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經濟

北韓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持續的核武試驗和導彈試射導致北韓在國際社會中被孤立,對外經濟合作也因為外匯短缺而無法正常開展。

北韓在1948年建國前,就着手推進土改和工業國有化。韓戰後,北韓走上農業蘇聯式集體農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1960年代初,隨着中蘇關係破裂,北韓為保障自身安全,軍費開支增加,拖累經濟發展。1980年代,北韓嘗試改革,如包產到戶、加強國有企業自負盈虧小範圍試點等。1991年,金日成提出轉變對外貿易方式,不斷加大與國際社會的對外經濟合作關係。隨後,北韓在羅先地區設立了自貿區,陸續設立了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開城工業園和金剛山觀光旅遊特區。

2002年之前,北韓一直是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當年七月北韓提出「7‧1經濟改善措施」,實施價格改革與匯率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綜合市場、允許計劃外物資流通、廢除外匯券、調整匯率擠壓黑市等。改革結束長達九年的負增長。這一年北韓經濟增長率達到了1.2%,2003年為1.8%,2004年為2.1%,2005年為3.8%。其間外貿規模不斷擴大,2002年對外貿易額增長到22億美元,2008年為38億美元。

核武導致北韓被國際社會孤立

進入金正恩時代,北韓經濟體制還是以高度集中的政府管制的經濟體制為主的。在對外開放領域,金正恩大幅度削減對水力發電、重工業等耗資巨大而見效緩慢的部門的投資,開始加大對見效快的輕工業和商業的投資。

北韓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持續的核武試驗和導彈試射導致北韓在國際社會中被孤立,對外經濟合作也因為外匯短缺而無法正常開展。在聯合國制裁下,北韓對中國貿易依賴大幅加重,北韓有大量宣傳畫家,繪畫成為其重要收入。除此之外賣到中國市場有假髮、假睫毛等。

今年2月特朗普與金正恩第二次會晤,沒有達成任何協定冷淡結束。只要美國不給北韓安全保證、美朝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達不成一致的處理意見,北韓的經濟就發展不起來。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