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安哲羅(以下簡稱米氏)30多歲時繪畫的西斯汀教堂天花充滿光明與希望,積極樂觀的氛圍,讓人鼓舞 (圖1)。既配合《創世紀》主題,亦反映當時羅馬教廷與藝術家本人的心態。20多年後,藝術家在同一教堂祭壇背後繪畫《最後審判》(圖2) 。
教皇畫家 兒時同窗
這幅畫是教皇克勉七世 (Clement VII, 1478-1534 註1)臨終前託米氏畫的。米氏14至17歲時因過人的藝術天分,得以在麥迪奇皇宮居住,及其家族人文學院 (Humanist Academy)就讀。克勉七世是當時麥迪奇家族領袖羅倫佐 (Lorenzo de Medici) 的姪兒,比藝術家少三歲,兩人年少時已是同窗。繼後保持書信往來亦常見面,身份不同但是朋友。克勉七世在位期間,教廷庫房雖因前朝大肆揮霍,加上1527年羅馬之劫 (註1)巨額賠款後所餘無多,家族亦經歷1527-30年被趕離翡冷翠的損失(註1),仍支持藝術創作。除了《最後審判》,也請米高安哲羅為家族設計了大膽創新的「羅倫佐圖書館」(The Laurentian Library 圖3),至今仍是翡冷翠著名藝術地標。
當然,《最後審判》不光是藝術品,天主教面對新教挑戰,要保持信徒的忠誠,維護教廷的地位,藝術是重要工具。
誇張比例 驚怖神情
猶記得2017年夏天,在西斯汀教堂抬頭觀賞天花畫,對腰與頸椎都是一個考驗,眼光自然往下移,落到祭壇牆上的《最後審判》。天花畫吸引我的是明麗的色彩,優雅的人物姿態與健美身材。反觀《最後審判》,跳進眼簾的是天藍、灰黑,以及大量人體顏色,只有偶爾小小的一塊橙,綠,黃等較為明亮的顏色點綴。一團團翻騰的人體,劇烈的升降活動,人物好像都在快速移動;兇狠,退縮,興奮,激動,惶恐,訝異,各種情緒匯集。誇張的人體比例,扭曲的肢體,加上一些醜惡的,驚怖的表情,因為怪異,吸引着我的眼睛,不能移開。就是移開了一會,很快又想回望。好像看恐怖片似的,既愛又怕。
這幅畫取材自《新約聖經‧啟示錄》,描繪世界末日,救主重臨,主持最後審判。畫面人物300多號,跟天花畫的數目差不多。天花畫用建築架構分隔,不同畫面表達不同時空事件。《最後審判》則是一個畫面,把同一時間天上地下不同人物的故事,一起呈現出來。好像一場戰爭電影,一個遠距離全景,螢幕是整幅170平米的牆壁。雖然人物眾多,故事複雜,但畫家將空間大略分三層,每一層又分不同角落, 集中訴說不同命運的故事。
畫家等待 基督審判
最下層是地面,最上層是天堂,中間爭持激烈,有得到接引升天的,有被強力打下地獄的。最上一層正中,整個身軀被聖光包圍的是耶穌基督(圖4),所有人物好像隨祂的手勢與心意而舞動,祂高舉右手好像把畫面左面的人拉動往上升,祂左手往下壓好像把畫面右面的人往下推。胸前被刺的傷口,提醒世人祂為救贖我們而受難。根據聖經預言,基督右面(畫面左面)是得到救贖的人,左面(畫面右面)是被判下地獄的人。聖母瑪利亞蜷曲着身體站在祂右面,兩手交疊胸前──就是她想為罪人求情,現在已經太遲了,只得無奈服從耶穌的判決。基督身旁是聖人與得到救贖的人。體積跟祂差不多的有背後拖着駱駝皮的施洗若翰 (St John The Baptist 畫面左面),與拿着天堂鑰匙準備交還基督的聖伯多禄(St Peter畫面右面)(圖5,6)。他是在世教會的首任領導,這可能也是提醒所有教皇,作為基督世上的代表,他們最終都須向祂交代。
其他聖人正努力向基督展示他們為主殉道的證明。基督左腳下坐在雲頭上的是聖祿茂宗徒(St Bartholomew 圖7),他活生生被剝皮而死,手中拿著他的皮囊,有意思的是,米高安哲羅把自己的臉畫在那皮囊上了。這一張皮,正好吊在半空,不在天堂,也不在地獄,是藝術家等待基督的判決?留意聖祿茂的手好像沒有抓緊那一張皮,他隨時把手輕輕一放,那張皮就會往下掉,掉到地獄裏。是藝術家提醒自己要謹守耶穌教誨?
