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經濟體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滯不前,除了因為人工上漲外,人口結構改變亦是重要因素。以日本為例,老人愈來愈多,年輕人卻愈來愈少,形成一個倒三角分布。換言之,如果沒有外勞,勞動力將會慢慢萎縮。在勞動力萎縮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甚至衰落。現時有不少經濟體都面對勞動力萎縮的問題,例如日本、香港、歐洲國家等。
但一些經濟體勞動人口不斷增加,相信在未來20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仍然可以保持。大部分東盟國家和回教國家的人口分布形成一個三角形形態,勞動人口佔大部分,老年則佔少數。美國情況較為特別,從美國的人口分布圖可見,在未來10多年至20年間,退休人口仍會少於勞動人口,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移民政策吸引大量海外移民。
中國現時的人口結構相信應該可以支撐10至15年,15年後退休人口將高於勞動人口流入數量。但基於中國人口眾多,外來人口輸入的方法難以應用在中國。中國現時的狀況與九十年代的日本不同,雖然同樣面對人口結構問題,但當時日本經濟發展成熟,中國經濟卻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的人均GDP大概是9000美元,距離美國的人均GDP約6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距離。
發展品牌經濟
中國面臨發展的樽頸位,如果中國經濟要在勞動人口萎縮下保持穩定增長,我認為有三個方法:
1)把勞動密集的經濟轉型為資本密集,例如金融業、保險業等,現時中國狀況而言,這些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發展品牌經濟,中國在未來15年必須把簡單勞動力投入轉為品牌經濟,改善產品素質,把品牌提升至名牌,利用產品的品質及品牌吸引顧客。參考法國的經濟發展,法國同樣面對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便選擇發展品牌經濟,建立各個美容服飾名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購買。
3)取消戶籍制度。一個地區要成功發展,必須有大量人才配合,創科及服務業的高級人才在各省市也不一定有足夠供應,現時中國的戶籍制度令居民到其他地區工作的意慾大大減低,居民到其他地區工作並不能享有任何社會福利,人才分散在不同地區,反而令中國經濟發展沒有突破。取消戶籍制度後令居民在每一個地區工作都可以享有社會福利保障,促使他們到其他城市工作,在勞動力下降下提高生產效率。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