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發達經濟的增長停滯不前,扭盡六丑也一籌莫展,苦無妙着催促需求,讓消費投資步伐回復正常,備受困擾。近日兩則國際經濟報道,環球金融分析,切中時弊,始解開箇中之謎。
其一、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近期(10月12—18日)發表專題報道,探討傳統宏觀經濟政策失靈之謎。最佳實例,是美國失業率跌至3.5%,創半世紀新低,而通脹率是1.4%,與傳統理論之失業低、通脹高相悖。其二、美國聯邦儲備局暫緩利率正常化,重啟購買國庫債券,注資拆借周轉市場,支援經濟增長步伐。其實5年來,歐亞發達經濟從未跟隨美國掉頭,同步貨幣金融正常化,更反其道而行。換言之,「量化寬鬆」已非權宜之計,而是既定政策,毋怪乎美英歐日等中央銀行資產總計,相當於綜合生產總值35%之多。
紓民解困 非萬靈丹
香港經濟開放自由,環球經濟大局走勢,發人深省,不容輕視。可是當前政治訴求呼聲不絕,社會躁動曠日持久,官民朝野未暇分心,遑論跟進影響,尤其樓市通脹老大問題,剛發表的《施政報告》蕭規曹隨,未見亮點新猷,實不難理解。當前社會動盪不安源於政治訴求,民怨是病徵而非病因。政治訴求不可能以政策解決,紓民解困不是萬應靈丹,往往事倍也無功半。
經濟與政治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經濟成果公平分享,政治權利公允均等,肯定有助社會和諧,繁榮穩定;反之哪怕經濟繁榮,但社會嚴重不公,和諧穩定談何容易?化解矛盾與平息衝突,須從根源着手贏取支持與信任,端賴深入民情,探求民意。
中美貿易摩擦經年,仍未見曙光,香港身處矛盾夾縫,經濟正內外交困,難以獨善其身,外貿影響逐漸浮現,也深受困擾。今年度《施政報告》大打民生牌,刻意迴避政治矛盾甚顯,主旋律是利民紓困,向基層添加援手之餘,期望有助緩和當前矛盾,盡早走出困局。不出所料,《施政報告》新瓶舊酒,擺不脫傳統經濟舊思維,活用凱恩斯學派哲學,維持經濟增長步伐,紓解民怨矛盾,走出當前困局。理論並無奧秘,經濟以本土生產總值量度,增長率以實質(扣除通脹)計算。生產總值(未扣除通脹)是經濟總產出減除總投入,可分拆為若干成分:
總值(Y)=私人開銷(C)+政府開銷(G)+投放資本(I)+出口(X)-入口(M)。
簡言之,若私營環節開銷及投資減少,公共環節可增加投入填補,此消彼長,帶動就業,保持生產總值,維護經濟穩健,免得放緩衰退,甚至陷入蕭條。在政府眼中,增加公共開銷及投資不過順手拿來,無疑最便捷,卻容易忽略此方法不是萬應靈丹,也非沒副作用,而通貨膨脹是最大隱憂。
顧名思義,通貨膨脹本質是貨幣現象,貨幣學派認為源於「過多錢銀追逐過少物資」。若公共開銷連年擴大,不單擠壓私營環節,甚至有如內地「國進民退」(國有排擠私有企業)現象,也帶動通脹飆升。若政府原已入不敷支,仍不惜擴大赤字,更容易掉進惡性通脹,稍有差池,一發不可收拾,歷史實例俯拾即是。
量寬治標 貧富惡化
從貨幣學角度演繹,生產總值與物價、產量、貨幣、流通率等參數息息相關:
總值(Y)=物價(P)×產量(Q)=貨幣(M)×流轉率(V)。
簡言之,按貨幣學派解釋,公共開銷增加,貨幣投放相應增多,即使流轉率不變,除非物資產量同步增加,否則物價必然抬高,引發消費及資產通脹。