畫面左下方,一眾死人從墓裡爬出,有些輕鬆的冉冉上升,有些需要天使幫忙(圖8),其中一位天使抽著一串念珠把得救的人往上拉。這是對新教徒明顯表達一個訊息,天主教相信靠祈禱(祈禱時用念珠)與善行可以得到救贖,而新教徒認為只能靠上主的恩典與自己的信念。
罪人掙扎 魔鬼歡騰
在聖祿茂宗徒提着的皮囊右下方,一個人左手蓋着眼睛好像不敢看面前的景象,右眼卻充滿驚怖之情,整個人好像呆了,不能動彈(圖9)。他剛得知自己要下地獄,永不超生。 一條大青蛇喜孜孜的捲著他的身體,幾個魔鬼抱著他的腿,努力把他往下拉。畫面右面很多天使與魔鬼合力,天使在上使勁打退想逃走的罪人,魔鬼在下面大力的把罪人往地獄拉,其中一個被打到頭上腳下,胸前垂下一個錢袋與兩把鑰匙,他犯的罪是貪婪。另外一個竟斗膽對天使還手。他犯的罪是自負。
畫面右下方看到一條船, 船伕卡戎 (Charon 註 2 )將罪人帶到地獄之門 (圖10)。他舉起船槳,恐嚇著罪人乖乖就範。畫面右下角站著地獄判官米諾斯 (Minos 註C3)。據傳教皇司儀官馬丁尼利(Biagio Martinelli)批評畫面大量裸露的人體是猥褻,不宜於教堂展示 (註4)。 米高安哲羅一氣之下,把米諾斯畫成馬丁尼利的樣子,醜化他的面容,再加一對驢耳朵;根據神話,米諾斯是一頭野獸, 尾巴像一條蛇,他的尾巴纏繞自己身體多少圈,那被判決的人就被打到多少層數的地獄。但米高安哲羅安排蛇口咬著米諾斯的性器。由此可見藝術家的脾性。
要談這幅畫可以寫上好幾篇。本文主要目的,是比較這幅畫與天花畫的不同,從而窺探畫家的思想與藝術手法的演變。
不再唯美 信徒畏懼
從整體感覺來說, 天花畫《創世紀》顏色明麗活潑,充滿生命力,標準優美的人體比例,優雅的舉止,是一幅賞心悅目之作。而《最後審判》顏色主要是天藍、人體膚色,與灰黑色,遠看比較單調。人體比例怪異,身體非常健碩,肌肉賁張,相對頭部畫的很小。《創世紀》的人體也健康有力,但肌肉線條流麗, 很有美感。《最後審判》的人體肌肉好像過分發達, 有欠美感 。
《創世紀》的人物大部分表情歡愉安詳,充滿希望與信心。《最後審判》的人物情緒複雜,歡快的少,負面的多──無奈、驚恐、絕望、貪婪、兇惡。 整個畫面充滿打鬥,掙扎,壓迫等暴力行為,一團團翻騰的人體,看了讓人不安。大部分人物裸體,有些甚至把光禿禿的臀部對着觀者。之前其他畫家的「最後審判」都把天堂部分畫的安詳和諧,米高安哲羅筆下的天堂卻帶有一種紛亂、衝擊、不安之感。
這畫凸顯了藝術家風格一個重要改變。早期他的作品,無論畫作還是雕塑,都盡量要求唯美;就是受難的耶穌,面容與身體都是修長,年輕、優美的 (《聖殤》雕像 註5)。但《最後審判》的重點已經明顯轉為透過畫面傳達的宗教訊息;畫面內容與手法,得為主旨服務。《最後審判》的主旨,就是要信眾害怕,怕畫中看到的地獄之火,怕自己死後要面對醜惡的地獄判官,永不超生。提醒觀者不要犯貪婪,自大等種種罪行。提醒信徒要多念經,多行善。為了清晰表達訊息,人物比例誇張,面容詭異,整幅畫面要連成一氣,佔滿整面牆壁(這是當年最大型的壁畫),沒有分割(相對天花畫《創世紀》是由分割的不同畫面組合而成),讓觀者有一種親臨其境, 被畫面包圍的感覺,從而達到最大的感染力。因此我第一次看到即感到害怕, 這是米高安哲羅成功之處。
時代變遷 悲憫反思
