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談到道家養生文化中的飲食宜忌,今期略談中國各地各民族的飲食特色。
飲食,在悠久的中國文化歷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形成了獨有的飲食文化,如飲食原料的選擇、相配、色、香、味、美、形的加工、飲食器具等,都有着傳統的歷史與地域的類別,並各具特色。
少數民族各有特色美食
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其中有五十多個民族),故在飲食習慣上,除漢族最具影響的魯、粵、浙、閩、京、滬、蘇、徽、湘菜外,藏族所食以糌粑、青粿、酥油等為特色。蒙古族所食以羊酪、馬奶、烤羊腿、麵食為特色。維吾爾族所食以「抓飯」、羊肉串、奶餅、奶茶等為特色。
朝鮮族所食與漢族相近,且兼有日本風味。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食俗是依照教規而定,飲食特點以清真菜為主,如涮羊肉、烤羊肉串、羊肉抓飯、羊(牛)雜湯、黃米棗糕、羊肉水餃、蛋散、核桃酥、薩奇馬、燒餓、滷鴨、羊肉泡饃等等。其他少數民族,居於山區者居多,許多少數民族長於狩獵,以稻米、玉米、芋、獸肉、江、河魚類為食。
飲食養生與療法有講究
飲食為人類生存、延續、發展之首要物質,也是人類進步的物質基礎。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逐漸形成的飲食文化,豐富了飲食觀念、飲食養生、飲食療法、飲食藝術、飲食理論、飲食烹飪、飲食菜系等。飲食文化也就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內容之一。
下期續談飲食營養物質的利弊,敬請留意。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