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華光師父,培養粵劇新秀──專訪粵劇名伶羅家英

對於粵劇藝術,羅家英的個人取向就是──「堅持」。所謂飲水思源,一路走來,他靠的是華光師父賞飯吃;今時今日,他要回報華光師父,積極推廣粵劇這門本土藝術,並致力培養新秀,期望粵劇能開展出新的天地。

作者補誌: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2019年1月20日正式開幕,並已於12月29日舉行開台儀式,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致辭時以「酸、苦、辛、甘、鹹」形容其百感交集的心情,期望中心可專職發展本地戲曲,她認為定位要清晰,不要添加過多的「鹽份」,導致定位模糊不清。至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則指出全國戲種眾多,期待日後每個戲種都能在此上演,將中國戲曲帶向世界。

本地的粵劇的發展,正面臨推廣與承傳的問題。香港八和會館一直在爭取一個永久的粵劇演出場地,粵劇的發展,演出場地能否作出「全面及永久性的支援」,是關鍵因素。

究竟戲曲中心會扮演什麼角色?它能否在演出場地方面提供足夠的支援,將粵劇藝術的精髓,繼續發揚光大?但願如羅家英所說:「粵劇自身充滿頑強的生命力,我相信這個戲種必能傳承下去。」

2019年1月3日

黃昏時份,我們一行四人,踏進油麻地戲院的舞台,從後台步出的羅家英,清癯儒雅,精神看來不錯。

正在油麻地戲院上演的「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已於1月初開鑼。

這個晚上,演出的劇目是《戰秋江》,藝術總監正是羅家英。

台上的演員正在排練。坐在觀眾席上,我們開始聊起來。

學戲,為了子承父業

羅家英拿起手上的暖杯,呷了一口茶,然後娓娓道來……

他出身粵劇世家,父親羅家權(羅仕乾)有「生紂王」之稱,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可謂一門數傑。

羅家權早年在廣州及四鄉一帶享有盛名。1949年攜同家眷來港定居後,在香港的發展並不順利,演出的機會不多。羅家英在6、7歲時,舉家從灣仔遷往雞寮居住,入讀茶果嶺四山小學二年級,至五年級轉往觀塘官立小學。上學之餘,便隨父習藝,每天都要練習基本功,讀書成績並不理想。

父親期望長子家英能繼承衣鉢,但戲行朋友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粵劇已逐漸式微,不該多製造一個「老青仔」,應讓兒子好好唸書。可是,父親卻認為粵劇是廣東的傳統文化,把這門藝術傳給兒子,便是不忘本。

小學二年級時,他首次踏台板,演的是神功戲,做的是小兵,戲棚就在學校門前。同學都羨慕他懂得演粵劇、唱粵曲、翻筋斗,能登台表演,對他另眼相看。14歲升上中學後,他在大同中學唸了大半年便輟學,在粉菊花門下拜師學藝。1960年,父親把他送到廣州跟隨四伯父羅家樹習藝,至1966年文革爆發後,他便留在香港繼續接受演藝訓練。

他自認醉心舞台,無心向學,除中文科較好之外,英文、數學科都比較弱,音樂、體育科亦不錯。中文成績的優異,也許是因為多讀戲曲劇本之故。

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父親羅家權(羅仕乾)有「生紂王」之稱,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可謂一門數傑。
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父親羅家權(羅仕乾)有「生紂王」之稱,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可謂一門數傑。

目標,當然是文武生

粵劇演員早年分為十個行當,到二、三十年代,演變成「六柱制」。在香港,時至今日,「六柱制」仍然是主要的行當體制。「柱」指戲班的台柱,即是主要演員。「六柱」是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及武生。

文武生是台柱,是一台戲的男主角,自然成為不少戲行中人的目標,羅家英也不例外。

文武生可演文戲,也有演武戲,「文」的,如演梁山伯、賈寶玉;「武」的,如演武松、趙子龍。文中可有武,武中也可有文。《胡不歸》中的武將談情,有何不可?《章台柳》中的落拓書生,也可賣武!

不過,羅家英演武戲較多。至於他較為喜歡演出的作品,則有《英雄叛國》、《萬世流芳張玉喬》、《章台柳》、《活命金牌》、《蟠龍令》、《穆桂英大破洪州》等。

談到粵劇劇本,他告訴我們,現存的劇本有3萬多個,經常演出的也近100齣,其中有文戲,也有武戲。不過,最為一般觀眾熟悉的,當然是唐滌生的幾齣戲寶,如《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等。其實,粵劇中的名劇多不勝數,如薛覺先的《胡不歸》、何非凡的《情僧偷到蕭湘館》,以及馬師曾、紅線女的《搜書院》。

除了古老的戲碼,粵劇亦有新編的劇目,如《英雄叛國》、《李廣王》、《德齡與慈禧》。三劇均出自羅家英的手筆,前兩劇源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和《李爾王》;而後者則由同名話劇改編而成,由於題材新穎,演出時頗受年輕觀眾歡迎。

