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如何開始的

關於學習,尤其是學生的學習,大概有幾個問題是要經常問的:學習的內容:學些什麼?學習的原因:為什麼要學這些?學習的目標:怎樣才算學會了、學得好?學習的過程:學生又是如何學習的?

本欄曾經多次介紹學習科學。這裏就筆者的認識,換一個家長的角度,介紹一下。由於是簡易版,難免會失諸粗疏,還請讀者中的專家指正。

根本原理 人腦可塑

關於學習,尤其是學生的學習,大概有幾個問題是要經常問的:學習的內容:學些什麼?學習的原因:為什麼要學這些?學習的目標:怎樣才算學會了、學得好?學習的過程:學生又是如何學習的?簡單來說,學習科學,集中在研究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科學,最根本的是兩句話:人腦是可塑的;是人類的活動,在塑造人腦。

這話怎說?有一本書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裏面有很多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例子之一:幾十年前,一名教授因意外嚴重傷腦。手腳癱了、不能語言。他的一名兒子不服氣,讓他像嬰兒一樣,不斷鍛煉,由學坐、學爬開始,逐漸能夠站立;又經過不斷的鍛煉,能夠說話。幾年以後,居然能夠在課堂恢復講課。奇怪的是,死後解剖(當年還沒有磁力共振之類的儀器),赫然原來受創的腦區,依然枯謝。也就是說,是健康的腦區,因為鍛煉而負擔起受創部分的職能。

例子之二:一名兒童,幼時傷了腦,受傷的腦區,應該嚴重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但是孩子一路長大,語言發展卻很順利。一直到小學,卻發現數學學習有障礙。檢查他的腦部,原來負責數學的腦區,代替了本來負責語言的腦區,因此孩子的語言沒有問題。由於語言的學習是先於數學學習,因此相安無事,直至年紀稍大,要學數學,原來用來學數學的腦區,卻讓語言的功能「霸佔」了,因此數學學習反而有了障礙。

筆者家裏的菲律賓家務助理,工作了30多年,年前忽然中風,右手右腳難以動彈。經過治療初愈,在療養院的時候,護士對她說:「原來的那些腦細胞,已經死了;你要多活動,讓其他細胞盡快學會動你的手腳。」有一位朋友,專業人士。有一次小中風。腦科專家檢查之下,頗為吃驚,因為腦細胞很多已壞死,然而,許多應該沒有了的功能,竟然一直都在發揮作用。

腦區受創 自動走位

這類情況,在專家看來,已是日常知識。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人腦其實一直都是這樣,只是人類以往對自己的腦,認識不夠,以致會有歷久的誤會。

以上是通過腦創傷,知道各腦區的運作,也從而知道腦的自我訓練能力,像打球一樣可以「走位」,從而服從人類活動的需要。

這種自我訓練,其實經常不斷在發生,不必等到有創傷。只不過是科學家通過創傷,才看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現象。平常發生的,有刻意的,也有不在意的。刻意的,我們往往就稱之為「教育」、「鍛煉」、「培訓」……不在意的,我們稱為「習得」,英文是acquisition。

先說不在意的學習。嬰孩出生的時候,呱呱落地,周圍的事物,看到的、聽到的、觸及的,很多很多,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是雜亂一片,毫無意義。什麼叫「意義」,也就是對他們的生活,沒有關係──不對,是他們沒有感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是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生活,逐漸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某些「概念」。首先也許是觸覺,碰到媽媽的乳頭,或者奶嘴,知道要吸;吸了才能不餓。這其實已經是他們的「概念」,也就是「知識」。雖然用嘴吸取也許是天性,但是在客觀的世界裏可以吃飽,就如其他動物的覓食,那是一個「學習」過程,雖然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學習」。

嬰孩聽到很多聲音,但是沒有意義。逐漸地,他們知道這是人的聲音,還可以進一步分辨這是媽媽的聲音;再進一步,這是媽媽開心時候的聲音,這是媽媽不高興時候的聲音。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一大堆聲音,分辨出「人聲」、「媽媽的聲音」,這些聲音都變得有意義了。這些都是嬰孩腦子裏逐漸形成的「概念」,也就是他們的「知識」。學術一點說,這也是他們給周圍的事物賦予意義的過程。筆者認為,這是人類「學習」最基本的定義。

學習原理 嬰兒明證

還有,這些活動,開始幾乎完全是被動的,大人不提供喝奶的機會,嬰兒就不會有吸奶的活動。嬰孩的活動會變得愈來愈主動。餓了會哭。哭從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逐漸演變成為一種主動的「表達」、「告訴」。開始是餓了、尿了、痛了,就哭。後來,周圍黑了、孤單了、被蟲叮了……也會哭。慢慢地,他們會懂得,哭可以換來照顧,換來溫暖,換來舒服,換來食物……就變成一種「訴求」的工具了。是有所「求」的「訴」。再大一點,就也許會利用「哭」作為交換,因為經驗告訴他們,大人最怕你「哭」,「哭」可以是一種手段,也就是香港人說的「扭計」,等等。這些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的「學習」,是「不在意」的學習,稱為「習得」,以有別於精心設計的「教育」。

嬰孩時期的學習,大部分是不在意的。家長往往擔心嬰孩能否盡早走路、盡早說話。其實都不是需要努力訓練得來的,這些能力成熟的「遲與早」,並不是學習「成與敗」的標誌。

這些學習,也是總體的。「媽媽」,不光是聲音,還有媽媽的臉、媽媽的氣味、媽媽的體溫、媽媽的脈搏,都是「媽媽」這個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我們說,這個學習過程是「整體性」的,holistic。而不是分開聲音、臉孔……是嬰孩整個人沉浸在媽媽這個「客觀事實」之中,形成媽媽這個概念。我們把媽媽分割成聲音、臉孔……等等元素,是因為我們受了學術話語的分析性習慣影響,似乎非要把事情分拆成一個個元素,就不算理解了。其實學習基本上都是整體性的。

在歐洲,有一個Implicit Learning的嘗試,把「不在意」與「總體」兩個概念合在一起,創造有利於特定學習的氛圍與環境,讓學生有最有效的學習。

當然,也有媽媽的情感,而且是嬰兒感到最深刻的。媽媽與家裏的家務助理(比如說菲律賓「姐姐」),也許都與嬰孩交往密切,但是嬰孩會有不同的情感感受。甚至爸爸與媽媽,嬰孩都會感到親切,但會是不同的情感。

上面幾段話,其實是學習科學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學習是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學習是在有實際意義的活動中發生的;學習往往是不在意的;學習是總體性的;最深刻的學習,是人際的交往。

但是以上只是不在意的學習,習得。有很多的學習,是刻意安排才會發生的。首先是符號──字母、文字、數字、音符──都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符號,需要人類一代一代地傳遞,孩子不可能通過生活自然習得。不能掌握這些符號,就難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這也許是教育的起點。

以後數周,將會將這些原理,再逐一剖析。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