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A)2016年3月4日,學者莫慕貞、甘國臻在《明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當年年初一晚上旺角騷亂事件,文章說: 本文的目的並非要加入近日湧現的各方論說。相反,我們只想透過檢視年輕人參與非法抗議的意願,特別是在他們仍然是十分年輕的時候所表達的想法,以窺探事件的因由。
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於2009年進行了一項名為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國際公民及素養調查研究》,簡稱ICCS2009)的研究,對象包含來自76間香港中學的2902名中二學生。問卷其中一組問題查詢學生將來的公民參與意向,除了投票和致函報館等傳統渠道外,還問及學生對參與3種非法抗爭方法(在牆上噴畫示威抗議標語、堵塞交通和佔據公共建築物)的意願。數據顯示,分別有10.4%、7.9%和8.2%在當時剛過14歲的香港學生,表示絕對或可能會參與上述3種非法的抗議方法。這些百分比,是ICCS2009研究內5個亞洲地區所有樣本中最低的。(5個地區還包括印尼、泰國、南韓、台灣)
ICCS2009的香港樣本由兩階段隨機抽樣而成,有足夠代表性,那麼每100個中二學生,就有接近8至10個有較偏激的抗議行為傾向。據教育局的統計資料推算,即約有6000至7900名學生早已考慮到將來有可能會以激烈手法,抗議他們認為不公義的事。這些在2009年14至15歲少年,現在已是21至22歲的青年了。
作者們跟着說:數據很清晰的告訴我們,有某些尚在初始青春期的少年,對自己將來的公民參與,已經有很強烈的感覺。我們實在需要認真對待這個現象,而不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太年輕才會這樣想,又或者以為他們會因成長而自動擺脫之前的想法。重要的是,我們要作一系列的跟進,以防旺角事件重演。
(B) 2019年10月14日《明報》刊登了趙永佳、何瑞珠的一篇文章〈鄰家青年也上街? ──青年示威者的集體圖像〉文章說:「常態下港青少年1/4曾參與示威遊行」
本文數據的來源是由何瑞珠主持歷時8年的「香港青少年之追蹤研究計劃」。由2012年「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開始,研究團隊多次跟進研究,最後在今年1月至5月完成了第五次的問卷調查。因應社會的關注,2019年就加進了有關公民價值與社會參與的問題。追蹤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參加2012年的PISA的中四生,約3000人。和其他追蹤研究一樣,樣本會因為未能再度接觸到受訪者,或他們拒絕受訪而逐步減少。到了今年就剩下700多位22歲青年完成有關部分的問卷。然而,分析被訪者的家庭背景,卻是與前幾波訪問大致相同,涵蓋不同階層的青年,樣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最近第五次調查於今年5月完成,當中問到被訪者過去3年內有沒有參與示威或遊行活動。結果有25.3%表示曾經參與。考慮到2016至2019年間,直至反修例運動開始,可算是社運的低潮,但依然有約四分之一人曾經參與當時最典型的社運活動,比例不可謂不高。除此之外,作者發現有參與示威和沒有參與示威的青年人,在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的差異不大,反而在參與其他公民參與的行為上,有較大差別,(其他公民參與包括投票、捐款慈善機構、做義工等)曾參與示威者都明顯較為活躍。
初步總結
(1) 莫文在2016年所顯示的6000至7900名學生,今年應該約24、25歲,與何文所述今年剩下的700多位22歲青年,都有一些行為共通的參考價值,這裏面有多少個參加過今年6-10月的示威遊行、衝擊,甚至暴力活動呢?沒有人知道,但據上述兩篇研究,比率應是相當高。
(2) 若抽離政治訴求,單從今天20多歲的青年族群看,曾參與或將來會參與示威的必高於1/4,而當中也會有起碼8%-10%的會採用非法抗爭手段,即是說,相當多青年在對政府不滿時,會走上街甚至用非法手段對抗,那麼政府或所有關心青少年前途,香港前途的大眾,有何對策或反思?
