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過去幾十年一直被奉為華人驕傲、商業巨子的李超人,最近短短幾天時間,就成了為富不仁的代名詞。許多人稱他為寄生蟲、吸血鬼──這些話語多麼熟悉啊。60多年前,伴隨着這樣的話語,無數商人被打倒,資本家成了骯髒的詞語。
看到微博上漫天飛舞的大帽子,真有恍如隔世之感。改革開放40多年,投機倒把、囤積積奇居然還是天大的罪名,可見經濟學普及和市場化教育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對李嘉誠最嚴重的指控是:以李嘉誠為代表的一班地產商,壟斷了香港地產業,造成房價畸高,人民困苦。許多人喊出話來,香港經濟想得救,必須打倒李嘉誠。自今年香港事件以來,這樣的觀點幾成媒體共識,彷佛不罵幾句李嘉誠,就不夠深刻。
李嘉誠真是香港高房價的禍首嗎?當然不是。
政府壟斷了土地供應
有經濟學常識的人知道,房屋售價表面是由商人給出,實則由市場供需狀況決定。香港經濟繁榮,居民購買力強勁,這無需多說;香港房價居高不下,問題出在供給之上──政府壟斷了土地供應。港英時代,香港土地供應就是源出一孔;時至今日,制度沒有改變,供地還在不斷減少,房價焉有不漲之理?李嘉誠之成功,固然是個人奮鬥的結果,也不要忘了大環境。
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當時貿易、製造、紡織、玩具等百業行業,地產業也很興旺,卻不像今天這樣舉足輕重。當時香港地產業有上百家公司,李兆基、鄭裕彤、吳多泰等眾多日後大佬都在其中,他們看好香港經濟,無論商業地產還是居民住宅,都將迎來井噴。
早期香港房價節節上升,卻不算離譜,一個重要原因是:供地較為充分,填海也頗自由。相比需求的火爆,土地供應也在增加。中產階級想買房,大體還買得起,房價問題不突出。為了讓中產階級買得起房,地產商建出大量小面積住房,並發明樓花。今時今日被批為邪惡的許多房地產現象,一開始都是在滿足購房者需求。
香港地產業發展早期,李嘉誠不算嗅覺最靈敏──他的第一桶金是在塑膠花上挖到。進軍房地產,則反映出他獨到的投資眼光。香港土地制度最大的特點不是稀缺,而是壟斷。土地稀缺,可以開山填海,源源創造;一旦被壟斷,哪怕有數百平方公裏曠野,也是徒喚奈何。香港房價此後發展,繼續證明這一點。
據中英談判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回歸之前的港英政府,每年批租土地不超過50公頃,政府公屋用地不在此限。當時李嘉誠判斷,既然政府減少供地,並且要興建公屋,商品房供地必然減少,房價只會大漲。當時很多人對前途缺乏信心,香港房價持續低迷,競爭對手舉棋不定,李嘉誠則大舉進入,成功抄底,一舉奠定他在香港商界的地位。
李嘉誠長期看好香港經濟發展。他認為,中國政府做出一國兩制承諾,土地制度也將蕭規曹隨。港英遺政不變,房價長期上漲。他沒有看錯,香港房價在經歷短暫的挫折之後,1990年代不斷上漲。有人心思定,經濟繁榮的因素,更主要還是對未來的預期。地產行業在香港異軍突起,直至佔領富豪榜前幾位,正是在這幾年。
因此,說李嘉誠造成香港高房價,還不如說,香港土地制度推高房價,進而成就李嘉誠。沒有李嘉誠,也有鄭裕彤、李兆基等人。沒有這些地產商人,也有其他人獲利。試問,如果說李嘉誠要為香港高房價負責,那其他城市的高房價,誰來負責呢?
