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筆者在此撰文,闡述「明日大嶼願景」對香港經濟、社會和民生等的多方面裨益。筆者並以回歸前的玫瑰園計劃做例子,說明特區政府絕對有足夠財力推展有關計劃,而透過填海帶來的新增土地和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亦可帶來的賣地收入和直接與間接稅收,過往類似發展項目均不會低於相關建造的成本。
政府最近正式向立法會申請約5.5億元撥款,為「明日大嶼」進行相關的規劃及技術研究,文件內容卻令筆者及建測規園界別內的多個專業學會感到頗為失望,甚至是憂慮,擔心研究的方向及內容,是否由當初倡議的「願景為先」及「基建先行」,變成近年許多大型基建及發展計劃都出現的「基建主導」、「工程主導」及「基建單一功能化」。
「明日大嶼願景」一詞首先在去年《施政報告》出現,但其具體內容並非全新事物,主要源於2016年發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研究結果,包括在香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分階段填海興建面積約1000至1700公頃的人工島。
《施政報告》將人工島發展計劃命名為「明日大嶼願景」,而不是簡單稱作「明日大嶼計劃」或「明日大嶼工程」,絕非單純的包裝技倆或宣傳口號,而是要刻意突顯整套發展計劃是「願景為先」。
相對於區內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香港面積其實不小,但只有小部分土地可供發展,其餘多為高山、水塘、郊野公園和島嶼。在臨回歸前通過的《保護海港條例》,基本禁絕了再於維港範圍內填海。在維港以外的近岸填海計劃,往往亦會因沿岸居民反對及交通配套等理由而難以推行。
上述限制令香港近年只能依靠收地、舊區重建,改變土地用途及提高發展密度,斬件式地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這些做法除了需時較長及需要私人業主配合,亦往往無法在同一時段、同一地區,發展一整片面積較廣的土地,令當局難以做到較全面及完善的城市規劃。
「明日大嶼」可一次過為香港帶來最少約1000公頃的全新土地,而且有關用地全屬政府擁有、全部為平地,猶如白紙一張,可供全港市民及不同界別關專業人士發揮創意、集思廣益,作出前瞻性、多元化、以人為本和「願景為先」的規劃及設計。
妹仔大過主人婆
事實上,全球許多知名的宜居、宜業、宜遊城市,都是建基於清晣的願景及前瞻性的發展目標。新加坡早於40年前,已確立以「花園城市」(Garden City)作為其城市發展願景,然後依此制訂各項城市規劃與設計指引,以及相關的技術標準。近年內地的多個新發展區,例如前海及雄安新區,也是先有願景,再做規劃、基建及工程技術研究。
「明日大嶼」的願景和規劃,應是多元、跨專業、具兼容性和可持續性。除了可興建多少個公私營住宅單位及工商業樓面面積,需要多少交通、教育、醫療、社福及文娛康樂等社區設施,還有公共空間、碳平衡與綠化景觀、智慧城市建設,包括人工智能的應用、5G、以至未來的6G網絡配套等等,都應該包含在今次規劃研究之中。
然而,政府的撥款申請文件的內容和編排,對上述願景及規劃元素僅輕輕帶過及放在較後位置,而對人工島配套設施的運輸基建研究則着墨較多,訂明顧問公司須就連接香港島、中部水域人工島、大嶼山及屯門沿海地帶的道路和鐵路,進行區域性運輸研究、工程技術行可性研究及相關的環境評估,予人「妹仔大過主人婆」的感覺。
筆者完全明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要做到「基建先行」,目的是避免重演近年部分新發展區的規劃失當問題,確保人工島的交通基建及社區配套,可與房屋項目同步落成,以免首批入住居民淪為「開荒牛」,業界對這個原則是支持的。我們關注的是,「基建先行」會否變成「基建主導」,會否令本應「以人為本」的「明日大嶼」人工島,變成另一個「以橋為本」、「以路為本」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
政府從過往規劃失當汲取教訓
本文開首提到玫瑰園計劃,不少市民現在或會以為該計劃是前港英政府在臨回歸前匆匆推出,但其實早於30、40年前,筆者初出茅廬在政府工作時,已開始就啟德機場搬遷對土地用途、價值,以及附近用地的發展潛力進行評估。
可惜由於當時回歸在即,港英政府未有就啟德發展區進行全面和完善的規劃。再加上之後的經濟及樓市起落、政策的反覆轉變、《保護海港條例》的嚴格限制等,導致啟德發展區只能斬件式、見步行步地發展,包括在缺乏配套下興建郵輪碼頭、因土地及房屋短缺而中途提高發展密度等,整體缺乏一個清晰、前瞻性的願景。
另一可作對比的是西九文化區發展。該區大部分土地都是透過填海得來,雖然其具體規劃仍有不善之處,落實執行時亦出現過不少轉折,但通過多輪的公眾參與活動及公開設計比賽,起碼能夠凝聚社會共識,確立將西九發展成香港文化地標及世界級文化藝術中心的願景。
「明日大嶼」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肯定大於啟德發展區及西九文化區。希望政府從過往的規劃失當事例汲取教訓,虛心聆聽不同專業人士的意見,以更有創意的方式推展相關規劃研究,讓「明日大嶼」成為香港人在未來30年、50年都引以為傲的地標城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