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已在上幾期「教評心事」中向讀者簡介家校合作關係對學校文化的影響,在本期「教評心事」中,筆者嘗試探討如何建立正面積極的家校合作關係,期望可以促進學校文化的正向發展。
建立尊重他人的學校文化
尊重文化是與家長及社區建立聯繫的關鍵。學校領導及教職員需要透過他們的行動、言論和決定表現出這種對家長及社區的尊重。尊重不單是對別人的接納,更需要對別人的需要敏感及對他人表達真誠的欣賞,包括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信念、現況、需求、種族、民風及對孩子的期望等等。
建立互相信任的學校文化每位家長都希望信任學校並獲得學校信任。家長們希望學校能夠做到符合孩子最佳利益的事情。同樣地,無論他們怎樣的背景、種族或社經地位,他們都希望自己被信任。信任是在彼此真誠對話、開放式溝通及積極互動的交流中形成。在有信任感的學校裏,校長和老師尊重每個人,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人,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學校日常的活動,如籃球比賽、學校旅行、烹飪比賽或讀書會等活動。雖然家長與學校間的信任難以建立且易於破壞,但仍然是學校與家長和社區關係中最重要的關鍵(Tschannen-Moran, 2004)。要建立信任,必須注意:
時間(Time):信任需要時間來了解和接受他人。
講故事(Tale telling):信任需要故事、傳奇和傳說來鞏固。
傳統(Tradition):信任隨着正面傳統而增長及延續。
肯定和認同
無論機構或個人都需要獲得肯定和認同所付出的努力,欣賞有關的成果,才會茁壯成長。Deal and Peterson(2016)曾介紹美國一所小學,邀請那些能幫助孩子養成定期閱讀習慣的家長到校參加一項特別聚會,慶祝他們孩子的成就,而更重要的是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角色並給與他們鼓勵──同樣培養包容和聯繫的文化。在另一所小學,家長因積極在學校擔任義工而獲得嘉許,家長義工獲邀請參加一個午餐大食會,會場內懸掛一張感謝家長義工的橫幅,長桌鋪滿了美味可口的食物,以及在當眼處豎起一個巨大的溫度計,標示着家長義工過往所提供的數百小時的義工服務及幫助。在整個嘉許儀式上,校方衷心對家長義工表達感恩,講述他們對學校支持和幫助的故事。學校的文化與家長建立了橋樑,加強了聯繫,也加強了他們對每個孩子的共同承諾。
建立品牌
家長和社區關係透過對學校的聯繫、尊重、信任、認同和重視,深深地融入學校的架構,類似在商業世界中塑造品牌的過程。在商業領域,建立品牌的過程不單是一個企業的內部發展,還需要建立與客戶或顧客的聯繫。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它在家長和公眾的心目中都有聲譽或形象。企業也是如此。像「玩具反斗城」這樣的公司具有獨特的身份及使命,「玩具反斗城」的原名是 “Toys ‘R’ Us” ,意思是他們以玩具零售(Retail)為業務重點,這就是名字中“R”的意思,它傳達給有機會購買玩具的客戶,他們就是專門零售玩具的好去處。他們與供應商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可以供應最優質及品種最齊全的玩具。「玩具反斗城」竭盡全力建立其身份或品牌的聲譽:
「玩具反斗城」的企業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
“Our Goal is to be the Worldwide Authority on Kids, Families and Fun.”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普世的兒童、家庭及快樂的權威。」)
「玩具反斗城」的願景宣言(Vision Statement):
“Our Vision is to put joy in kids’ hearts and a smile on parents’ faces.”