1510年代初期,羅馬教廷與藝術家都如日中天,充滿信心與朝氣。1520-30年代,新教運動發展熾熱,整個教會與歐洲翻天覆地,羅馬教廷與藝術家本人開始了宗教反省。
1527年羅馬浩劫 (註1),死傷之多,破壞之大,教廷與剩下的羅馬人可說是死裏逃生,在1541年《最後審判》完成之日,仍猶有餘悸。
米高安哲羅看到很多同行藝術家與有識之士在羅馬之劫受到的巨大傷害,自己親歷翡冷翠共和與麥迪奇家族之爭,被迫逃匿密室多月,天天擔驚受怕,對作為人的追求肯定有一定的深思,對個人生命的脆弱肯定深有體會。加上步入晚年,開始懂得悲憫謙卑,面對即將來臨的生命終結,思考自己的最後審判,懺悔年輕時的輕狂自大,只顧藝術表現,宗教訊息不彰,如今希望盡餘生救贖自己的靈魂,為主服務。這些都反映在‘最後審判’這幅畫裡, 影響了畫的內容, 風格與表現手法。
文藝復興全盛期(High Renaissance)在1527年已隨羅馬之劫終結,現在米高安哲羅的畫風步入矯飾主義(Mannerism,註7),最後催生了巴洛克風格(Baroque)。
最後一提, 因多方保守的抨擊聲音, 藝術家去世後,教廷為差不多40號人物的敏感部位添上「遮羞布」,大幅修改兩個人物。1990-1994年修復此畫時,惟恐年代久遠,移除十六世紀的改動會同時破壞原作,只清理了十七世紀時添加的15塊遮羞布,故現畫仍看到大量不自然的遮羞布。
下星期跟大家探討米高安哲羅的雕刻作品,他自認雕刻家,不是畫家,而我也認為他的雕刻比畫作更優秀,所以要認識他,怎可以不看他的雕刻呢?
註1:詳細歷史請參照本欄2019年10月17日文章。
註2:米高安哲羅繪畫地獄的靈感來自但丁《神曲》的〈地獄篇〉(Inferno,Divine Comedy ),但丁參照希臘神話寫出《神曲》。卡戎(Charon) 是希臘神話中冥王哈得斯 (Hades) 的船夫, 負責將死者擺渡過冥河。
註3:地獄判官米諾斯(Minos) 同樣來自但丁《神曲》的〈地獄篇〉,他是希臘神話裏的地獄判官, 是一隻野獸。
註4:其實米高安哲羅非常正確,根據《聖經》,最後審判時所有死者以肉身出現,而不是一束靈魂。得救的人就以天主創造人類最自然的樣子進天堂,無須衣服。馬丁尼利看到米高安哲羅把米諾斯畫成自己的樣子,還醜化了他,向教皇保祿三世投訴(教皇克勉七世1534年9月逝世,保祿三世繼任),這個教皇比較開明,笑著對馬丁尼利說,自己雖身為教皇,可沒有地獄的管轄權 。馬丁尼利申訴無效。
註5:請參看2019-10-10號本欄圖片《聖殤》雕像
註6:米高安哲羅一生信奉上主,有說是全義大利最虔誠的人之一,比教職員還要虔誠。晚年希望改革天主教,有同情新教的傾向,但沒有脫教意圖。
註 7:Mannerism,有譯矯飾主義、風格主義、或手法主義,因生於文藝復興全盛期之後,又被稱為文藝復興晚期。普遍指大約在1525-1580年間一種趨勢,有說是後世畫家模效米高安哲羅與達文西,拉斐爾的畫風同時予以誇大之作。不再重視文藝復興全盛期和諧,理想美與對稱比例三個方針;手法變得有點誇張,形態扭曲,喜用contrapposto “S” 型姿勢, 延長了的肢體比例等;又或刻意炫耀技能。有藝術史家認為《最後審判》 的手法誇張扭曲,可說是這風格的濫觴。
西斯汀教堂天花畫五之四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