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天運〉篇說的「陰陽調和」,這一種中國古代文化,是現存發現普世所獨有的。這理論說明陰陽、雌雄、虛實等一套相對的特性,可以互動互補從而成全一個整體的存在。而這套理論,是中國古人參透大自然變化而領悟出來的。〈莊子·天運〉篇的所謂「天運」,就是指以這種自然之道運用在人類社會上的意思。這自然之道帶來萬物和諧,重點是萬物都享有其生存空間,因為共存而成全一個整體。倘若整體中某一方出現極化增長,自然之道就會自動運作,把這種極化增長趨勢減弱,所以40章說「弱者,道之用」。維繫整體生存就是一種「雌」性。(註1)
道法自然 營造良好營生環境
「權力社會責任」是「雌」性,也是中國古代自然觀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理解大自然之對待萬物生長,就像是存在一種母性態度,事實上,這種看法非常普遍。大自然的四季氣候變化,造就了一個萬物可以依賴生存的環境,5章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指出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龐大的鼓風機一樣,鼓風愈勁,萬物的生長力便愈旺盛,天地就為萬物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32章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說出萬物就恃着這樣一個營生環境,所以不會推卻生活,最重要一點,是大自然養活萬物,但不會自居作為萬物的主人,亦不會居功,這便是中國古人觀察大自然的非人情一面。這種不佔有不為主的表現,便是中國古人所理解大自然的「雌」性,亦是萬物平等的基礎,這種平等觀突出權力並不是高高在上。52章說「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大自然便是這樣養育萬物,使萬物一代一代可以延續下去,這便是16章「復命曰常」的體現了。「權力社會責任」就是中國古時「德」字在政治層面的意思。(有關「德」字的政治含義,請參閱本網站拙文〈厚德載物的權力社會責任〉)
所謂「道法自然」,老子便是希望社會也效法這種大自然運作模式,期望所建立的新制度,亦同樣好像大自然一樣,萬物平等、有一個良好營生環境讓萬民皆有所養、同時沒有人自以為主。所以28章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政權要守着「雌」性本色,為天下營造一個營生環境,同時,政權必須要堅持其「權力社會責任」一直下去。
「雌」性本色 肩負「權力社會責任」
這「雌」性本色,還包括以人民為先、不與民爭利、扶助人民自立、讓人民公平分享機會、不要求人民報答等,其實這種「雌」性本色在很多禽畜母乸身上都找得到,自便是自然。7章便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兩句都容易明白,政權必須以人民為念,不爭奪人民利益,而9章說「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意思就是指政權負起養活人民的社會責任,在於扶助人民自食其力,不佔有他們的勞動成果,也不會居功自恃,這種態度便就是不可思議的「權力社會責任」。
在於社會,這「雌」性本色權力,以尊重所有人的「基本人權」為要。27章說「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就是說就算力有不逮的人也要扶助他們能夠自立。而且培養人民自立,一視同仁。所以49章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人民中善於謀生與不善於謀生的,都讓他們最終都能改善自己,信任政權與不信任政權的,同樣都一同保障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偏私。跟着66章再說「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說明了這種「雌」性領導方式是後助式的,只是從旁協助,從後扶持,讓人民不會感到有強權高高在上的壓力。最後17章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到收成時,只會讓人民只覺得一切都是出於自己的努力,讓所有人在這營生環境中自立。這種態度,一反父權主導的思維方式,指出一切都不是政權恩賜。可惜「禮制」的持續,「謝主隆恩」思維亦一直揮之不去。
這種「權力社會責任」保障「基本人權」的「雌」性領導本色,不佔有但又營造可養活的營生環境,就是「無」及「為」了,兩字合在一起便就是老子說的「無為」,之所以要這樣說,是因為「無為」的意義重大但仍普遍為人所誤解。到此便可以理解81章所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裏所說的「聖人」,就是權力位置的人,本着這種「雌」性權力態度貢獻社會,就在建立好一個營生環境,讓人民可以自己多勞多得,秉承大自然的「天之道」,只有造福社會而不會與社會有所爭,人民富有就等如自己富有。整個政治理念是剛好與「雄」性的帝制相反的。(有關「無為」,請參閱本網站拙文〈「夸父追日影」:世界是屬於下一代的〉;有關「聖人」,請參閱本網站拙文〈中國古代的創新思維「聖」〉)
老子主要是批判當時的封建制度。過往中國歷史長期在「雄」性父權社會中發展,出現等級而造成階級分化,形成極權專制的「禮制」政權,因而損害人權,一是照顧社會的「權力社會責任」不足,二是相反還要分享人民勞動成果,三是管束人民,這些超出權力應有的社會責任以外的特權,可以歸類「雄」性。
現今雖然已是進入民主時代,但無論哪一個國家的政權,「雄」性特權仍然過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另一方面,自由市場由企業主導,欠缺「權力社會責任」保障「基本人權」的調和,繼而使很多人的謀生權利受損,造成失業及貧窮問題,企業在自由市場上所形成的「財權」亦是「雄」性過強。
「以人為本」 基建社會企業讓人人享有謀生權
基建社會企業本着其社會責任保障人權,也是屬於「雌」性。面對現今自由市場的「雄」性競爭環境,基建社會企業的構思,就是藉着它「雌」性本質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去克服市場上「雄」性的多佔,使社會變得和諧,這也就是28章說的「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基建社會企業並不在市場上直接與其他企業競爭,只在現有市場外開拓出另一片低端市場空間,從而化解其他企業競爭,亦就是61章說「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母牛就是以靜來制服公牛。(有關基建社會企業,請參閱本網站拙文〈基建社會企業〉)
「陰陽調和」這種中國古代文化,當真正運用起來的時候,便容易理解了。基建社會企業就是本着「陰陽調和」這種理念,為社會在底層構建一個營生環境,「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像天地有如一個鼓風機一樣,讓人人都享有謀生權,使人人的生命燃燒得更為旺盛。基建社會企業的「以人為本」原則,正就是我們現在所重視的人文精神,而且是非常具體的。
註1:本文標示章節皆出自《道德經》,所以從略。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