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埔洞梓的慈山寺,自2015年4月正式開放,至今已接待百萬人次。寺內巨型觀音像底座的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5月1日正式開放參觀,展出100尊佛、菩薩等的造像及敦煌手抄經卷。筆者適逢其會,有緣參觀了慈山寺及佛教藝術博物館,享受了一次難得的洗滌心靈之旅。
看破生死流轉 方得自在清淨
慈山寺入口處稱為「虎門」,參觀者須經曲徑走向山門。參觀者入寺,得先看一段3D短片,對慈山寺的建築和理念有一個初步了解。
在導賞義工的帶領下,這次參觀由位於鐘樓下方的地藏殿開始。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地藏菩薩,在中國人心中早已是「紓生慰死」的象徵。在日本,地藏菩薩更變成土地、生產、嬰兒等的守護神。可見中日民間對地藏信仰的重視。地藏菩薩左手持珠,象徵慧光普照;右手執錫杖,錫杖上端有四股十二環,象徵四聖諦(苦、集、滅、道)及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提醒眾生應當看破生死流轉,方得自在清淨。
義工表示,錫杖在古印度確有其實用功能,首先是持杖點地,地面震動令蟲蟻走避,可免腳踏到誤殺生靈,這與後來弘一法師每次坐藤椅,都把椅子搖幾次,慈悲心是一樣的。其次是可以當作傍身武器,因為古印度不少地方仍有猛獸。第三是走路時錫杖頂端的環會發出響聲,善信便知道僧人在化緣。
饒公親題牌匾 緬懷一代學人
山門是慈山寺建築中軸線的起點,兩側有青銅鑄造的金剛力士護持。義工說,這兩尊金剛力士的形象,源自日本奈良的東大寺。踏入山門,寓意放下貪、嗔、痴三毒,進入解脫之門。順帶一提,慈山寺內「解脫之門」、「不二法門」、「一生補處」等多塊牌匾,均是已故饒宗頤教授所題,欣賞匾額書法,緬懷一代學人風範,此行亦算「緣起甚深」了。
穿過山門,拾級而上便是彌勒殿,又稱天王殿,殿中供奉的主尊為隋唐時期風格的彌勒菩薩,而非日後「大肚能容」造型的彌勒佛。彩繪衣飾的四大天王(即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分列兩側,栩栩如生。
與彌勒菩薩背向而立的,是手持金剛杵的護法韋馱菩薩,面向大雄寶殿,寓意護持佛法,故此殿懸掛「韋馱殿」牌匾。
大雄寶殿為佛寺的主殿,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及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伽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分列左右。三尊佛像造型相似,分別只是所結手印不同。例如代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手結阿彌陀佛定印、釋迦牟尼佛手結禪定印,藥師佛則手持藥缽。
觀音像前水盂 參觀者可供水
由普門(觀音殿)至70米高的巨大觀音像,有一條筆直的「慈悲道」,觀音像由青銅合金鑄造,外面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右手持智慧寶珠,左手持浄瓶,俯視芸芸眾生。觀音像前有一個青銅大水盂,名「千處應」。由於寺內不設香火供奉,參觀者可由供水處用木砵盛水,走過慈悲道,把水倒進水盂,完成「供水」。
雙手捧着盛滿水的木缽,走這一段「供水」之路並不容易,筆者起初戰戰兢兢,生怕水溢出滴在路上便失禮,心中默誦《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果然便滴水不漏,順利「供水」。無他,「靜而後能定」也!
供水完畢,重頭戲自然是參觀觀音像底座的「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該館面積約 24000 平方呎,館名為李嘉誠居士親題,參觀前播放的短片,亦提到李居士喜歡的《金剛經》偈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教文物瑰寶 展示傳承特色
博物館5月1日起正式開放予公眾預約參觀,館內收藏告了100尊佛、菩薩造像、經柱等藝術品,並將輪流展出43卷敦煌手抄經卷,包括唐玄奘法師所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館內更藏有泰國皇室寺廟所贈、用巴利文刻寫在貝多羅葉上珍貴的《貝葉經》。
今次展出的佛教藝術珍品,來自中國、日本、柬埔寨、印度等,歷史跨越千年,包括貴霜王朝時期的犍陀羅文化、北齊、唐朝時期,明、清以迄民國時期都有。展示了佛教三大傳承(漢傳、藏傳、南傳)的特色,同時,導賞義工亦娓娓道出佛法與不同文化融合的故事。
細心的參觀者可能留意到,博物館連擺放展品的位置也有講究,近門位置放置的是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四大天王的造像,內進依次是羅漢、菩薩,裏面則是造型各異的佛像。參觀者依次參觀,步步思考佛教修行目標的同時,步步精進,如此,參觀亦不啻為一次禪修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用的玻璃透光度極高,無論用手機或照相機,不用偏光鏡都可拍出清晰無反光的照片,唯拍攝前切記關掉閃光燈,否則工作人員會立即勸止。
參觀完佛教藝術博物館,肚子也餓了。慈山寺的齋堂一般不對外開放,今次獲特別安排享用了一頓午齋,實在非常感激寺方的安排。
前往慈山寺,除了自行駕車和乘搭新界的士外,亦可在港鐵大埔墟站乘搭20B專線小巴,到洞梓下車,步行10多分鐘即達。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