(「我們的願景是將歡樂注入孩子心靈又為家長帶來滿足的微笑。」)
大部分顧客都因「玩具反斗城」獨特的個性而光顧。公司的外部形象紮根於其文化獨特性。
學校也需要建立文化獨特性。他們需要與家長一起展示他們的「產品」的質量──學生的表現和成就。學校網頁、刊物和有關學校的新聞報道都可成為展示學校成就的平台和機會。在學校中,身份和形象之間的聯繫是複雜的。
與商業機構不同,學校的「產品」的質量比較模糊,難以衡量。不少人認為學校質量只以公開試成績的表現作為指標,當然亦有些人認為還有更多及更深層次的成就和目標,但是公眾對於如何衡量學校成就和目標,難以達成一致意見。
由於這些原因,每所學校都需要在家長和社區中建立關係、忠誠度和承諾以建立「品牌」。正如Fog(2005)對「品牌」的定義:
“A brand is the perceived added value that a company or product represents, making us loyal in our preferences both to the company and its products. A strong brand is a combination of facts and emotions”
「品牌是公司或產品所代表的附加價值,使我們對公司及其產品有一種偏好忠誠。一項強大的品牌是顧客對產品的實質和對品牌感情的結合。」大眾對蘋果手機iPhone的熱愛程度就是對Fog(2005)「品牌」的定義的一個好好的例證。品牌是以價值觀為基礎,商業機構就是以建立顧客對「品牌」所認定的價值從以建立顧客對「品牌」的喜愛程度。學校也可為建立家長及社區對「學校品牌」的價值,從而建立學校在社區的品牌。學校可像商業機構般為自身塑造並描繪核心故事來傳達這種更深層次的價值觀,並向持分者傳達,就可促進學校品牌的建立。
建立學校品牌
私立學校通常具有品牌,著名的私立學校一般具有一種讓眾多家長趨之若鶩的目標感、核心故事和深刻的歷史。這就是家長甘願為子女支付昂貴學費的原因。學校的特性鼓勵人們相信,他們的孩子接受這所名校的教育將會表現出色,且成為典範。這些家長可能沒有考究名校教師的資歷是否高於公立學校教師,家長只相信自己的選擇,並願意為自己對學校的信心而選擇名校。
公立學校也需要建立一個品牌才能生存。Deal and Peterson(2016)介紹美國有一類學校稱為Charter School。Charter schools有人翻譯叫「特許學校」,不過有另一個翻譯是「實驗學校」,因為Charter schools通常是由一些大學,或是其他非營利機構(如智庫)主辦,他們在教育理念或是課程規劃上面都會有一點「實驗性質」的存在。嚴格來說,Charter school是公立學校,私人經營。因為已接收公款,所以跟其他公立學校一樣需要有一定的標準、基本的教師資格、學生出席率、跟學生的學習成果,都是一定的。就像私立學校一樣,我們不能直接說Charter schools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就像私立學校有學店也有高水準的學校,所以Charter schools的好壞也不能一概而論。Charter schools 中的“Charter”與另一英文名詞“Character”品格同義。每所實驗學校都致力於發展獨特的文化或身份。這種獨特的品質被視為吸引家長的方式。每所實驗學校都致力積存成功的故事、象徵、傳統和有意義的符號以強化其學校文化及品牌。雖然學校仍然必須在必要的公開試中取得佳績,但家長已經對學校有基本的了解、聯繫和信任。
其實,公立學校更需要考慮發展自己的品牌──一個能代表自己獨特的身份。這不僅僅是積極推銷他們在市場的定位或只是宣傳他們學生的公開試成績的表現,而是以傳遞學校的核心故事來建立家長及社區對學校核心價值及傳統的真實理解、欣賞和認同。建立學校品牌的過程不只倚賴學校形象推廣部門的單方面努力,而是整個學校團隊的集體貢獻。學校裏的每個人都是學校推銷員、啦啦隊員和夢想發送者。學校裏的每個人都基於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感情,能夠真誠地向校外人士宣揚學校的各種優點。
與家長和社區聯繫
毫無疑問,學校文化必須與家長和社區建立深厚而持久的聯繫。透過建立聯繫,尊重、信任、認同和品牌,學校和社區就可以為着所有孩子的利益而發展強大的力量。但這樣聯繫的建立需要能夠對學校文化敏銳又熟悉的領導者才可勝任。
總而言之,校長作為一名學校領導,必須理解家長和社區在塑造學校文化方面可以發揮何等作用,這值得我們眾校長多學習。
參考文獻:
Deal, T. E., & Peterson, K. D. (2016). Shaping School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
Fog, K., Butz, C., & Yakaboylu, B. (2005). Storytelling: Branding in practice. Berlin: Springer.
Tschannen-Moran, M. (2004). Trust matters; Leadership for successful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