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淘汰,別把精英也淘汰掉

面試是學校取錄小一新生的重要一關,但從中只揀選口齒伶俐的小孩,或許淘汰未來社會精英。

5月和6月是小一入學試揭開戰幔的時節。一些名校,每間可能有數千學童接受面試。據一位主理面試班的學習中心營運總監說,首輪面試的學生數目眾多,要在這一大群人中找出進入第二輪的名單,有時要靠目測。當然較認真的測試還有一些基本標準的。家長也不是省油的燈,要子女接受測試,很早之前在家中已自行訓練子女的說話能力、中英文閱讀及數學能力,希望能獲直接取錄。

這有沒有效?效果還是很大的。看看受青睞的小學生,大都說話了得,表述頭頭是道,而且個個話頭醒尾,能令主持面試者知其有「料」:中英數樣樣俱佳,說不定更有不少傍身伎倆和比賽成績,令老師覺得收了這些學生,不是「益」了他們,反倒「益」了學校。

營運總監說的評鑑標準:「一般家長以為,如果小朋友坐不定、不專注、和老師沒有眼神接觸,就比較難進入第二輪面試。不過,我見過很多很乖、很聽話、學術又很強的小朋友,一樣在第一輪面試出局。」覺得奇怪嗎?「很乖、很聽話、學術又很強」,不是很理想的小一學生模樣嗎?為何連第一輪也過不到?有原因的。她說:「太乖的小朋友,有些會偏向保守,不敢回答一些刁鑽問題。即使簡單開放型問題,也因為沒有既定答案,也答不好。」噢!明白了,說到底還是輸在口齒。

這就很像一直受到批評的DSE中文科口試一樣,一些口舌沒有別人這麼便給者,在這類公開的場合是要吃大虧了。

評核標準側重口才 忽視人才多元化

但其實,對人的結構特徵、成長背景稍有認知的人,特別職業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看問題就不應這麼簡單和短視了。說話能力較高的人,一般是左腦比較發達的,因為左腦主管語言和推理,較能表達自己,在面試這類關頭當然比較佔優。但不少右腦發達的人,智商會較高,記憶力較強。而且右腦主管空間認知感覺和感性思考,有較強的音樂天賦。此外當然還有性格的因素。內向的人較內歛和羞怯,較不適合在面試這種「限時動態」的處境下披荊斬棘。人才?就看你想要什麼了。

其實,只要有公開試,真正的人才也不輕易走失的。如果不是,著名小學一定盡攬天下英才了,一直讀下去,個人表現一定逢人過人,逢關過關的。不要說DSE這類「小兒科」的公開考試,即使大學學位也應是囊中之物,進而日後在社會中必會路據要津,成為不同範疇的精英人物了。但事實卻非如此。比如不少學生在小學成績甚佳,可是到了中學就落後於人了。也有過不了DSE這關的,不要說進大學了。這就說明人才其實是多元化的,不止口齒一途。何況人的性格發展,成熟程度先後不同,有的要很後期才「開竅」。如果在小一的時候給一些庸俗功利的評核標準淘汰了,失敗的可能不止是學生自己,也包括樂於用「目測」淘汰人的學校,也包括整個社會。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據說在兩歲時才懂說單字詞,後來說話速度也很緩慢,令他的父母很擔心。他還有一種古怪的習慣,想對人說話,必定用很小的聲音對自己說幾次,直到有信心時才大聲說出來。很顯然他是不擅詞令的。我很相信,愛因斯坦如果面試香港的小學,即使逃得過目測,但最終還會被禁止取錄的。

內向的小孩未能有效表達自己,面試表現相對而言便略為遜色了。(Pixabay)
內向的小孩未能有效表達自己,面試表現相對而言便略為遜色了。(Pixabay)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世說新語·言語》記載了一個故事:孔融小孩時聰明穎達,談吐得宜,很多成年人都很欣賞。但當時有一個太中大夫名陳韙的很酸溜溜,他說孔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時候雖然聰明,到長大了就未必是這樣。這引來孔融的回應:「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意思是說,我想陳大夫你小時一定很聰明喲!孔融「寸嘴」,把別人的譏諷來個「翻盤」。這則記載想表現孔融的聰明和急智,把一個成年人也給玩弄了。但細心想想,「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不一定不正確,而且可能性也會很高,陳韙的質疑也非全然無的放矢。

只是香港這個功利社會沒心栽培真正的人才,家長也非一定是仰慕名校的育才之道,或許所重的只是一個名校學生家長的光環,所以造就了名校的市場價值,連一些很草率的發現標準也視為金科玉律了。小一淘汰,連精英也一併淘汰了,也不是什麼稀怪的事情。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