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那年,魏斯的懷鄉寫實主義畫集為李志清打開那扇立志當畫家的窗。在二哥的鼓勵下,他面試漫畫助理,自此投身漫畫行業。然而,天賦才華不甘被定型,李志清國畫、油畫、水彩畫樣樣皆能。
主打中國歷史題材
畫了近40年的漫畫,李志清對漫畫有一套自知之明。他認為漫畫家要自知,懂得取捨:「漫畫是一種商品,要考慮市場,不是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入行兩年後,李志清已經擔任主筆。後來機緣之下,獲日本編輯聘請繪畫《三國志》漫畫。日本編輯別具慧眼,將李志清定位為中國歷史題材的漫畫家。
果然,其後李志清的《三國志》、《孫子兵法》等創作大受歡迎,從而確定了未來的發展路向,亦為他打開日本市場。後來為金庸小說繪畫封面,也是由日本出版社穿針引綫。
有讀者或質疑歷史漫畫未能忠於史實,李志清說來難掩無奈。他坦言,月刊漫畫的工作量大,交稿有壓力,若要在有限時間內出版,漫畫的全面觀感如情節、畫面、節奏更為重要。
然而,李志清亦非常重視事前的資料搜集,他和助手曾親身到訪長江三峽、赤壁、西安等地,為籌備創作《三國志》考察。
淺絳山水 武俠寄意
漫畫創作以外,李志清對於美充滿執着和追求,驅使他學習素描、油畫、中國書法和國畫,為現時主要投入的藝術和視覺藝術創作打下基礎。
李志清30多歲時開始習國畫,起初師從關應良。浸淫國畫20多年,多畫淺絳山水,筆力渾厚,揮灑而就。李志清平日尤喜書法,謂之「氣功」,可以內定。他認為,繪畫需要構圖,書法則可讓心靈完全沉澱其中,達至內觀的境界。
作畫貴在立意,傳統文人山水畫凝聚了文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而李志清則托山水畫表達武俠精神。「武俠的俠是一種墨家精神,見義勇為、俠義心腸;而武則是一種技能。如畫作僅僅只是表現出官感刺激,算不上是一個很好的高度,要表達出俠的精神方算佳作。」
有時,李志清會將金庸筆下故事化作一幅立軸:遠景是苗人鳳和胡斐在懸崖對峙,近景是苗若蘭手抱嬰兒小衣小鞋,《雪山飛狐》的結局躍然於紙上。或雪山肅殺,或大漠孤煙,或草原無垠,配上人物後,李志清的畫帶領觀畫者走進金庸的武俠世界,意蘊悠長深遠。
靜心觀察 渾然天生
李志清擅長水墨畫,並融會到不同的主題上。他曾將80年代的香港生活結集成畫冊《人散後 一鈎新月天如水》,透過速寫、漫畫、水墨畫等,屋邨、圍村、水上人家、鬧市街景躍然紙上。李志清亦熱衷於不同媒介上創作,按着木紋繪畫山川河流;順着宣紙的纖維,勾勒雪山風景,渾然天成,別具意趣。
注目,觀察入微;繪畫,抒寫聯想。李志清的生活離不開畫簿和畫筆,偶然也會旅行寫生:「繪畫歐洲的風景,用水彩表達輕靈的感覺;繪畫中國的山川,便用水墨畫表現氣度和意蘊。」他曾將旅行時的速寫,配上自己的感悟,出版速寫散文集《深刻的注目》,「生活匆匆而過,許多人總是低下頭而忽略身邊的人與事。若我們靜心觀察,一個細節都會為生活帶來感動。」
原刊於《商薈》,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