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昌著《紀念辛亥革命成功一百周年:緬懷孫中山澳門革命摯友飛南第》(澳門:澳門國際研究所,2011年)是介紹飛南第(Francisco Hermenegildo Fernandes)與孫中山革命事業關係的專著,這位澳門土生葡裔人士是孫中山在香港讀書時結識的朋友,1883年起曾在香港的高等法院當過傳譯員,為期長達兩年半。飛南第的母親是華人,他自己亦通曉幾種中國方言。
深厚交情之淵源
著者指出,邀請孫中山到鏡湖行醫的是當時鏡湖醫院以盧九為首的一批領導人。飛南第所創辦《鏡海叢報》的葡文版Echo Macaense,曾兩次刊登題為「春滿鏡湖」的告白,介紹孫中山在鏡湖醫院贈醫以及在澳門其他地方行醫的情況。據葡文資料,孫中山曾托飛南第替他申請醫生執照。飛南第來自印刷世家,其家族在1855年已創立一家商務印刷公司,並且替澳門政府印刷刊物,《鏡海叢報》這份中葡文周刊則始自1893年7月18日。在創刊號上,當天即以「鏡湖耀彩」為題介紹孫中山憑著他高超的醫術在澳門醫好了6位病人。
著者推斷,孫中山於1890年撰寫的《上鄭藻如書》,最早是在《鏡海叢報》上發表,半個世紀之後,1947年再被《濠頭月刊》刊登出來,但因《鏡海叢報》缺失了數十號,至今未見原件,葡文版Echo Macaense則有關於《致鄭藻如書》的報道。從現時所見資料足以說明,該報的中葡文版是最早報道孫中山第一次革命起義情況的報紙,「不單此,亦是敢於高度讚揚孫的領導才幹的報紙。」
著者在此專著的末後兩節,分別以「國父救命恩人」和「永恆的友誼」為題,闡述了飛南第與孫中山的深厚交情,結論強調「當時在澳門只有飛南第是真正公開支持他搞革命的知己」,「這就是為甚麼要在慶祝辛亥革命成功的同時,緬懷飛南第這位孫中山的澳門革命摯友了。」
這本專著之中,加插了大量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照片、文件和報刊影印資料,相當珍貴,可供進一步參考和研究。著者霍啟昌教授是港澳史專家,曾與張磊、盛永華合著《澳門:孫中山的外向門戶和社會舞台》(澳門:東方文萃,1996年),以及在1997年廣東社會科學院出版的《學術研究》發表過一篇分析飛南第的文章。《紀念辛亥革命成功一百周年:緬懷孫中山澳門革命摯友飛南第》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專著,由於以小冊子形式出版,較易為學界忽略,這是筆者撰文加以介紹的原因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