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台灣,頭頂上有三塊烏雲

過去40年的兩岸關係變局,不能不承認一定程度上是因中美關係的變局而來,或者說受到中美關係的重要影響。所以中央一直強調中美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台灣問題是中美間最重要的問題。

繼去年牽動全線的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後,2019年又是一個「周年」年,這些周年不僅具有歷史紀念意義,還帶來重大挑戰。而走在開年之日、挑戰性又特別強勁的一個「周年」,即中國人大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無可替代地成為兩岸間開年大事。

開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身份,在紀念會上發表講話。這個講話不僅總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重大變化,提出了以「把握對台主導權」為核心內容的五條對台新主張,「統一」一詞在全文共出現46次。

同時,台灣方面在前一日蔡英文的新年講話中,針對兩岸關係提出了「四個必須」與構建「三道防護網」,表明了不退讓的態度。

如何理解兩岸這場新交鋒,又如何展望兩岸關係的新走向,就算不去翻中國百年近代史,也真要回到40年前的《告台灣同胞書》這封信之上,因為這封信開啟了兩岸的非戰時代,沒有這封信,就沒有後來的兩岸全面解凍、九二共識、和平發展三階段。

當然,如果更認真的回看歷史,不能不倒回到上世紀50年代,要看這《告台灣同胞書》的五度現身過程。

回顧《告台灣同胞書》 審視今日局勢

第一份《告台灣同胞書》發自1950年2月,發信者是北京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信中首提解放台灣;第二份發表於1958年10月,「八二三砲戰」結束翌日,毛澤東定稿由彭德懷以國防部長名義發表,要求共同對付美帝;同月停止砲戰7天後,仍以國防部名義的第3份發出,要求團結一致對外;1958年11月第四份發出,仍以中國國防部名義,內容未公開。

1979年元旦,首度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名義發表,配合以中國國防部長徐向前的停止金門砲擊聲明,信中首度放棄解放台灣口號,提出和平統一主張,建議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開放「兩岸三通」、擴大兩岸交流。這些主張,成為40年中國大陸對台政策方針的基礎性內容。

40年前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後,兩岸間這40年走得跌宕起伏。當年的老兵探親、開放交流;後來的兩岸會談,實現三通,兩岸一度步入和平發展階段,其間又穿插着台灣政黨輪替、大陸反分裂立法、反台獨備戰,風雲迭變。

政治經濟社會 台灣烏雲三塊

回看了《告台灣同胞書》份份相接的歷程和來因,現在要看的是今年乃至未來一個階段的去勢。這去勢最簡單來說,是兩岸關係的變局受到兩岸雙方各自政經發展的影響,大陸方面2019年的政經走勢,說話的人太多,只用12個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中美促和、加大開放、疏解風險」。台灣相對雖小,卻更為複雜,總的來說是頭頂三塊烏雲,眼看2020。

現時台灣在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都烏雲蓋頂。(Pixabay)
現時台灣在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都烏雲蓋頂。(Pixabay)

所謂台灣頭頂三塊烏雲,首先是經濟的烏雲。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在國際市場大變下,台灣過去兩年來強勁的出口成長及所帶動的國內投資及經濟成長動能將面臨熄火危機。台灣兩個重要的市場美國和中國大陸,經濟前景無人能料,也為台灣經濟帶來重大不確定性,加上台灣經濟沒有找到新動能,可謂是烏雲罩頂。

其次是政治的烏雲。台灣11月地方選舉,結果無人能料到,是民進黨慘敗、台灣變天。目前地方政治版圖巨變,國民黨、民進黨消長帶來新的變數,2019年台灣進入大選及「立法院」改選的預熱期,台灣出現地方包圍中央、中央一心思變的政治新變局。

最後是台灣社會的頭罩烏雲。正因為經濟的不確定,又加上政治上的藍綠對立和大選因素的國民兩黨內亂,台灣經濟風險不斷升高,政治危機不斷蘊積,風險和危機交集,不僅政治上朝野兩敗俱傷,台灣社會也有可能陷入新的內亂。

不僅台灣頭罩三塊烏雲,兩岸關係中仍然插着一把利刀,那就是兩岸中的美國因素。40年前那份《告台灣同胞書》的發出,其實最重要的背景是同日美國卡特政府的對台三決定,即決定與台灣斷交、撤軍、廢約(共同防禦條約),同時與中國大陸建立全面正式外交關係。

過去40年的兩岸關係變局,不能不承認一定程度上是因中美關係的變局而來,或者說受到中美關係的重要影響。所以中央一直強調中美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台灣問題是中美間最重要的問題。

而今天,中美即使在百日之限,達致貿易戰的停戰協議,中美仍將在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阱台上糾纏,仍將有新冷戰的危險,這是中美兩個大國的戰略困惑,是台灣在其間扮演棋子還是棄子的戰略困惑,在一段時間內兩岸間仍有插着那把刀的困惑。

原刊於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