香港房價還是繼續漲
一種流行卻似是而非的說法是,1998年金融危機之時,香港政府正有意發展互聯網新興產業,以抒時困。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提出數碼港計劃,獲得政府批地支持。該地塊有64畝,目的是建設8棟低層寫字樓,配備先進網絡設備,吸引全球互聯公司入駐。孰料這家名為盈科數碼的公司,在經歷短暫高光後,就遇上互聯網泡沫。數碼港淪為普通的商業地產──成就了李澤楷的地產投機生意。
這樣對李嘉誠父子的譴責,顯然帶有事後諸葛亮的自作聰明。盈科數碼失敗,只是當時互聯網公司破產浪潮的一例。香港真能憑借那幾棟寫字樓成為數碼港,進而實現產業升級?這也是很多人的迷妄。香港經濟空心化,確實與房價逐年攀高大有關係。造成房價上漲的終極因素,並不是李嘉誠們;他們從政府手裏拿地蓋房子,不正是抑制房價的因素嗎?
2013年之後,長實集團就停止在香港購地,這期間香港房價還是繼續漲。不知道那些將購地建房等同於推高房價上漲的人,如何解釋這一點?
另外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李嘉誠囤地居奇,待價而沽,推高房價。持此觀點的人,總能找出一堆數據說,李嘉誠囤了多少地,一拖就是多少年,賺到多少錢。他們找對數據,可惜沒搞清楚邏輯。不只李嘉誠這樣做,國內地產商也普遍這樣做。
2017年長實中報披露顯示,該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土地儲備為1059.1萬平米(11400萬平方呎)。這數據放在內地房企排名,前40名都擠不進去。僅僅恒大一家公司,當年土地儲備就超過3.1億平米。
很顯然,所謂「李嘉誠囤地」不過是這個行業的常規操作。囤地有成本,有政策風險,為什麼開發商敢於大手拿地,連年囤地?他們顯然是預判房價上漲的趨勢。他們通過拿地來構築資產實力,壯大公司規模,進而繼續拿地,建設更多房子──地產公司固然是為自身利益而行動,客觀上來說,他們增加了市場上房子的供給,為降低房價做貢獻。
增加土地供給
想要遏制地產商囤地,方法很簡單:增加土地供給,形成房價下跌預期。土地供應掐得愈緊,囤地動機就會愈強烈,因為地產商會看到囤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政府總是以減少供地為條件,逼迫開發商吐地建房。經濟生活裏的緣木求魚,莫此為甚。
李嘉誠的企業在大陸囤地,並非什麼罪惡,對內地房價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一些人不光怪罪李嘉誠禍害香港,還稱他在內地興風作浪,這些全是缺乏經濟常識的指控。
香港經濟的可悲在於,土地供應被掐得太死。這股力量不只來自傳統土地制度,也包括環保主義者,海洋保護者,甚至已擁有房屋、目光短淺的中產階級。2003年董建華推出八萬五計劃,提出十年內每年要興建公私房屋不少於85000套,遭市民遊行抗議。許多人把這些抗議視為「地產集團綁架民意」,這也是想當然,缺乏證據的指控。
香港的房地產爭論,房地產商和有房階級其實並不在一個立場。有房市民和中產階級不過是想保住房屋現有價值。地產商則希望擴大市場規模,做大蛋糕。多年以來,他們一直是香港填海和野地開發的主推者。
2018年林鄭月娥政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準備開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島。力推者正是地產商集團,反對者主要是環保主義者、大學教師和學生、衣冠體面的白領階層。他們早就鬥得你死我活,反對者常把地產商抹黑成見小利而忘大義的奸商(典型的正是電影《美人魚》),而在內地一些媒體人那裏,卻出現「地產商反對填海」的說法,簡直莫名其妙。
痛罵李嘉誠的聲浪中,各路反資本主義者形成合流。香港抗議者們咒罵李嘉誠是吸血的資本家,內地媒體也把他斥為香港的禍害。一代商業巨子,成就偉大的商業版圖,捐款行善無數,卻被人人痛罵。沒有比這個更荒唐的奇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超人無罪,多金是罪。
原刊於人文經濟學會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