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投資高收益債,明智嗎?

問題是,投資者選擇這些較高風險的投資時,正正是它們回報最低的時候(雖然比其他投資更接近 return target),亦是投資者承受額外風險的回報(incremental risks versus incremental returns)最少的時候。最有趣是,這些投資,對同一批投資者來說,在息口環境較高的時候,會選擇敬而遠之的,卻正正在最不該買的時候,大手入市。
編按:本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低息環境高回報陷阱〉。
 
一般投資者都希望能獲得平穩的回報,因此,會在全球低息的環境下購入一些高息產品。事實上,在低息環境時,坊間往往會出現多些高收益(high income)的投資產品,一般以財息兼收(有資本增值,也有利息收入)和穩定性為招徠。打個比喻,可能這些產品會有約7厘利息,而且每個月有穩定派息;驟眼看來,7厘不是很高的回報,於是投資者也覺得放心,希望能穩穩陣陣地收取這7厘的利息。
 

賺多一兩厘 承受額外風險

 
不過,投資者往往忽略了接近零息的環境下(就算30年的美國國債也只有2厘多的回報),穩定的7厘其實已經是非常高。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這些高收益產品恰恰會帶來高風險,其實,高息等於高風險。其中一個高收益產品是一籃子的高收益債(high income bonds,或high yield bonds),這是較市場推廣的說法,另外的叫法是非投資級別債(non-investment grade bonds),或是投機級別債(speculative grade bonds,是評級公司對這些債的稱呼),另一種更普遍的叫法是垃圾債(junk bonds);雖然叫法不一,基本上本質都是一樣,就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債券。
 
在低息環境中,有個 return target(收益目標),然後去 reach for yield(追尋回報),其實是最危險的投資方法,亦是每次金融危機中,受最大損失的一群。在低息中找尋高息,然後告訴自己其實不算貪心,只要高一兩厘息的回報,是無視現實——高息就是高風險的。知道高風險,會控制注碼,但自以為可以低風險高回報兩種兼得的,就可能輸身家。
 
通常假設 return target 都是在之前息口環境較高的時候定下來的,又或者投資者停留在以前高息的環境裏;到了現時息口低的日子,投資者要找到符合 return target 的機會減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接受投資可能低於 return target;二就是 reach for yield。
 
當大部分主流資產的價值已炒高,又或者息口孳息率極低,要拿到更高的回報(例如符合 return target),投資者便可能會找一些更冷門(例如樓市高峰時期的車位)、平常少人留意到投資項目、更複雜的結構產品、更有故事性的投資機會(例如賣長遠憧憬的能源和科技行業),這些都是一些 reach for yield 的行為;換句話說,投資者會被迫找一些平常不會碰到的投資項目。
 
這個 reach for yield 的舉動,不單在散戶中常見,對不少機構投資者來說,也很普遍,歷史上常見的例子,包括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它們共同的地方,就是有未來的負債,需要用資產達到 return target,才能有條件兌付。
 

尋找冷門項目 恐得不償失

 
Reach for yield 的問題是,投資者選擇這些較高風險的投資時,正正是它們回報最低的時候(雖然比其他投資更接近 return target),亦是投資者承受額外風險的回報(incremental risks versus incremental returns)最少的時候。最有趣是,這些投資,對同一批投資者來說,在息口環境較高的時候,會選擇敬而遠之的,卻正正在最不該買的時候,大手入市。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黃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