《經濟學人》鴻文指出,自由市場經濟特色,有數以百萬計消費者及企業自求多福,也有公共機構微調市場秩序,計有中央銀行制訂金融政策,國庫預算歲入歲出及發行國債。數十年來,公共機構按本子辦事。政府謀求經濟蓬勃,人人安居樂業,爭取連任;不過經濟過熱,通脹肆虐,弄巧反拙。中央銀行獨立自主,防微杜漸,調控銀根利率,防範經濟過熱或蕭條。換個角度看,公共機構各司其職:政客着眼長期經濟繁榮,抉擇緩急,官僚則巧手調控經濟商業循環,相輔相成。
不過,10年前美元本位金融制度後園失火,釀成環球海嘯,中央銀行量化寬鬆治標,力挽狂瀾於既倒。經濟雖避過蕭條之劫,深層因素卻陸續浮現,貧富差距惡化,生活壓力日大,大眾才恍然大悟,市場生態徹底改變。利率近零,通脹卻未飆升,皆因出口供應鏈環球化,製品售價不受申報產地勞工成本左右,僱員工資長期低迷,消費疲不能興。結果是通脹及利率雖然雙低,經濟仍難有力增長,貨幣措施變得無用武之地,剩下財政手段讓官僚可左右公共財政,卻福禍難料。
若細看香港情況,港元奉行聯繫滙率近90載,先後掛鈎英鎊及美元,貨幣政策不能自主,退而求諸財政手段,逆周期措施,利民紓困。經典實例,莫如早前人民幣連年急升,政府2012年藉退稅補貼寬免等非常措施,變相抵銷輸入通脹,紓緩物價,澤惠基層(見拙作〈港元回歸人民幣以紓社會下層生活之苦〉,刊2013年8月12日《信報》)。
行政主導政制下,院府權責分明,政客卻食髓知味,借艇割禾,籠絡民心,鞏固選票,正值選舉年的爭奪尤其激烈。形勢比人弱,政府難逆民粹政治,派糖變成常態,順得哥情失嫂意,矛盾難免。游資來犯而物價受制大氣候,通脹壓力轉移至樓市等投資,連年派糖不啻火上加油。
樓市通脹 調整無期
是年度《施政報告》正藉多事之秋,即使加碼派糖,甚至補貼基層租金交通,政治效益尚拭目以待。公共財政受《基本法》掣肘,務須收支平衡,政府無發債派糖基礎,不會步發達經濟後塵。不過經常賬(稅收)連年入不敷支,派糖需非經常賬(賣地等)盈餘補貼。若財政赤字演變成結構性,儲備損耗益大,實際與發債派糖異曲同工。況且美國聯邦儲備局藉低通脹再度減息,更重啟購買國庫債券,即使矢口否認量化寬鬆復燃,以史為鑑,香港樓市通脹調整也無期。
消費投資偏低是環球現實,再受政治爭拗困擾,近月本地消費每況愈下,零售服務業更逆境經營,《施政報告》加碼派糖以億元計,利民紓困之餘,冀惠及消費,卻碰上游資重臨之勢,得失難料。通貨增加,若流入儲蓄居多,有如發達經濟,反違背原意。退一步說,若經濟民生問題是病徵而非病因,加碼派糖是否切中時弊?是否對症下藥?
旁觀者清,有智者提醒近月爭拗與半世紀(1966年)反對渡輪加價異曲同工,同樣偶發事件揭起社會深層矛盾。同樣發生在大時代轉捩點後,新生代成年弱冠之時。上回是重光後21年,今回是回歸後22年,絕非巧合。上回政府大膽採納獻策,行政吸納精英善後,未知今回政府有何治本良方妙藥?
總結話題,環球流動性仍偏高,歐美再寬鬆銀根,香港經濟自由開放,難獨善其身。其實樓市通脹變本加厲,是政府偏信逆周期辣招萬能,泥足深陷,即使市情生變,也舉棋不定,錯失良機,重納樓市於正軌。撇開內外政治因素,此際方微調置業按揭、津貼基層租金等,姍姍來遲,內外時空卻不配合,慎防樓價租金不跌反升。檢討收地加建公屋,策略大於戰略,更是遠水難救近火,短期內樓市實難撥亂反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