授武生涯。1949年之後,則改業行醫。他的著作甚豐,如:《原式太極圖解》、《國術教本》、《自然拳法匯宗》、《國際技擊》、《國際氣功武術教範》等等。 門人譽他以信、義、俠、勇四德立身。他對自然門的解釋為: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中國最早、至今尚有大名於世,有日、英、法文等譯本的一部兵書,據傳是春秋末齊人孫武所著之《孫子兵法》十三篇。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 『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

《孫子兵法》有多國譯本

英譯 《孫子兵法》有17個版本,英文就叫 The Art of War。其實,《孫子兵法》豈只「戰爭的藝術」,它更是人生藝術(The Art of Living),包含商戰策略和政爭鬥智。《孫子兵法》主要講備戰止戰,不輕舉妄動,凡事要先作充分準備,一開始即有周詳計劃,謀定而後動,出奇創新。全書充滿哲理和實際有價值金句,許多已成為成語或諺語。例如:

〈始計‧一〉: 攻其(敵方)無備,出其不意。利而誘之,亂而取之(亂中取勝,博亂,渾水摸魚,趁火打劫),實而備之(敵方軍力強大,自己就更要有充足準備),強而避之,怒而撓之(敵方動怒了,要令他更受挫折),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粵俗諺:「趁佢病,攞佢命。」)。兵者詭道也(不按牌理出牌),,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欺敵錯覺,兵不厭詐。)

〈作戰‧二〉:故兵貴神,不貴久。(兵貴神速,曠日持久,師老無功。)

〈謀攻‧三〉: 勝可知而不可為──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勝負難料):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一定打輸)。 用兵之法:十則攻之 (人多勢眾,以十打一), 五則圍之,倍則分之(各個擊破),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謀攻‧三〉: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故上兵伐謀(以謀略取勝 ),其次伐交(打外交戰,結盟,逺交近攻,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次伐兵(揚言、恐嚇採取軍事行動),下政攻城(強攻),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兵臨城下,逼之自動投降),毀人之國而非攻也。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萬眾一心,同心協力);以虞(充分準備好)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 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中國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有多種語文譯本,不僅展現中國人的軍事智慧,還包含做人道理。(Shutterstock)
中國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有多種語文譯本,不僅展現中國人的軍事智慧,還包含做人道理。(Shutterstock)

〈軍形‧四〉: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先令敵方找不到弱點),以待敵之可勝(等待敵方弱點),不可勝在己(令敵方不能勝己者,在於自己),可勝在敵(能打贏敵方,在於敵方失敗)。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只能使敵無機可乘),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沒有把握一定可以打贏敵方)。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 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守可以肆應,攻則沒有把握)。 故善勝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取也(又不失候敵伺機而擊機會)。 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有把握才打,會打贏),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妄圖一拚,孤注一擲,多數戰敗)。

〈兵勢‧五〉 :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正規作戰為常態,以奇襲得勝,兵行險著,圍魏救趙)。

〈實虛‧六〉 :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be water),能因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無法便是法)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控制敵方而不受敵方控制)。

〈軍爭‧七〉: 善用兵者,避其銳(金蟬退殼),擊其惰歸(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早上敵人士兵活力足,不打;中午、傍晚敵人懨懨兵疲,正好迎頭痛擊之),此治氣者也;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譁變),此治心者也;以近侍遠,以佚侍勞(守株待兔活用),以飽待機,此治力(人力)者也。故兵以詐立,以利動(有利才發動攻勢),以分合為變者;故其疾如風,其徐(慢)如林(讓敵方自亂陣腳);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潛伏)如陰(陰伏,陰晴不定), 動如雷震。三軍可奪氣(勇氣),將軍可奪志(鬥志)。故用兵之法 …… 銳卒勿攻,餌兵勿食(不要屎棋貪食卒),歸師勿遇(阻塞),圍師必闕(留一出口),窮寇勿迫(追)。(勿逼作困獸鬥;粵諺, (勿)趕狗入窮巷──牠無路可逃時,就會反過來拚死咬你一口。)

〈九變‧八〉 :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置諸死地而後生,死中求活)。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地形‧十〉 : 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天候)知地,勝乃可全(大獲全勝)。

武林軼事充滿傳奇色彩

日本柔道、空手道和韓國跆拳道發展,不過百年,即已登上世界體壇;中國太極拳、詠春拳和洪拳;已具全球知名度,發展可期。

實則,中國自戰國伊始,已是個技撃民族,不知多少武林舊事。例如野史説,荊軻刺秦始皇失敗殞命後(見漢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曾與荊軻論劍而目瞪荊軻,示其劍術有所疏漏的劍術名家聶蓋,得聞此事,內心非常不安,後悔沒教他劍術以斃暴君。終日自責之餘,乃決定離開中土,東渡扶桑,並記取荊軻劍頭失準頭教訓,發展出攜長、短二劍,拚搏時,一刀決生死的長門劍派──就是個浪漫的武林故事。

不少武林軼事充滿傳奇色彩,是拍功夫電影的好題材。(Shutterstock)
不少武林軼事充滿傳奇色彩,是拍功夫電影的好題材。(Shutterstock)

清末民初,除一般熟知的迷蹤拳霍元甲、廣東東十虎黃飛鴻、林世榮等等之外,其他武林軼事實亦不少。例如,楊家太極宗師楊露蟬將武太極轉換為健康拳文太極以授清室,不失漢人志節;崑崙派大刀(小)王五就是譚嗣同《獄中題詩》所說的「去留肝膽兩崑崙」的那位豪俠,他在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因為拯救一個為英軍施暴弱女,而喪生英軍槍下;清光緒皇帝貼身侍衞八卦掌大師董海川在上海表演技驚四座;北少林地堂門之李文書亦是大內高手;以及任教精武體育會的中國鐵砂掌顧汝章;羅漢門五省拳王孫玉峯等等,都有讓人嚮往的史蹟。

江湖諺語説:「唔(不)怕拳頭打爆石,最怕鐵網困英雄」。1949年後,很多著名技擊名師都到了香港,以授徒為業。除大眾熟知的詠春拳掌門人葉問大名鼎鼎之外,其餘在香港揚名立萬者甚多,如黃埔軍校技擊教練、白眉派掌門人張醴泉;擅打醉拳、氣功的道派陳斗師傅;白鶴派宗師吳肇鍾以及他的三大聞名弟子鄺本夫、陸智夫和陳克夫師傅;鷹爪派拳門劉法孟師傅;大聖劈掛門掌門人耿德海師傅;柔功門夏國璋、夏漢雄師父,北少林地堂門陸英彪師傅;洪拳大師為人所熟知的如莫桂蘭師太,陳漢宗、林祖、趙教、周永德、劉湛等諸位師傅。

1954年,吳家太極掌門人吳公儀與白鶴派精英陳克夫,為慈善籌款擂台比武之戰,轟動一時,兩回合後,以不勝、不負、不和握手言歡;而更早則有詠春拳入室大弟子黃淳樑師傅,與白鶴派大弟子倪沃棠師傅,暗中打了一場,結果惺惺相惜,兩人結為好友,以發揚中國功夫互勉。

上述都是功夫電影好題材,只要打響頭鑼,何須擔心票房?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