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連續5個星期,與讀者探討社會的變化。大致認為,社會的經濟、生產,產生了根本的變化,因而引起機構與個人職業的形態,也產生了根本的變化。個人會變得愈來愈自由,但也愈來愈孤單。但是世界又面臨看來會持久的亂局,因此個人需要變得更加堅強。
文章引起了不同的反應。有表示支持把年輕人的觀念描繪出來,因為他們代表未來;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叛逆幼稚。也有表示不相信社會已經有根本的變化,因此即使有陌生的現象,都是很個別的例子,或者都是不正常的;言下之意,遲早會回歸「正常」。
西方文化 偏重科技
也有認為社會發展會是周而復始,遲早會回到正軌。有信教的,認為上帝終有一天會收拾這些敗亂。同樣是信教的,則認為這是末日的象徵,是應驗了預言。但是同時,又不斷聽到年輕人的事例,離開了高薪的職位,幹自己喜歡的事──獨立創業、轉為個體工作者、從事藝術創作、開辦餐廳、開墾農莊、開展另類教育等等。
但是談到大環境的變化,除了社會結構與世界亂局,還有一點是不能避談的,那就是科技。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觀念,尤其是英語系的安格魯‧薩克遜社會裏,是把科技看得很重的。
記得上任港大校長馬斐森,在受聘前的教師諮詢會上,筆者問「簡要來說,你認為高等教育的未來會是怎樣?」他的答案是一個字「Technology(科技)」。到美國,談到未來,總是談科技。他們會談到,在未來多少年之後,現存的職位(jobs),有多少百分比將會消失;有多少個行業也會消亡。
他們會認為,科技愈來愈發達,而且發展得愈來愈快,將來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有掌握高科技的能力;年輕人要準備未來,就要學會與科技打交道;於是把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放到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也因此,香港也不由分說、不問內涵,STEM變成了學校的熱點。
筆者一直認為,VR、AI、大數據、雲計算等等,固然是近年的事──或者可以說雖然由來已久,是2018年才「火」起來──但是科技的不斷更新,並不從這些開始。就人類的溝通科技來說,電話打開了遙距通訊的先河,跟着是電報又打開了新局面,隨後有了有線電台、無線電台,直至電視。從有線到無線,一步步擴充人的能力。然後是電腦帶來的電郵、然後是手提電腦與互聯網,之後由於有了手機而衍生出現在流行的WhatsApp、WeChat、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科技不斷有新的發明面世,從來如此。不同的是,現在的科技創新,速度比任何時代都快,變化的幅度也比任何時代都大,也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比過去大得多。
一項新的科技發明,人們往往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古代神話裏面的「順風耳」、「千里眼」,逐漸成為我們的日常慣用。憂的是這些發明,總會帶來未知的不測效果,難免會擔心阿拉丁神燈釋放出來的巨人,會不會為禍自己。記得在1960年代末期,電視機逐漸普及,就有熱心人士編了一首粵語童謠:「睇電視,害處多;電視教壞啲細佬哥!」
科技猛進 喜兮憂兮
我們值得思索的是,科技的不斷發展,到底會為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好的是什麼?不好的又會是什麼?前數周提到的社會的逐漸離散,或曰個人化,也有人說是碎片化;科技發展的方向,肯定為這種社會趨向提供非常有利的環境與條件。現在是真正的「足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事」。
又比如說,現在的科技,讓家中辦公(home-office)、共享辦公室……變得非常容易。在芬蘭,20%的公務員,在共享辦公室工作,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家中辦公,有需要才上網找公用的辦公桌。這種情形,只會愈來愈普遍,下一代也許大多數人會進入這種形態。他們固然需要懂得靠自己掌握千變萬化的科技新發明,但是與種種群體若即若離,不斷面對短暫人際關係的形態,卻不是掌握科技就可以面對的。
我們進入了電子網絡世界,相當大部分的人類活動──溝通、交易、會議、設計,以至醫療、集體寫作學術論文──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我們在內地,掏出錢包付款,都會感到有點尷尬;名片之交換,也逐漸被微信號「掃一掃」替代;商店,也逐漸被淘寶之類取代;飯店,也會被「餓了嗎」(網上購餐送貨)取代……
即使在國外,攔截的士也漸成過去,代之而起的是手機呼喚與付款;遊客拿地圖問路的少了,用GPS尋路的愈來愈多等等。所有的中介工具──貨幣、名片、商店、的士站、地圖……都也許會逐漸消亡。人們會覺得方便;因為方便而接受和讚賞科技。
這些方便,卻不是沒有代價的。很多年以前,數學教師就覺得,在黑板(或者白板)做數學運算,是一個逐步推導、逐步解拆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學習數學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用ppt(或者過去的高影機幻燈片),把數學(或者其他科目)的方程式,一下放映出來,就會失去了運算的過程,非常不利於學習。
從港大轉到深圳大學的語言腦科學家譚力海,就提出一個實證研究的觀察:學生從小用拼音輸入中文,不會寫字,違反了學習中文的腦神經規律,會引起後期的閱讀困難(以後有機會詳細介紹)。推論,如果把漢字純粹看成是口語的中介工具,中國的文字體系將會遭到很大的挑戰。
我們已經處於的,也是一個虛擬世界。科技可以通過虛擬,做許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今天,香港已經有教師,利用虛擬技術,讓學生走進宋代的街上,走進古羅馬的市集。科技可以讓學生漫遊人體的內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現在教物理、化學,可以用模擬技術,把平常不容易用肉眼觀察到的,放大、縮小、放慢、加快,變成可以觀察的現象。但是虛擬世界,也可以成為謊言與詐騙的樂園,這已是生活常識。在新的社會環境,如何可以分辨真偽,二十世紀我們熟習的能力,就不夠用。
取代人類 代價堪虞
另外,最近聽到北京師範大學郭華教授,提到現在的人,容易把機器的能力,當成是自己的能力(大意)。推而廣之,我們也容易把虛擬的能力,當成是自己真正的能力;把人工智能,當成是自己的智能。
這又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流行IoT(Internet of Things),例如可以讓人用口令代替全家的電器開關。這個方便,換來的是什麼?看過一個廣告,一個偌大的辦公廳,下班後,一聲口令,可以讓所有的椅子整齊地歸滑到辦公桌下面,這裏面省掉的是什麼?且不說往往這種種的方便,最後是省掉基層的勞工,或者是簡單的文書(現在經常在談論的是法律、會計)。製造出來的失業代價,人類有準備嗎?不斷發展機器智能,懷着的是「人定勝天」,卻只有微弱的聲音在討論「人機關係」。總有一天,人類會吃自己的虧。
英國帝國大學數據研究院的郭毅可院長,一次在饒宗頤文化館做講座,就是講機器將可以替代人的許多活動。在場作評論嘉賓的寶蓮寺方丈淨因法師,說:「有機器替我燒飯、洗衣服,那不錯,可以讓我靜心修行。」但是跟着說:「機器可以代我修行嗎?」引起哄堂大笑。謔言之中,深藏智慧!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