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1世紀的種種挑戰,香港需要大量具備多方面才能的優良人才,而人才的培育就取決於學校教育,政府投放於教育的資源是對未來最有意義的投資。教育的大目標,是培養青年人成為有素質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
學習創新 創新學習
學校課程不僅要滿足學生當下的種種需要,亦要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上奠下良好的基礎。社會急劇變化,要預示未來社會對現在學生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學校教育除了教授傳統學科的知識外,更需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及具備創新的關鍵能力。近年,世界各地的學校都在推動創新學習,而他們的學生也正在學習創新。2015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創意和解難能力,並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些能力更是學習和創新的核心條件。
教育局推動內地交流計劃為中小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經歷,以拓寬視野,加深認識國家歷史和文化,欣賞及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及民族精神。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為教育帶來機遇,大灣區內的基建發展,令大家到灣區內各個城市交流變得更加便捷。灣區不少地方都是以粵語作為交流的語言,有助香港青年人與內地同胞交流。更重要的是,在灣區內的「9+2城市」群中,除了港澳特區之外,還有現時中國的一線、新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對學生來說,親身到訪內地能更立體認識國情,透過實地考察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參觀創新科技企業等,能讓學生得知國家最新發展,以及思考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
大灣區建設的理念是協同發展,廣東省及港澳特區朝着「1+1>2」的模式攜手合作。面向未來,學校除了要配合課程更新,發展校本課程,推動STEM教育及電子學習外,更應促進學生創意思考、加深對世界及歷史之了解,以及開拓應變及改革的能量。本港學校透過專題研習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大灣區的發展,以及加深對課本上歷史事件的了解;另一方面,本港學校與大灣區內姊妹學校進行相互探訪,並參與和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及比賽,提升姊妹學校交流的質與量,讓兩地學生有更多機會交流及互動協作,促進共同學習,從中學懂尊重和欣賞別人,接納多樣化的觀點,並支持及關懷同儕,而學生的創造力及領導力亦得以提升。此外,學校籌辦內地交流活動,不但能擴闊學生視野,還可培養學生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生與大灣區內學生互動及實地考察的過程中,教師需帶領同學們每天檢討和反思所學,促進自主學習,為自己的學習及言行負責任。通過學習與協作,青年人可以發掘自己的才能,培養個人的興趣,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準備將來盡展所長,貢獻社會。
成功取決於教師素質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對本港日後發展息息相關。為了輔助學生建立21世紀的關鍵能力,教師必須提前裝備自己。以創新科技發展為例,教師可事先考察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與初創企業創辦人面談,以便取得第一手資料,為課堂搜羅教學材料。此外,創造力和創新力可在學習環境及實際體驗中培養,讓學生建立提出疑問的能力,培養對新知識抱開放的態度。香港學生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交流固然能幫助他們認識國家發展及創新科技,但教師必須對灣區以及內地發展有更多的認識,才能有效地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及成長。
過去,本校考慮到教育發展趨勢及學生多樣性,在規劃與推行STEM教育、自主學習及優化課程的過程中,運用校內校外資源,有策略地加強教師專業交流,如參與教育局舉辦之「教師專業考察交流團──佛山」,達致強化教師團隊專業的目標。此外,本港學校與大灣區學校結為姊妹學校,兩地學校管理人員能通過交流學校管理與教學的安排和經驗,如校本管理、STEM教育、自主學習等,提高彼此的管理水平及學生表現。此外,通過觀課、評課、教學觀摩等活動,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對方良好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分享教學經驗,促進課程規劃和提高專業水平。
年青人要在大灣區中發揮優勢,把握機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學校應多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機會,鼓勵他們加深了解灣區的發展情況和方向,積極參與區內各項交流、文化及學術活動;教師適切的教導和支援,可幫助學生切親身感受當地的發展氛圍,並從多元化活動中學習「怎樣學習」,培養出創造力和創新力。所以,我們需要有好老師,培育學生學習各範疇知識和原理,以及引導他們探索學問與創新解答面對的難題。正如國際管理顧問麥健時公司(McKinsey & Company)於2007年發表關於全球優秀學校制度的研究報告所指,要造就良好的教育成果,不能只靠財政投資,箇中關鍵還是要回歸基本──即「教師」,透過訓練、指導、支援他們發展有效的教學計劃,才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及21世紀關鍵能力。
!doctype>