(3) 無可否認,溝通一定是最重要的。此外,政府在制定任何影響大眾的政策時,必須小心翼翼諮詢、解說不在話下,游說的不只是立法會議員,不同群體也應給予適當的尊重與重視,時間長度上也有一定的需要,事前研究、搜集民意,甚至再諮詢,也有需要。
(4) 今天本人用上述因素看政府的2019年《施政報告》,推敲本港的未來。
莫慕貞等在2016年的上述文章結束前說:學校在公民教育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更聚焦,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在政治問題上能開心見誠地溝通,社會亦可給予年輕人多一些機會為社區工作,特別是給他們有所作為的就業保障。但是,如果政府(不論本地或國家層面)不廣泛聽取年輕人的意見,不努力匡扶年輕人成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棟樑,而只製造更重的疏離感,則這些個人層面的努力將只是徒勞而已,而且可預見不單是年輕人的將來,甚至整個香港,或會毁於一旦。沒有人願意看到另一場旺角動盪。明智的政府會深思馬丁‧路德‧金的話:「社會正義和進步是預防騷亂的絕對保障。 」
若要做得更好,2019年政府《施政報告》有在下述各項着眼嗎?
這包括:改善官民溝通、政策調查研究、強化諮詢架構、改善制定政策步驟、解說、游說、搜集民意、了解市民需要、化解怨氣、家長教育、公民教育、青年工作及發展機會、青年議會、青年參加社會工作及參政、問責架構……
初步發現:(以下臚列了一些原文句子,供大家自行判斷推行後的成效)
A. 改善官民溝通
- 我仍堅持按原定日期和計劃發表這份《施政報告》,並為此進行了50多場諮詢會,竭力回應社會的訴求。(頁1)
- 開展一個多元化的對話平台,邀請一些社會領袖、專家、學者,再深入、獨立地檢視香港的社會矛盾和須正視的深層次問題。(頁2)
B. 政策制定
- 儘管今年《施政報告》籌備時間不足,但我們仍提出了超過220項新措施。部分措施只有政策方向或可行方案,我們樂意用心聆聽大家的意見,豐富或調整政策的內容和細節。(頁3)
C. 改善民生、化解怨氣
- 大幅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頁10-29)
- 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頁5),
- 在紓困措施中為上述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次過生活津貼」,於下個年度先後發放兩次,讓我們可以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推出恆常現金津貼計劃的研究。另外,我們建議增加領取綜援家庭的租金津貼最高金額。(頁6)
- 協助首次置業人士(頁7)
- 在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有特殊需要跡象的兒童提供早期介入服務。我們亦會加強課餘託管服務。(頁13)
- 為進一步支援較低收入的在職家庭自力更生及紓緩跨代貧窮,我們建議全面調高在職家庭津貼金額。(頁14)
- 將學習津貼恆常化。(頁14)
- 我建議三項紓緩交通費壓力的措施。(頁15)
D. 青年工作
- 我們也會繼續推展特設為滿足青年人短暫住房需要的青年宿舍,其中屬兩個項目的1760個單將於未來兩年落成,另外有五個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的項目亦在進行中。(頁6)
- 搭建平台讓不同專業人士和青年人可參與構建人工島的城巿設計、土地用途和智能、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措施等。(頁12)
結語
本文主要根據莫慕貞、何瑞珠等學者兩篇有關青年參與社會活動的調查研究數據,討論政府制定政策時需要周詳考慮的各項因素。並以政府2019《施政報告》內容,檢視上述因素及與青年發展有關的變項,預測本港處理及解決近期社會問題的能力,及未來的發展。
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對政治議題的認識有限,本文旨在抛磚引玉。本港前途與青少年工作息息相關,盼望大家多多關注。檢視施政只是其中一步,如何制定一系列長期政策及持續推行,才是重點。
從2019《施政報告》看香港的未來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