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細節消失

細節在文學作品裏,是描繪人物的重要一環,細節寫得詳盡,可以突顯人物的性格,更不要說在事件發展中和對社會環境的描述了。沒有了細節,文學作品就缺少了生動和真實的感受。

未說細節之前,先說一件陳年舊事。現在被稱為中壯年的一代,當年很多都是看《中國學生週報》的小伙子。後來這些小伙子中,有不少去到台灣求學。在求學期間,還時常聊起當年閱報的情景。有個小伙子說,他記得當時該報會把一些外國明星的譯名,用諧音來加以改成好笑的名字,比如瑪莉蓮夢露,就戲稱為馬蹄檸檬露。另一小伙子說,其實用國語來發音的電影明星名字,也可以用諧音來戲稱,他以香港譯作格力哥利柏的男星為例,這位明星在台灣的譯名是葛雷哥萊畢克,就可以戲稱他割來割去割屁股。

之所以先說起這段陳年舊事,因為最近看了一部老片,就是由格力哥利柏主演的《麥克阿瑟》,在影片的後段,是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還未看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便離世。那個時代還沒有電視,所以麥克阿瑟這位五星上將,是透過收音機來聆聽羅斯福出殯的實況報道。從電影中,觀眾也可以聽到馬車的馬是什麼顏色、鮮花放誰那邊等等細節。

觀眾追劇只關注情節發展

這些細節,讓我想到,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細節的描述逐漸會消失的原因。因為播音劇已經從廣播裏消失,就算有,也沒有了細節的描述。現代人都看電影和連續劇了,電影和連續劇如果考究的話,那些細節都會出現在熒幕中,但有哪位觀眾會留意那些細節?觀眾急着看的,只是劇情的發展,如果注意細節的話,那也是粉絲們留意他們偶像穿着的服飾而已。

怪不得如今很難看到有描寫細節的新聞故事,更別說描寫得出色的了。現今流行在手機上閱讀,只求快速知道結果或結局就好,誰會關注細節?所以在這個一切講求速食的時代,流行的故事或者可以稱之為小小說吧,都是篇幅力求簡短的。

沒有了細節,文學作品如何能稱為成功?細節在文學作品裏,是描繪人物的重要一環,細節寫得詳盡,可以突顯人物的性格,更不要說在事件發展中和對社會環境的描述了。沒有了細節,文學作品就缺少了生動和真實的感受。

小處着眼專家也難找毛病

記得有次聽演講,講者說起資料搜集的重要性,指出他在拍一部和單車賽車手有關的短片時,借來了一件車手的上衣,後來發覺,這上衣是在室內練習時才穿的。那麼,可以穿到室外騎乘時穿着嗎?答案經專家指出是可以的,講者就安心開拍了。這就是細節,資料搜集的重要,就是不要讓專家找出相關細節的毛病,以免拍出來「漏氣」了。

其實,細節不只是文學作品的必須,在任何行業中,細節也是重要的。所以才有管理學上的細節管理出現。假如工人不重視操作的細節,做錯了就難以挽回;假如產品開發未曾注意到細節,開發出來的產品,更是會出現瑕疵;做老闆的,假如沒有一套詳盡的戰略和管理細節,如何管好員工讓產品順利銷售?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凱撒大帝說:「在戰爭中,重大事件幾乎都是小事造成的後果。」電器製造商惠而浦的創辦人曾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不重視細節的話,看來是難以在各行各業中有成就的。不是嗎?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