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建制的朋友:我也怕亂

我們可能很厭惡這批後生仔的做法,但坦白說,我在他們的年紀,志向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比不上,將來他們可能是建制的一部分,像今天的曾鈺成。

香港出現「大事件」(註1):開埠以來立法會首次被暴力硬闖。7月1日,我在電視看到示威者衝擊立法會,感覺很不舒服。第二天,恒指因為中美貿易戰出現轉機升了300多點。

我們生活在影像世界,判斷很容易受感觀影響。7月1日,有百多名年輕人用手推車和鐵支衝開了立法會的落地窗(我其實相信警力是完全有能力制止的,「示威者有可能引發沙塵暴」之說,難以服眾),但同時亦有數十萬香港人繼續我們和平理性的傳統,上街示威。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最近發表了一段「香港不應該亂」的感言,大意是今天的成績是自己辛苦打拼得來的,現在應是收成期。我的感覺是香港的權貴仍然未覺醒,不明白目下香港社會面對的選項是什麼。

文明社會其中一大好處,是容許大家自私。每一個香港人都有權對示威的年輕人說:「不要搞亂我的飯碗」,但並不代表我們擁有道德高地。

香港的權貴都怕亂,我也怕亂。我住南區,有兩個小孩唸美國名牌大學,我做的生意尚算過得去。但我們有選擇嗎?大家要接受:今天的特首欠缺民意加冕、《基本法》沒有預計中國暴富帶來的社會矛盾、北京政權背負的原罪……。所以,道理往往是站在雞蛋而不是高牆的一邊,年輕人的不滿只能夠被疏導,甚至動之以利,卻不能用道德棒子打壓。

權貴應該走入民間

其實這些權貴真的很應該走入民間,在示威的場地上感受一下年輕人的脈搏。我是一個重理性的人,天性不喜歡群眾集會,因為我覺得很容易出現人性壞因子互動。擦槍走火。612令我改觀。

6月12月傍晚五時許,整個夏慤道都擠滿了人,「撤回」的喧聲震天,在遠東金融中心的一個太平門角落,我看到一群年輕人手牽着手跪着祈禱,我不覺得亂,我只是感動。

我們可能很厭惡這批後生仔的做法,但坦白說,我在他們的年紀,志向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比不上,將來他們可能是建制的一部分,像今天的曾鈺成。

註1:早前出席一個電視節目,討論香港經濟展望,談到香港目前仍未出現外資撤港,節目編輯後來用上「『大事件』無損外資信心」作題。此事令我想起杜琪峰的一套電影《大事件》,內容對今天動亂的發展深具壠發性。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