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10:58: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美國在香港發動顏色革命 策動大規模動亂

以往的顏色革命針對的是個別國家,僅只有地緣政治的戰略考慮,阿拉伯之春便是首次的大區域協調戰役。今次香港的情況是美國逐步升級對中國的攻擊,尤其是近年美國已公開地用不同手段攻擊中國。

美國在別國策動顏色革命,已經形成標準的公式。首先是選擇當地最具政治爭議性的課題入手。在香港,便是社會的反共、反中心態,而政治、民主只是次要,依附着這個心態。

第二步便是發動各種媒體輿論攻勢,培植代言人,組織製造文宣教材。香港在回歸後的教育改革,正好給予其切入大、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之內,加深原來殖民化的教育。回歸後的民主選舉,特別是民主黨等的世代更替,一如台灣由黨外轉變為民進黨。原來政治原則與信念強的,被吃政治飯的專業或基層領袖所替代。在這個過程裏,政策政治化、反共反中化的深化,得力於《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台,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網媒。

第三步是組織學生,形成前線主力,也可借學生組織和身份來作掩飾,其中應涉及骨幹之在海外受訓。

條件具備之後,便伺機找政治課題來策動示威遊行。但示威遊行的政治課題只是掩護,以發動最多人上街來顯示動員力,壓逼政府。示威遊行是政治動員、文宣動員、組織(資金、後勤)動員,可是不會遊行完結便算。關鍵之處是用少數激進分子與警察衝突,佔據城市中心地區。一是以癱瘓市政來製造最大本地和國際新聞,吸引更多懷着各種不滿的人參加,壯大聲勢。二是佔據不退,便最大打擊政府的管治決心。三是藉機策動與警察的最大衝突,以流血來製造社會更大激化反應,最後是政府首腦下台,這一場戰役便獲勝,在政府的政策和管理體制將更乘勝追擊,更換政權。

美國逐步升級對中國攻擊

從「六四」開始,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方式都是相同,只是「六四」時屬初始試驗,公式未完善。香港的佔中、旺角暴亂乃至今次反修訂《逃犯條例》,經歷了二、三十年反覆應用,公式已經標準化。但因為網絡的發展,假新聞、網絡動員的力量都比以往更加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也更加有效的借用大數據、社會媒體來塑造民意民情。無論是媒體、網絡乃至其他方面的動員,更是跨越地域、跨國呼應。

以往的顏色革命針對的是個別國家,僅只有地緣政治的戰略考慮,阿拉伯之春便是首次的大區域協調戰役。

今次香港的情況是美國逐步升級對中國的攻擊,尤其是近年美國已公開地用不同手段攻擊中國。在中國最國際化和發達的城市製造破壞以至奪取治權,將會是對中國的最大掣肘,也是與中國談判的最佳籌碼。故此,反修例引發的暴動,不會輕易撤退,且會得寸進尺,美國將全力大動員投入。

6月12日動亂只是前哨戰

我早前認為美國對付香港是以金融戰為主,在貿易戰還未破裂之前,美國在香港未必會全力策動如佔中一樣的動亂。若美國不全力策動,香港的示威抗議便不會失控。可惜,我的估計錯了。金融戰還未打起來,貿易戰似瀕於破裂,特朗普是情急,也因此可能打亂了美國情治部門的安排。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對《逃犯條例》修訂處理不善,提供了外部勢力一個時機。

幾十萬人上街示威,當然有美國關係的動員作用,卻同時反映香港社會深植的反共反中心態。《逃犯條例》本身並沒有政治性質,可是一經渲染、誇大,便成為內地侵犯香港的手段。這些人沒有質疑香港現有《逃犯條例》涉及其他眾多國家的司法制度,只是一味粗暴地簡單化把條例修訂看作是政治陰謀,而不管法律的公義。政治動員與香港一些人的強烈反應正好造就極佳的政治時機,讓美國可以組織策動第二次佔中式的大規模動亂。

有了第一次佔中的經驗,策動者變得更有計劃、戰略和方法。6月12日在政府總部與立法會附近一帶的動亂,相信只是前哨戰。當立法會把草案恢復二讀會議延後,他們便有更多時間來作部署和動員。美國不可能在大好形勢下放棄。在施放催淚彈、橡膠子彈等武器亦不能輕易驅散群眾下,示威衝突可能進一步升級。於立法會等香港政治經濟中樞以外至多只會有零星的騷擾,焦點還在中樞地區。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吸引最大的海內外新聞焦點;二是在此屈服特區政府,政治象徵意義巨大。而且,策動者的人手和組織後援力量有限,難以分散,分散之後他們的政治聯繫更易曝光。

香港要防範的是第二輪衝突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流血死傷,整件事便會更為失控。

在這個時間裏,若習近平於G20會議與特朗普會面有所讓步,相信特朗普不會讓香港的動亂惡化。美國暫且收兵,動亂中的散兵游勇便容易被收拾。美國已足夠顯示其在香港的力量。若習近平不見特朗普,或會談不讓步,沒有協議,香港的動亂便可能加劇。美國在香港內外的政治動員、輿論攻擊,乃至對香港制裁的恐嚇便會排山倒海地湧現。不能逼使中央政府在香港治權上讓步給美國的代理人,便要破壞香港的繁榮安定,製造恐慌,打擊香港及內地的經濟,屆時特朗普又可以誇耀他對中國的打擊,以此來討好右翼傾向的美國政治團體與民眾,爭取選舉連任。

香港問題從來不是香港本土問題,而是中美關係。在新冷戰中,香港是逃不掉的,應早以為備,暴動只是開始。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