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不虛,畫非是」

「腕不虛則畫非是,畫非是則腕不靈。動之以旋,潤之以轉,居之以曠。」一言蔽之,畫家跟大自然的靈明與自身肉身的直覺體悟,親近而密切。

近日念香港女畫家周綠雲的傳記,津津有味,遺憾過去對她的認識不足。周綠雲女士天賦異稟,精力充沛,據說出生時體重12磅。其後亦一直注意健康,每天靜坐及練習氣功,體現了藝術家的創作與鍛煉離不開身體的狀態,以及由內而外,「內聖外王」的儒家道理。周女士大量畫作中如生殖卵子的圓球體,筋脈血管延綿如子宮的溫床,又或如1996年畫作《無題》中的一雙恍如女性乳房的並排圓體,時而紅黑,時而灰藍,都在水墨墨色的變化中,跟細微筆觸下勾出的、如微絲血管般的動脈相連,使特別是女性觀者,皆從直觀中有切身的感悟。

即使畫家從未直接提及自己有繪畫女性生殖系統的意圖,又或她用情感主題如「心心相印」來寓意雙球體,但其進入繪畫中的「無我之境」,不只是對宇宙或形上穹蒼有所領悟,對形下肉身的生之所欲,亦同時作出形象性的捕捉。畫家在其訪問或寫作中,從不諱言她個人對人生際遇、愛情關係、社會狀況,以及對人性善惡的看法,是個貫徹思考、精神、宗教、哲學、心理及身體狀況的藝術家。閱讀其人其畫,實在毋須二分精神與肉身。

融情入畫 感受與大自然的關係

美國女畫家喬治亞·奧姬芙(Georgia O’Keeffe)比周女士年長,其精力同樣過人,兩人感情故事及際遇相近,同樣重視飲食與養生,對藝術投誠。她成熟時期的作品多畫花卉、牛頭、山谷,以及從新墨西哥州的自然風景取材。其對花卉及牛頭的橫切面及內部結構的鑽研、塗繪及再現,常被評者「引證」為女性性器的描繪,或生殖系統的譬喻。儘管奧姬芙經常直接否認,並對「女性解放」一類的閱讀表示憤怒,但弗洛依德式的說法依然此起彼落。當代策展人說愈看奧姬芙的作品,愈會作出對女性肉身的聯想;同樣的感觸,亦出現於對周綠雲作品的觀賞。其個人的感情歷史,對生之慾的堅毅,對女性在中國傳統婚姻中獨立而出的歷練,使她的畫作在高超熟練的水墨設置中,同時呈現了從肉身到心靈的異彩。

周綠雲曾談及清代畫家石濤,其畫風使我想起石濤在「一畫」論中的名言:「腕不虛則畫非是,畫非是則腕不靈。動之以旋,潤之以轉,居之以曠。」「行遠登高,悉起膚才。」「有體存用,有形有勢,有拱有立,有蹲跳,有潛伏,有衝霄,有崩力,有磅礡,有嵯峨,有奇峭,有險峻。」「筆墨之下,有胎有骨,有開有合。」一言蔽之,畫家跟大自然的靈明與自身肉身的直覺體悟,同樣親近而密切。

周綠雲自述於1978年丈夫辭世後,「健康欠佳,憂慮焦急,連續六個月發高燒,情緒低沉,無以復加。」高美慶教授亦曾分析其時她實踐「積墨法」,即「在宣紙上層層積染,在重墨中透出柔和的層次和含蓄的變化」,見出她整個人深沉、委婉的感覺。此外,她於80年代的「激霰皴」畫法,形成集結細實的碎點,亦跟其時她每天在靜坐、冥想及練習氣功中的身體能量,有着並行的關係;得以發功,淋漓盡致。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