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談到學習是人腦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知識不是從外部輸入的,而是通過人的活動,在人的腦子裏面形成的。又回到前面提到上海教育家尹后慶的話:「學習像吃東西,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吃。」換句話說,像吃東西一樣,要學生主動去學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教的學的 大不一樣
這句話說來容易,也很中聽,但是實際做起來卻並不一定容易。筆者多次提過:學習是人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人類設計出來的系統。就學校教育而言,那是我們認為學生需要的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這樣的環境、內容與過程,並非學生自己選擇的。但是我們認為學生非要通過這樣的途徑不可。基本上,學生在傳統的學校裏面,只能是被動地學習。
我們會說,這是難免的。學生自動的學習,是有限度的。前文提到的文字、數字、音符……都不是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習得」)的。許多前人發展出來的知識與智慧,也是需要一定的過程「傳遞」的。
因此,要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是需要設計的。簡單的是「教學法」,複雜一點的可以叫做「建築結構」(architecture)。為什麼要講究教學法?就是因為教師教的,並不一定就是學生學的。
有一次,一位熱心的女士,帶着幾個小孩,到中國經濟比較落後的農村,孩子們很有感受。這位女士就嘗試在幼稚園放映她拍下的照片。十幾分鐘以後,她問全班,你們有問題嗎?一名幼兒舉手:「那會動的金色點子是什麼?」原來那孩子從頭到尾最有興趣的,是那位女士用以輔助講解的激光點。台上講的是一回事,台下注意的是另外一回事。
這種情形,其實在普通的課堂也經常出現,我們裝做沒事而已。筆者在中學教過學術成績較差的班,下面學生有打瞌睡的、有在枱底看小說的;也有課堂秩序非常好的一個班,學生彷彿都很聚精會神,但是腦子開小差、發白日夢的,比比皆是。到了大學,學生人手一部手提電腦,更是各自在忙自己的事情。
教學法,首先就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是所謂引起學習的動機。也就是說,讓學生學得有興趣、有效。概括來說,就是要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
請想一想,我們常常說學生的學習生活不愉快。而且這是許多家長把孩子轉到國際學校的主要原因。問問那些轉進國際學校的學生,也覺得轉校以後,愉快了。再追問為什麼,通常的答案是:「因為我喜歡的,都有機會學。」可以這樣解讀:愉快,不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因素,而是在過程中學生是否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也就是說,學生是否成為學習的主人,即主動的學習者,是愉快不愉快的分水嶺。
學習主動 積極愉快
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把孩子的課外時間,排得滿滿的。照說應該都是非常生動活潑的音樂、舞蹈、美術、體育……但是孩子並不開心。為什麼?因為那些不是他們自己追求的,事先也很少有家長努力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要學這些。於是,孩子就變成了被動的學習者。替他們安排得愈是「豐富」,他們就愈勉強、愈苦惱。其實,孩子可以同時學很多東西,他們學習的能力,往往超越我們的想像。關鍵是,他們不是這些學習項目的主人,不是主動的學習者。就像擺了滿枱的山珍海味,他就是不想吃,因為不是他希望吃的。
學生的功課負擔,主要是家庭作業的量,是東亞這些「筷子文化」的社會共通的頭痛問題。內地把「減負」(減輕負擔)看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內地的教育工作人員很多都不抱很大的期望。他們擔心「減負」騰出來的空間,很容易被家長拿來增加種種補習。但是真正值得擔心的,歸根到柢,也許是學生對於家庭作業的主動性。在香港也不難看到,學生對於不感興趣的功課,會做得很慢、很勉強。其實與功課的量沒有直接的關係。
前線的教師也許會感到困惑。學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難要求每一樣都有趣。他們會覺得,有些「規定動作」,是非要強逼一些不可的。這也許正是研究教學法的要點:動機是如何來的?興趣是如何來的?枯燥的內容如何讓學生覺得有意義,樂於學習?
但是,細細看一看,學生課程的內容,枯燥的不是大部分。而傳統看來是枯燥的,也可以用有趣的方法。本欄多次介紹的謝錫金的中文「創意教學法」,其中把本來是非常枯燥的「背默」,轉為讓學生按照主題去搜尋和建構自己的詞彙,馬上就把學生放在「主動學習者」的位置上,變成了字彙的主人。學起來,又多又快。這裏面的訊息是:教學的創意,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追溯到學習的原來目的(例如字彙的累積),因而重新思考使用的教學法。
香港的前線教師,有着許許多多的教學創新,很自然而又巧妙地讓學生有效、迅速地學習,學生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是主動的學習者。研究教學法,加入把這點看成是基本的出發點,也許會事半功倍。
增加選擇 刻意留白
但是引起動機,只是促成「主動學習」的第一層次。第二層次,是選擇──給學生選擇。假如在「規定動作」之外,學生可以有超過一個可能性,可以選擇,這會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有點像到餐廳吃飯,不是只有一種套餐,而是有幾個套餐,又或者可以有多種配搭,那吃飯的就會感到自己受到尊重,覺得最後的選擇在自己。學習也一樣,有得選擇,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積極因素。這在大學,已經是普遍的現象。
大者學生可以在很多的課程裏作選修;小者在課程末尾的考評,學生可以在數種可能性中選擇其一。在中小學,其實也不難做,不過一則教師也許沒有想到,也沒有人去策劃,二則增加選擇,也許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會覺得「麻煩」。
即管如此,增加學生選擇,已經在許多學校發生,證明並非不可行。
促成「主動學習」的第三個層次,是「留白」──讓學生有自己塑造學習的空間。也就是讓學生可以定下自己的學習目標與方向,自己去探索學習的途徑,自己去制訂和承擔學習的成敗與得失。筆者曾經有一位學生,是模型的「發燒友」,尤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艦隻,非常有研究,甚至在有關刊物發表文章,那時候還只是中四。最近又聽到一位學生,成績不好,但是酷愛航空,夢想自己可以成為飛機工程師,得到校長的支持,終於意願得償,在北京攻讀航空工程。這些都不是正規課程的內容,假如沒有刻意的空間,他們的美好意願就會被埋沒,他們的才能就會被浪費掉;更重要的是,他們也許一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在香港學校的環境裏面,不能說沒有「留白」。我們還是出了不少出色的運動員、音樂家、設計師、作家,也逐漸出現一些科技方面的奇才。有些是自己不顧環境的限制,努力脫穎而出;也有些不得不歸功於學校,騰出空間,在正規課程中允許缺失。
把香港學校裏面這些促成「主動學習」的例子,收集起來。我們對香港學校的觀感,也許會大大改變。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