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荒雙城記──進取的新加坡VS故步自封的香港

醫生短缺的問題嚴重窒礙了香港整體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平衡發展,若解決不了,醫生資源將會繼續向私營部分傾斜,不但公營醫療每況愈下,私營醫療的收費亦會愈來愈貴,只有富貴階層和有醫療保險的大企業僱員才可負擔。

本地醫生嚴重供不應求是新加坡和香港也面對的問題,新加坡的情況比香港更糟糕,但積極引進境外醫生,經過10年的努力,已基本上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故步自封的香港卻仍在原地踏步,政府繼續容許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進行不負責任的討論和決議,漠視民生利益。

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去理解新加坡和香港在應對醫生短缺的差異:

一、醫生與人口的比率

2008年,新加坡每千人口有1.6位醫生,較香港的1.8為低。經過10年努力,新加坡的比率大幅提升50%至2.4位(2017),與美國(2.58)和日本(2.4)等先進國家看齊,同期香港只微增5.6%至1.9位,香港的5%增幅相對於新加坡的50%,令人慘不忍睹。

二、引入境外醫生的數目

2007至2016的十年期間,香港每年引入約25名境外受訓的醫生,而新加坡則平均每年引入535名海外受訓醫生(包括新加坡居民),是香港的21倍。經過十多年努力,新加坡已輸入超過1700名海外醫生(非新加坡居民),佔全部醫生12.7%,其比率是香港的8倍(同期香港輸入的海外醫生只佔整體的1.5%)。

三、吸引永久居民醫生回流的政策

新加坡政府積極引入境外的醫生,其中一項重點政策是吸引在海外行醫和學醫的新加坡籍永久居民回流,措施包括為在認可外國醫學院就讀最後2或3年的永久居民提供不用償還的每年六成學費資助,上限為5萬新加坡元(大概是28萬8千港元),受惠學生必須畢業後回新加坡在公營醫院工作三年。措施非常成功,全國5400多名在外國受訓後回流的醫生中,3920是新加坡籍永久居民,佔全部醫生39.2%。

香港特區政府沒有推出類似政策誠屬不智。新加坡這項政策有兩大好處:(a)永久居民因家庭、社會圈子等因素對回流是有自然向心力的,長期服務的機會也較大。(b)永久居民醫生很容易融入當地的的醫療系統,亦免除外語醫生與病人溝通的問題。

四、維持醫療素質在國際前沿

很多香港醫生反對放寛引入境外醫生的理由是擔心會影響醫療素質,危害病人安全。新加坡已經清楚證明了只要推行適當的政策和行政安排(見下文),便能有效地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根據多個調查,如2018年的Gazette Review,新加坡列為全球第五醫療最好的國家,而2017年的CEO World Magazine,新加坡名列第二,香港名列第九。

五、醫生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分布

透過引入境外醫生去提升醫生與人口比率至先進國家水平是重要的一步,但仍不足夠,同樣重要的是醫生在公私營醫療系統要有合理的分布。

在這方面,新加坡比香港成功得多,新加坡的醫生數目為13300多名,他們分布在公私醫療機構的比率是64%:36%。香港的醫生數目為14200多名,他們分布在公私醫療機構的比率是為51%:49%。實際的分布情況其實更不合理,香港有40%的醫生在私營醫院只為全港10%的住院病人服務,而公立醫院的醫生則要承受服務全港90%住院病人的壓力。

無可置疑,新加坡在應對醫生荒的成績是遠勝香港的。在這個關乎安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香港特區政府當以新加坡為師,明白失敗的原因,急起直追。

新加坡遠勝香港主要是以下的五大原因:

1. 政府採取主導

這是重中之重。新加坡政府的態度是進取,主導和實事求是的。2012年,其衞生部長明確指出新加坡到2027年會短缺5504名醫生,政府計劃除了增加本地醫生供應外,將會繼續輸入境外合資格醫生以填補不足。其後,政府在2014年更新的Healthcare 2020 Master Plan提出五個方向,以解決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a)吸引年青人加入醫療行業;(b)吸引國外新加坡籍醫療人員回流;(c)加強保留醫療人員;(d)擴大醫療人員來源;和(e)提高生產力。

香港特區政府的態度是被動、觀望和優柔寡斷的。花了五年時間制定,在2017年6月出台的Strategic Review on Healthcare Manpower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報告,完全沒有提及醫療人力目標和策略,亦沒有就提升醫生與人口比例訂下目標。在引入境外醫生這個關鍵環節上,政府竟然選擇外判給醫委會制定政策,這是完全沒有承擔、不負責任的行徑,事實亦證明有利益衝突的醫委會是不會制定有效方法去引入境外醫生來影響關乎他們本身的利益。

2. 善用境外的醫療訓練成果

新加坡政府對外國醫療訓練成果抱持客觀的態度,認同西方醫術(包括醫生培訓)是高透明度和標準化的,對相同病患但來自不同地域的病人,都是以相同的治療方式處理,因此,在醫療水平先進的國家訓練出來的醫生是毋須在新加坡再接受考試和重複實習才可以行醫治病。