文武生是台柱,是一台戲的男主角,自然成為不少戲行中人的目標,羅家英也不例外。
文武生是台柱,是一台戲的男主角,自然成為不少戲行中人的目標,羅家英也不例外。

粵劇的起源

話題一轉,羅家英接着向我們介紹粵劇的起源與早期的發展。

清雍正年間,粵劇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粵劇融合了中國其他戲曲如明代的弋陽腔、崑腔、清初以來的西秦戲、漢劇等戲曲的腔調,再加入廣東民間的說唱藝術與音樂,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至乾隆年間,佛山已成為粵劇戲班的大本營,粵劇藝人在那裏成立了一個行會組織,名「瓊花會館」。瓊花會館附近設有瓊花水部,是戲班停泊「紅船」的地方。紅船是一艘用木造的帆船,船身大部分髹上紅色,主要用作運載戲班成員及戲箱。當時的粵劇戲班經常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演出,往來只能靠船,所以演員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紅船上。

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經堂古寺率領梨園弟子,起義反清。結果,瓊花會館被清政府燒燬,粵劇遭禁演達15年之久,令粵劇沉寂一時。至同治年間,禁令廢弛,粵劇逐漸復甦,而發展重心亦轉向廣州。粵劇同業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廣州建「八和會館」,積極推動粵劇發展。到了清末,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於是把粵劇的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府人更容易明白。

除了古老的戲碼,粵劇亦有新編的劇目,如《英雄叛國》、《李廣王》、《德齡與慈禧》。三劇均出自羅家英的手筆。
除了古老的戲碼,粵劇亦有新編的劇目,如《英雄叛國》、《李廣王》、《德齡與慈禧》。三劇均出自羅家英的手筆。

粵劇的培訓

談到年輕人的入行,該注意什麼?

羅家英慨歎年輕人的基本功不足!

他認為年輕人如對粵劇感興趣,自少便須開始接受基本功的訓練。

教育界近年提倡「一生一藝術」。其實,在十多年前,粵曲已成為學界的比賽項目之一。家長開始明白,不一定要子女學習西方的鋼琴、小提琴、芭蕾舞……;他們願意將子女送往唱粵曲,甚至學習粵劇。不少學校,包括中、小學,都設有粵劇興趣班。

事實上,早在1974年,粵劇已進入中學校園,羅家英和當時的「拍檔」──花旦李寶瑩,在嘉諾撒聖心書院主持課外興趣班,教授學生粵劇。

羅家英寄語中學生──除了練習基本功,還要多讀文學、歷史,以豐富積儲,加強本身的文化修養。

羅家英認為年輕人如對粵劇感興趣,自少便須開始接受基本功的訓練。
羅家英認為年輕人如對粵劇感興趣,自少便須開始接受基本功的訓練。

粵劇的傳承

羅家英強調,現時是香港粵劇的中興時期。

一直以來,居於香港的,大部份都是廣東人,但羅家英指出「很多香港人無地方觀念,寧願追捧日劇、韓劇,也不會關注香港的粵劇──廣東大戲!」

近年的情況,已有所改善,尤其是在2009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粵劇逐漸得到認同,也愈來愈多人對粵劇產生興趣。

他認為香港現時的娛樂事業,如電視劇、電影、唱片業等,有漸走下坡的趨勢。不少中年人,於40多歲後回歸中國文化,開始迷上粵劇,不單止看粵劇,還愛上唱粵曲,甚至鑽研優美典雅的曲辭。正因如此,粵劇老師開班授徒的熱潮應運而生。不過,大多數人學唱的,都是以任劍輝、林家聲的戲為主。

在粵劇的傳承方面,香港的八和會館,近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亦作出了不少貢獻。例如正在上演的「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就是由六位資深的粵劇老倌──李奇峰、阮兆輝、羅家英、新劍郎、龍貫天和尹飛燕,擔任藝術總監,將粵劇的表演藝術有系統地傳授予新秀演員,並透過舞台演出,讓他們有機會踏台板,爭取演出的經驗。

對於粵劇藝術,羅家英的個人取向,一言以蔽之,就是──「堅持」。所謂飲水思源,一路走來,他靠的是華光師父賞飯吃;今時今日,他要回報華光師父,積極推廣粵劇這門本土藝術,並致力培養新秀,期望粵劇能開展出新的天地。

羅家英正在指導粵劇新秀。
羅家英正在指導粵劇新秀。

頑強的生命力

羅家英很忙,好不容易才約到只有半小時的訪談。然話匣子打開後,他便滔滔不絕的說起來,結果聊了差不多一小時。他曾說過,「粵劇自身充滿頑強的生命力,我相信這個戲種必能傳承下去。」

眼前的羅家英,何嘗不是充滿頑強的生命力!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第49期,2015年2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