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的粵語讀音疑惑

小弟會疑惑,這些年來,不想「教壞細路」的同時,是否有令部分人對廣府話的發音更無所適從,甚至有時更是誤人子弟呢?

編按:NowTV首席主播李臻為黃樹堅老師的學生。

中文向來不是小弟母校拔萃男書院大多數學生的強項,不過多年來學校其實出過很多有份量的中文科老師,例如康有為的侄兒康同家老師、做過小弟班主任的沙田區議員程張迎老師、和花了很多心力鑽研粵語的黃樹堅老師等等。

細讀黃老師幾本有關粵語的著作一會,已啟發了小弟很多很多。小弟出道從事電子傳媒20多年,工作一直和粵語息息相關。無論是當記者或主播,粵語讀音都要字正腔圓,不能有懶音之餘,亦不可有半點偏差。從前工作過的電視台,當年更視讀音為神聖領域,一定要死跟正讀表和前輩定下來的音調,些少偏差都可能有或大或小的後果。之所以那麼神聖,有前輩解釋是因為「很多人在收看」、「影響力很大」、「讀錯字」會「教壞細路」等等。當然,也是害怕收到投訴信吧。

新聞正音意義何在?

小弟作為幕前人,自然必定要緊跟指引。然而這麼多年來,心裏卻一直有個頗大的疑問,就是電台和電視台沿用了這麼多年的所謂粵語正音,為何仍然主要局限於電子傳媒的主播和記者的VO(註1)中出現?為何只是看和聽新聞時才聽到這些讀音?事實上很多記者主播私下也不會以這些讀音和別人溝通,只不過是報道時要基於所謂「正音」才這樣讀字。香港普通市民平常根本就不會這樣說話。甚至去深圳或廣州,也不會聽到有人這樣說廣東話。粵語世界就好像被分為「日常讀音」和「新聞讀音」。

如果平常百姓都不是這樣講說話,那麼這些所謂正音究竟意義何在?

就算同一電視台,其實不同時段也有不同讀音。除了新聞和「正字正音」類的節目外,其他節目或廣告的讀音已可能不同。這刻新聞說到「購物」時會讀成「夠」物,然後播出的廣告就已經說歡迎觀眾選「扣」貨品。事實上我們現在也經常網「扣」,根本沒有聽過人說網「夠」。

另一例子是彌撒,新聞都讀成「微」撒,但小弟去教區和聖堂,神父或執事都一既是說「尼」撒。難道他們的宗教儀式的叫法,要由一些從來沒有去過聖堂的人指點嗎?

又例如大腸桿菌,記者要讀大腸「趕」菌,但醫生護士朋友都是繼續說大腸「幹」菌;人們想看金字塔,是買機票去「挨」及,旅行社也沒有什麼人會說「哀」及……比較離譜的例子,是剛入選網球名人堂的中國球手李娜。人家名字明明是讀李「拿」,但以前的體育消息,有好一段時間堅持要讀成李「Nor」。小弟以前很多打網球的朋友都取笑過。

類似例子比比皆是,不過就算是最極端的正音信徒,也不可能在電視以百分百的所謂廣東話正音報道新聞。最簡單的例子是「溝渠」和「斑鳩」兩個詞中的「溝」和「鳩」,如果要跟古時的正音,是要從g音,而不是k音。即是音調和其中一個廣東粗口字一樣讀音。試問以正音讀出這二字,主播會否收到投訴呢?

「鳩」字如果要跟古時的正音,是要從g音,而不是k音。(黃氏《粵語古趣談三編》的內頁)
「鳩」字如果要跟古時的正音,是要從g音,而不是k音。(黃氏《粵語古趣談三編》的內頁)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讀音是生的,人也是生的。事實上,語言出現比文字早不知多少千年。中文或粵語是先有音才後配字。字是跟音走。如果要音跟字走,可能邏輯上已說不過去。老友許楨博士對國學和讀音有些研究,和他討論字跟音走,還是音跟字走時,他就舉例說,書用「余」、「 吾」、「我」來代表自己,而在客家話中,「余」和「吾」是 同音的。古書也用「汝」代表對方,而客家話的「汝」和「你」又是同音。因此只要懂幾種方言,再比對中文字,就會明白中文是先有音,後配字。

黃錫凌《粵音韻彙》是最權威粵音標準?

另外小弟也不明白,為何電子傳媒一直以黃錫凌《粵音韻彙》為最權威粵音標準。一來《粵音韻彙》被不少學者批評過謬誤頗多,二來不說不知,原來已於60年前逝世的黃錫凌老師是外省人。我們這群廣東人,去跟外省人學廣東話正音,想起來已覺得頗為有趣,而現今這些60、70年前的讀音,是否仍完全適用於香港、大灣區、以至所有粵語地區?又是一個頗大的疑問。廣州的親戚們來香港,也不會把彌敦道說成「微」敦道。

說了這一大堆問題,小弟目的也是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我們日常說的粵語,和引起更多有關粵語的討論。如果小弟有任何錯誤,亦希望有高人能指正。沒有人想「教壞細路」,但有時小弟也會疑惑,這些年來,不想「教壞細路」的同時,是否有令部分人對廣府話的發音更無所適從,甚至有時更是誤人子弟呢?

小弟才疏,卑微的願望是,願有天電子傳媒的主播、記者、主持人,除了能消除懶音之外,亦能以更「約定俗成」、更「貼地」、和更像「人話」的粵語來報道新聞和主持節目,能更走入群眾,而不是八股地固步自封。

註1:VO全寫Voice over,即配音。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