為保障國民健康,新加坡政府審核外國訓練醫生的機構是否符合標準,新加坡衞生局和醫委會已審核及認可超過160間醫療機構,大幅提高引進境外醫生的效率。如上述,新加坡政府資助新加坡永久居民在認可的外國醫學院學醫,然後安排他們畢業後回國在公營醫院工作,這項政策一舉兩得,既可彌補本地醫學院學位的不足,亦為公營醫院提供一個重要的、可靠的醫生來源。

香港對引入境外醫生設立重重關卡,似乎反映了醫委會對所有外國醫生培訓機構的水平都抱持懷疑態度,所以不容許外國醫療機構訓練出來的醫生直接在本地行醫,但本地培訓醫生的機構又是否真的獨步天下,世界各地都無可比擬呢?

3. 不設重複的關卡

和新加坡相反,外國訓練的醫生要在香港執業需要通過醫委會設立的重重關卡。首先要通過三個考試:(a)專業知識;(b)醫療英語;(c)臨牀試;然後必須再通過12個月的實習考核。即是在外國已通過實習的醫生也不例外,只有極少數情況才可以考慮豁免某些環節。

設立這重重關卡並不理性,對外國高水平醫療學府訓練出來的醫生是絕對不需要的。這些無謂關卡對引入境外醫生帶來很負面的影響:(a)大大減低外國醫生來港執業的興趣(尤其是新加坡沒有這樣的要求);(b)大幅延長引入境外醫生所需的時間。

4. 有效素質管理

駝鳥把頭埋在沙堆,便當一切風平浪靜;香港醫委會用沙興建一道高牆,認為只要有高牆,便能有效地管理境外醫生素質,其實這只是將大部分有素質的醫生棄諸牆外,和駝鳥無異。相反地,新加坡採用了聰明和靈活的方案作素質管理,主要分為四方面:

a. 聘用醫療機構幫助把關:認可海外醫生訓練機構畢業的境外醫生要在新加坡執業必須有當地醫療機構的聘用書,該等機構的聘用程序已審核了申請人的能力和經驗;

b. 有效的監督制度:境外醫生在新加坡執業首一至四年必須在有經驗的當地醫生監督下進行,以確保素質,盡早發現和糾正問題,以及幫助境外醫生盡快融入當地醫療體系;

c. 漸進式增加行醫範圍:境外醫生行醫初期主要是處理一些風險較低的病例,不會接觸風險較高的醫療程序,待監督醫生確定其能力後才逐步擴大行醫範圍;

d. 吸引永久居民醫生回流:如上述,回流的永久居民醫生可以較快融入當地的醫療系統,亦免除外語醫生與病人溝通的問題。

5. 了解醫生短缺是全球性問題

新加坡政府清楚知道醫生短缺是全世界要面對的問題,醫生是寶貴資源,很多國家都會競爭,所以他們採取達標為本、靈活、合理的政策去引入境外醫生,而且知道刻不容緩。

相反,香港醫委會這個既得利益團體不但缺乏應對香港整體醫療需要的宏觀視野和決心,更漠視國際競爭的現實,最近面對不斷升級的公衆壓力,也只願龜行一小步,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考核的要求,條件是他們必須在政府醫院工作三年及在期間通過專業考試。這樣苛刻的要求和制度,又如何能有效地引入境外醫生去滿足本地的醫療需要,減輕公立醫院醫生的壓力,救病人於水火!

我們已經不能再痴痴地等,期望醫委會在可見的將來跳出現有的框架,香港特區政府必須拿出勇氣,擔承重任,盡快取回引入境外醫生的主導權,並且採納類似新加坡行之有效的模式。

醫生短缺的問題嚴重窒礙了香港整體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平衡發展,若解決不了,醫生資源將會繼續向私營部分傾斜,不但公營醫療每況愈下,私營醫療的收費亦會愈來愈貴,只有富貴階層和有醫療保險的大企業僱員才可負擔,即使中產人士,亦會難以負荷。這是一個不公義的惡性循環,將政府和市民的巨額醫療支出大部分放在私營醫生和醫院營運者的口袋裏,而醫療服務卻得不到改善。(詳細分析請參閱銀髪論政的文章〈關顧市民福祉杜絶醫委壟斷──政府必須主導輸入境外醫生政策〉)。

如果香港要達到發達國家每千人口約2.6名醫生的水平,本港要增加5000多名醫生,如果按兵不動,每年如常引入25個境外醫生,則需要兩個世紀,只怕已經是地老天荒。如果每年可吸引100個外國醫生來港,加上增加(每年60個)本地訓練出來的醫生,也要超過十年才能達標。

請問特區政府:香港還可以浪費幾多個十年呢?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銀髮論政

一群五十後香港大學畢業生、來自私營及公共機構的專業人士組成,旨在客觀、實證為本和務實地研討香港民生政策,以期為「我上下」三代創造一個繁榮快樂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